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秋秋的快穿(259)+番外
配合着道路两旁的杨树阴影,凉爽之气又多了几分,使得季秋秋更贪恋这种悠闲又自在的时光。
晚上老两口子聊天。“还得让秋秋和他爹多联系,咱们俩这身体也不知道哪天就坚持不住了。”
“我知道了。”
第二天起来要收土豆,像土豆和白菜一般都会种在离屯子比较近的地方,这样方便管理。
她一大早就被姥姥姥爷带到地里,在姥爷的推车上晃悠了半天,她才清醒。姥姥姥爷就开始割土豆秧子,季秋秋被安排在地头的麻袋上坐着。
土豆种了二亩地,不是特别多,所以不一会儿土豆秧子就都被割掉了。
就在姥姥姥爷正在往外抱土豆秧子的时候,远处就有人开着拖拉机过来了。
拖拉机后边吊着犁铧,到地头停车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从车上跳下来,和老爷打招呼。
“季叔您两口子手脚可到麻利?这么快把秧子都割完了。”中年男人一边说一边帮着往外抱土豆秧。
姥爷看到来人也扬起笑脸,“保山呢。我寻思着赶紧跟你婶儿俩整,你来了车直接就能下地,别耽误你的事。”
说完这句话还冲坐在地头的挤季秋秋摆摆手。“秋秋过来叫人,这是你三叔。”
季秋秋来到这里就发现,长辈一般管小辈都叫小名,平辈一般都叫外号,小辈儿管长辈一般都叫敬称。
所以有时候姥姥和姥爷唠嗑,说到大名季秋秋,根本人和名对不上。
听到老爷的召唤,她颠颠的跑过来。“三叔好。”
“哎哎哎,好好好,这孩子说话嘎巴脆的,真招人稀罕。”保山笑呵呵的夸赞的。
“季叔,那我就从那头你们抱完秧子的地开始了”
“行,那现在就开始整。”说着也不停留,直接就把拖拉机摇着了,开始干活。
这机器就是快,几个来回就把这块土豆地给豁开了。
季秋秋很懂事的拖着一个水桶,在豁开的地里开始捡土豆,等到捡满了再倒麻袋里。
等到都豁完了几个人都开始捡土豆,等到减到差不多的时候。那个叫宝山的人就,和姥爷把麻袋口都扎起来,挪到后边的铁犁上。
放不下又往车座两旁堆了两个麻袋,姥爷跟着回去先把这些,放到家里头。
然后姥爷又自己走过来,跟着姥姥一起刨地头车豁不到的地方,就这样忙了一个上午,这块地算是弄完了。
姥爷的推车上又放了三麻袋多点的土豆,季秋秋怕增加复旦也就跟着走回去。
回到家里,昨天的剩饭热一热几个人吃了点?就又开始收拾土豆子。
要把这些土豆上的泥扒掉,然后把他们都放在地窖里,这样能放一整个冬天都不会烂的。
季秋秋吃完午饭就被姥姥哄着去睡午觉了,因为土豆不能长时间太阳暴晒,那样容易返青。所以等季秋秋起来时,土豆都已经下窖了。
季秋秋坐在小板凳上,姥姥边给梳头边嘱咐道。“秋秋明天早上起来,姥姥要去跟他们采蘑菇。你在家跟小燕儿玩儿,别到处乱跑,别去河边。听到没?”
“嗯,我知道我听姥姥的话。”
姥姥看她答应了继续说。“下午睡完午觉,就去你祖祖家,跟着你两个祖祖学东西好不好?”
季秋秋想点头,刚一动就感觉到头皮的拉扯,赶紧停止了动作,继续回答。“知道了,姥姥我会听祖祖话的。”
“没事儿,你也不用害怕,东西能学会就学学不会就拉倒,到时候咱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
“嗯嗯”
姥姥一直在细细索索的交代着,季秋秋也嗯嗯的回答。
就是想让老人放心一些,姥姥总怕季秋秋不想学又不敢说。
季秋秋不是真正的小孩子,事情的轻重缓急,她还是知道的,多学点东西对他以后也有好处。
你怎么会知道这个世界学的东西下个世界不会用到呢?
再说让季秋秋感到亲切的还有,那一屋子的中药柜子。她祖祖家应该有人会中医的,这个东西她学了几辈子了亲切的很。
如果跟在两个老人身边学习,她以后的医术也有出处了。
第235章 现代16
第二天她一醒来,就没有看到人等她,洗漱好以后在园子里找到了姥爷。才知道姥姥已经去山上采蘑菇去了。
要是回来的晚,姥爷还要推着板车去接。
姥爷给季秋秋梳完头,就把锅里热的饭菜拿出来让她吃。
不是季秋秋自己不梳头。而是5岁的小胳膊够到头顶可以梳头发是真费劲。
吃完饭,季秋秋又被小燕给叫走了。今天他们要去采黑天天,一种小浆果挺好吃的,就是颜色不好看,而且弄到手上和身上容易染色。
又是疯玩的一个上午,中午只有他和姥爷两个人吃饭,姥姥上山是带干粮的。吃完午饭稍微消化一会儿就睡个午觉。
下午她就被姥爷送到祖祖那去了,来到祖祖家门前大门都是敞开的,姥爷在门口喊了一声老姑。
就毫不停顿的带着季秋秋往屋里走,房屋的门也是敞开的。他们刚走到门口老爷子就出来了。
“大呼小叫的干啥?来了就进来呗,真当自己是切了。”说着还瞪了姥爷一眼。
是季秋秋直接跑过去抱住老爷子的腿。“祖祖我都想你了。”
老爷子低头看着季秋秋这个小豆丁脸上立马挂上和煦的笑容。“想祖祖了就过来,走祖祖给你拿桃酥吃。”
说着就把季秋秋抱起来进屋了,姥爷进屋以后先跟坐在炕上的老太太打了声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