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季秋秋的快穿(253)+番外

作者: 站着睡 阅读记录

这儿的农村一般都是不关大门的,除非家里的人都出门了。你来串门,只要在门口喊一声就可以直接进。

除非你是外地来的,这个家里没有熟人,要等到主人出来接你你才能进,要不然容易让人把你当成是小偷。

这老头老太太显然是已经等着了季秋秋刚喊完两口子,就相伴着从房子里出来了。

“是秋秋丫头过来了?”

“嗯嗯,姥姥姥爷让我叫你们过去吃饭,姥爷说今天有大菜。”季秋秋笑嘻嘻的。

如果说第一次见到季秋秋,给人的感觉是微巧甜蜜,现在的季秋秋就带着一丝俏皮,显得更机灵了。

显然老太太很喜欢季秋秋,“好好好你姥爷就是懒,这么点儿个人,他也舍得指使。”老太太是小脚走道慢,走快了会有晃动。

所以他和老头都配合着老太太慢慢走,老头甚至还扶着,就怕老太太有个闪失。季秋秋有样学样,在另一边扯着老太太的手。

老太太低头看着笑了笑,手上微微用力握着季秋秋的小手,慢慢的往前走,这让她感觉前所未有的幸福。

本来像是受过严苛礼教的人,此时嘴角的笑容也越加明显了,看到这样的老太太,老头也高兴了几分。

第229章 现代10

“那是因为我心疼姥爷,所以我要帮忙跑腿干活。季秋秋卖乖的说。

“哟,我们秋秋这么乖呢。”祖祖也打趣。

“那是当然。”她神气的抬头挺胸点头。

几人说说笑笑就回到了季秋秋的姥爷家。“老姑老姑父,你们来了快进屋饭马上就好。”

姥爷一直在院子里,所以他们刚一走到门口,姥爷就开始打招呼了。

“嗯,不着急,慢慢来就行。”老头背着手慢慢的往院子里进,看着很有派头的样子。

东屋放着炕桌,但是比平常的小炕桌要大一些的长方桌。首先端上来的就是一盆小鸡炖蘑菇。

是的,是用盆装的,然后是拌的凉菜,酱嘎牙子(是一种鱼),豆角炖肉,一共4个菜,这样已经很丰富了。

最起码季秋秋的了解,他们这现在还都是吃玉米碴子为主食,吃肉一个月会有个两次。

所以这招待客人高规格的饭就是杀只鸡,有一句话叫女婿上门小鸡儿断魂。

这这时候吃的饭那才叫真正纯绿色无污染的,鸡是自己家养的走地鸡,鱼是在江堰捞的,豆角,黄瓜,土豆,香菜都是新摘的。

就连凉菜里的干豆腐都是屯子里新做的,用的全都是本村人种的黄豆。

豆角里的猪肉也都是今天现杀的新鲜猪肉,不光如此,他们这吃猪肉还有鄙视链的。

就是上县里买的猪肉,不如在村里买的,在村里买的不如自己杀的。

因为县里买的猪肉都是养殖户用饲料催起来的,村里杀的猪前期会用饲料吹,后期都是喂粮食的,这种猪吃着也挺香。

而自己家杀猪打算自己吃的,一般都是打小就喂粮食的,就连给猪做防疫都是自己摘的草药,或熏或抹或喂的。除非实在是迫不得已了,才会给打西药。

再说那鱼是野生野长的,主要是这种鱼没有小毛刺儿,只有一根主刺,所以季秋秋吃的特别顺畅。

今天还有一样让季秋秋觉得可心的就是,他们家为了招待客人可是焖了大米的,纯纯的东北大米,在柴火锅里焖熟。

当米锅刚刚开锅时,那股饭香就弥漫了整个屋子就连鸡肉的香味都盖不住。用柴火锅焖饭,唯一一点就是锅底下会有一层锅巴。锅巴都贴在锅底,显得米也不出数。

手艺好的锅巴就会薄一些,手艺差点的锅巴就会厚一些,手艺再差点的饭就会有一股串烟味,那真是白瞎了这么好的大米了。

所以焖这种米饭一般都是烧的大豆秸秆,很少有能烧木头的,但是她姥姥就能用木头棒子焖大米饭锅巴也不厚。

说实在的,季秋秋还挺喜欢吃锅底下那层薄薄的锅巴的

因为这时候机器在农村还不是那么普遍。所以他们这儿水稻还是很少的,主要是不好灌溉,也只有靠着江边的一些村子才会种水稻。

所以你想想东北江水米,柴火锅这米饭得有多香啊。

现在人用的饭碗还是很大的,最起码季秋秋是喝不了一碗粥的。每次大概小半碗就够,不是她吃的少是他们这个时候的碗很大。

但是今天光米饭季秋秋就吃了大半碗,还有这只鸡的一个鸡腿,两个鸡翅膀。还有其他的一些才活了几辈子的人了。这一顿饭却把她香迷糊了,撑着她都舔着肚子。

几个老人都笑看着她,姥姥更是用手轻轻揉着她的肚子。“秋秋一会儿跟你姥爷送你祖祖回家吧,你姥爷喝酒了,我可不放心他一个人走路。”

听了姥姥的话,季秋秋赶紧点头同意,她知道姥姥是想让她多活动一下,省得一会儿睡觉难受。

看季秋秋缓的差不多了,几人就赶紧穿鞋下地准备回家。踏着月色配合着祖祖的步伐,几人边聊天边往前走?

“紧走两步吧,一会儿家里该来客儿了。”祖祖的声音悠悠的传来。

几人也没有细问,就默默的稍微加快了脚步。

到家以后进了厨房门口边,就有一条线只要轻拉一下灯就开了,“去西屋吧。”老太太又这么说了一句,大家也没迟疑就又进到了西屋。

这时外面就传来了声音,“赵婶子在家吗?”

听到声音几人全部回头看向老太太,老太太向几人点了点头。姥爷就赶紧出去迎人了,毕竟送老两口回来,他们又要走,所以大门没有关。出去也只是赢一下人表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