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秋秋的快穿(508)+番外
季秋秋觉得她是能过的,毕竟这一个冬天的苦熬苦学不是白来。
但是张氏和白城就是紧张,从考试要带的东西,到要穿的衣服。父子两个全都一遍遍的检查。
童生的考试并不是一场考试就完事儿,而是在县城参加三场,在府城参加两次。所以要是没点儿家底真供不起一个读书人。
在县城的时候,父子两个赶着驴车在考场外边等着,成绩出来以后,取优者隔上两个月就要去府城考。
这次就没让父子两个人跟着,几场考试下来季秋秋可是遭了老罪了,要不是这一个冬天她不间断的修炼内功心法,也多少算是有了些进展她都感觉自己坚持不下来。
从府城回来就先不用去书院了,回家休养几天,顺便把这几天考试内容默写出来。然后回到书院以后让先生帮忙批一下。
季秋秋的试卷被先生说是立意新颖,措辞严谨,必能考上童生。不过先生的意思是让她再打磨两年,在参加秀才的考试。
季秋秋之前阅读过其他中考秀才的文章,觉得先生说的有道理。于是把这件事情放下了,安心读书。
看到她这个样子,先生很是满意。
成绩出来的还是很快的,季秋秋确实考上了童生,名次很靠前,但并没有拔得头筹。
张氏很是兴奋,上供烧香祭祖,然后接下来就是大摆宴席,村里有头有脸的族长,里正等都过来了。
还有一个实在的好处,就是她们家的田不用交税了当然了,童生免得少一些。秀才举人免的就多了。但好在她家田也不多。
每年的徭役也都免了。要不然每年徭役他们家都是出钱,每年至少要五两银子。
还有就是上她家提亲的人也多了,她成了周围这几个村的儿郎的香饽饽。
一开始她是不知道的,只是看到白城这两天总是做事有些恍惚,细问了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季秋秋马上跟张氏谈了这件事情,以后再来的都被张氏推脱掉了。
(大家催更,发电,小花花,评论,谢谢!)
第466章 女尊10
知道自己和真正秀才的差距。季秋秋读书就更努力了,但是也不能放弃赚钱的道路。
于是上药铺抓起了调料,没有的,自己空间里拿出来填上。季秋秋又买了一些猪下水和边角料,据季秋秋了解,现在上层贵族摆宴席,以牛羊肉为尊,牛是要耕作的,不可以随意宰杀。
所以一般吃羊肉和鸡鸭鱼的多一些,而猪肉吃就比较少了,主要是那些人觉得猪脏。
真正食猪肉的就是一些中等家庭,下等家庭就是想吃银钱也供应不上,但是不好也比粮食青菜卖的贵。
这些中等家庭是不吃内脏和头蹄的,一般吃精瘦肉的多。反而是下等家庭买肥肉的多,主要是油水多。
这样原材料的价格就不会很高。
季秋秋把东西买回来,张氏和白城按照季秋秋的说法清理干净,把东西配比好卤上了。
第2天的时候,卤出来的每个部位切一些拼成了几盘放在食盒里,季秋秋去学校的时候直接给张勉带去了。
所以顺理成章的她出配方和料包,其余的张勉来管,县城的第一家卤肉店就开起来了。
带着张勉,一是他在县城有人脉有时间,二是她开的蛋糕奶茶店也给了自己分成。不光如此,自己的父亲和白城上县城,她那主夫还特别空出时间来招待,并带着逛街。
那男人情商高,把两父子照顾的特别好,和人品好不贪心的人在一起合伙做买卖,心里就踏实很多。
生意是一日比一日火爆,季秋秋又组织村里人种植卤料里的调料,这些东西她空间里都有种子,根本都不用去别的地方寻找。
弄出来的调料全由她收购,按照比例配好磨成粉打包好售卖,因为这些东西好伺候价格又高。尝到甜头的村民更是积极的配合。
在村长和里政的主持下,村里除了每家基础的粮食,都种上了花椒大料,生姜之类的。
而季秋秋头一年卖卤肉,第二年卖卤肉调料包,因为抓着最重要的调料和配比。虽然后期有不少仿制的,但是味道就是跟不上。
所以他的生意做的还是很红火的,第一个卖家就是贵宾楼的东家。调料包也是由他们家推出去的。
这时季秋秋才知道,贵宾楼的幕后老板是当朝的四王爷。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这个王爷的人品还行,没有想过独占她的配方。
因为攀上了这棵大树,想要打调料包主意的人都铩羽而归。季秋秋也算能安稳的,每年收着分成。
渐渐村里人也跟着富起来了,也算是远近闻名。
赵掌柜的,也因为这件事调到了府城当掌柜的。
这不季秋秋要参加八月的秋围,也就是秀才的考试,来到府城就是赵掌柜安排的接待。一家三口外加一个书童一个小司给租了一个小院。
一应的吃住全都招待的明明白白,季秋秋今年十七了,由于习武身子健康了不少,又为了考功名潜心读了几年的书。
本身长相肖父,端的是翩翩家女子,关键是还会挣钱养家,不用家里的父亲夫君供养,站出去谁不夸一句?
所以参加了两次考前的诗坛聚会,她的名气就隐隐的传了出去。还有就是她今年一旦考上秀才,来年就可以去考举人,万一真让她考上了举人,那可就是官爷了。
所以府城的一些官商富户,已经开始打听她的婚配了,季秋秋一概回答已经订婚,一旦考取功名马上成婚。
有那知难而退的,就有那想法不正的,所以在一次出去聚会上,差点因为毁了人家清白而娶回去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