人民照相馆职工吵闹开了,以往这些团体业务都是他们照相馆接,都没有照相师傅乐意往外跑,也从来不把为民照相馆看在眼里,谁知道这次他们抢了活儿。
周六,李红霞叫舒苹一家四口也回来吃晚饭,庆祝舒苹转成正式工,还顺利拿到六百块钱补偿,她自己一大早就去排队买肉买菜,舒苹又从食堂送货员刘元手里买了大棒骨,晚上他们就吃到了大棒骨炖豆角、红烧猪蹄跟肉沫茄子。
舒苹很兴奋,她之前觉得要一辈子凑和着干临时工,没想到还能当上正式工,感觉能跟食堂的职工平起平坐了,腰杆挺直,人也变得精神起来。
以前是她拉扯舒苑,现在舒苑成熟起来,开始提溜她。
舒苹乐呵呵地说:“这次都是舒苑的功劳。”
“你们都得跟我二姐学,谁欺负到咱头上,就得强硬。”舒荷说。
舒苑说:“没多大事儿,都别夸我了。”
饭菜丰盛,一大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也显得热闹,但李红霞有点遗憾,她说:“现在舒苹是正式工,工作有了保障,舒苑还是临时工呢。”
舒苹的工作解决,她省了一半心,可是还有舒苑呢。
舒苑笑了一声说:“妈,整天操心这个操心那个你累不累啊,照相馆在申请正式工名额给我转正,再说像我这样有手艺的人,走到哪儿都有饭吃,倒是舒苹值得庆祝,正式工变临时工,这么多年过去,才终于再次转正。”
在这个年代,正式工除了有稳定工作和收入,还意味着是工厂的主人翁,对工厂有归属感,受人尊重。
舒苹当年可是电器厂子弟中的大美人,初中毕业就进了电器厂,她那个时候常年不来月经,吃了些药,身材就像吹了气似的越来越胖。别的姑娘可以胖得匀称好看,可舒苹胖得膀大腰圆。
厂花成了胖子,舒苹的心态跟着身材一块儿变化,原来是厂花时她的性格是腼腆型,胖了以后就变得心宽体胖,整天乐呵呵的,圆圆的脸看着喜庆,平易近人了许多。
倒不至于找不到对象,只是跟之前相比,媒人给介绍的相亲对象的档次下降不少。
郑建设算是其中条件最好的,高中毕业,模样长得周正,就是没有正式工作,可谁叫舒苹看上了郑建设呢,算是交换吧,她把工作让给郑建设,自己到食堂当上了临时工。
郑建设也挺争气,给车间改进生产流程提高了效率,厂里保送他去读工农兵大学,大学毕业回厂就提拔成了车间主任。
大家都说舒苹有福气,嫁得男人有出息。
话音未落,就看到郑建设黑着脸朝她看过来,舒苑才懒得理他,给小满夹了块猪蹄,继续吃饭。
郑建设见陈载的目光扫过来,很快移开视线,舒苹转正当然是好事,可舒苑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对他说话时不时话里带刺。
李红霞可没像舒苑跟郑建设这俩人这样想那么多,她只觉得舒苑现在很有自信,正常上班,跟对象孩子好好过日子,跟以前相比变化很大,确实没啥好操心的。
——
周日,舒苑跟三婶姜兰英跟堂妹陈娴约好了给他们拍照,便提前收了工,先去青年路跟姜兰英汇合,又去话剧团买了两套处理的古代服装,才一起回老宅。
姜兰英母女俩的有借来的古典衣服,有她们自己的时髦的衣裳,拍古代衣裳时,是舒苑给她们俩化妆梳头,母女俩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在老宅的正房门前、走廊都拍了照。
陈娴很意外地说:“嫂子,没想到你化妆水平这么高。”
她觉得舒苑给她拍得照片很适合她,让她的相貌看起来顺眼很多。
舒苑接受夸奖,毫不矜持地说:“那当然,会摄影又会化妆当然更好。”
陈甫谧也被舒苑叫出来拍照,特意让他换了米白色的中式麻布短袖,不愧是治病救人积了很多福德的老中医,看上去精神矍铄仙风道骨,是个优秀的拍人像的模特。
老人家很配合舒苑的摆拍,站在药柜前抓药,拿着称称药材,坐在窗前看线装书,在院子里翻晒药材,偏黄的光线刚好,暖暖的洒在老人的清癯温厚和蔼的脸上跟满是沧桑写满故事的手上。
舒苑打算把陈甫谧的照片交给考级评委会。
给老人拍完又给多宝跟小满拍,陈甫谧招呼小满:“快来,你还没跟太爷爷拍过合影,来给我们爷俩拍一张。”
陈甫谧把小满抱在怀里,老人饱经沧桑的经过时间雕刻的脸跟小孩细腻的纯真的面容鲜明对比,爷孙俩脸上的笑容又很和谐。
不过小满的抽动症只是减轻,很难痊愈,小家伙可能是担心被太爷爷发现抽鼻子歪嘴巴,担心小毛病多的小孩被嫌弃,拍完照赶紧跑了。
舒苑看出这小家伙无论在哪儿玩,总拿后背对着陈甫谧,发现这个小秘密,舒苑直接笑出声来。
在太爷爷面前,他会尽力控制五官不要乱动,这样他就是个俊俏乖巧的小孩。
而陈甫谧可不知道小满的小心思,看着小满那一团小背影,又瘦又小跑来跑去,只觉得特别可爱。
陈载有两个堂兄弟,两个堂妹,堂兄陈厚是大伯家的在外地当兵,堂弟陈德是个石油工程师,也在外地工作。
陈惠是大伯家的闺女,当知青时在乡下跟当地农民结婚,大伯母不满意她的婚姻,不肯让她对象跟着回城,现在她独自抚养多宝,她跟多宝在家里都没啥存在感,不过舒苑拉着她拍照,同样有当知青的经历,陈惠难得多说几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