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秋秋的快穿(512)+番外
确认没什么问题,又花些银钱让客栈的厨房熬了一些滋补的汤,一直在火上喂着,等到季秋秋醒来喝。
季秋秋是头一天傍晚回来的,第3天清晨睡醒过来的,也可能是饿醒过来的。
等她醒来以后,先是喝了一碗汤,然后洗了个澡。正在吃饭填肚子的时候就有人来找她了。
敲门声响起二月去开了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秋秋妹子,我看你的书童给你拿饭了,这是睡醒了吧?”
来人是她在府城认识的学子,名字叫宋嫣然。为人豪爽大气出手也大方,身边时常围着一些朋友。
人倒是不坏,反而有一些单纯,主要是家里娇惯没有经过什么事,所以容易被人忽悠。
季秋秋便是看不得别人这么忽悠一个心有赤诚的人,几次明里暗里的提醒了一下。这人真是单纯,并不是傻。
她明白季秋秋是为她的好,所以一直以来都在接近季秋秋,这人家是不简单。母亲是府城的是府丞被尊称为司马。
她的父亲出身是京城翰林世家宁翰林的庶出儿子,虽是庶出,但他却是老翰林的唯一儿子。
在家里还是很受宠的,当年出嫁也是十里红妆。
“宋姐姐快过来,我也是刚醒让小二叫了一些吃食,姐姐没吃和我一起用些吧。”她热情的邀约。
宋嫣然也不客气,直接坐在了她的对面。“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小蚂蚱去再叫两个菜。”说着话还吩咐自己的书童。
“你说你也是,让你和我去外祖家住,你还不去?在这客栈里能休息好吗?怎么样?这次有把握吗?”话说到最后一句,她的声音都轻了。
季秋秋先拿着茶杯给她倒了一杯茶。“早上刚醒咱就不喝酒了,喝杯茶醒醒神。至于会考我已尽力,结果怎样就不是我能说的了。”
季秋秋挑着回话,宋嫣然也不刨根问底,顺着她的话说。“确实是,我乡试完成就来这里让外祖父教导了,但是现在还是没有把握。
把文章默了,让外祖父看了说我顶多也就进个二榜,不过那我也知足了。要是不中再考一次,可是要了我一条命。”
她这人就是这样,遇到对心思的人有说不完的话。
吃完饭休息一会儿,她就带着季秋秋来到了摘星楼,自从会世以后这摘星楼是一日比一日热闹。
各个学子文人骚客齐齐聚在这里,无非就是学得文武艺卖给帝王家而已。要能得到皇孙贵族或王公大臣的赏识。
也算是一步登天了,毕竟无论在何等朝代,跨越阶层都是人们的追逐步伐。
季秋秋和宋嫣然过来,两个人纯属是看热闹的,宋嫣然不用说了,随父随母都是朝廷中立派保皇党。
而季秋秋呢,已经隐形和四王爷绑定了,除非四王爷弃她不要,否则她是没有选择权的。
不然一句背主就能把她钉在耻辱柱上。在古代忠孝仁义礼智信,你先把中字就别忘了,以后谁敢拿你当心腹。
有一个办法就是,她直接在殿试被女皇重用,那就没人再敢说什么,毕竟天子门生不是说说的。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季秋秋先前打听的情况,无论是太女还是四王爷,在朝堂民间评价都很不错。
否则她真的冒险争一下在殿试上露头了。
(完了,上一章又被审核了。早知那几个错别字就不改了。)
第470章 女尊14
她们来时正赶上两伙书生在斗诗,一会儿以雪为题,一会儿以梅为题。
季秋秋不得不佩服这些人,他们的才华仿佛是无尽的源泉,源源不断地流淌出精妙的词句。这一点她真是不行,才气是一点儿都没有点在这上面。
台上的两伙人,你一首我一首从抒情到抒情,从抒情到抨击人情,然后又到抨击时事。你来我往的好不热闹。
“秋秋看到那个白胖子吗?那个叫张秋琴,她对面那个叫杨雪初。”季秋秋用诡异的眼神看着宋嫣然。
她是咋好意思说人家是白胖子的?难道凭的就是她比人家瘦了那么一丢丢?
“你这么看着我干啥?秋秋我跟你说那胖子可是齐贵妃娘家的。那丫头平时看着笑呵呵的,其实人阴的很。
我外公都告诉我不让我和她玩儿。”宋嫣然说着都心有余悸的样子,显然这个人确实是不怎么样。
“那杨雪初呢?”季秋秋又问了对面的那个人。
“她呀,好像是卢将军侧夫的娘家人。”宋嫣然嘴里喃喃的回答。
季秋秋在心里捋了一下这人的关系,卢将军的侧夫有两位,一个姓高一个姓杨。姓杨的这位应该是江南商会的二把手杨清月的儿子。
季秋秋为什么知道他家呢?还得从季秋秋的卤肉料说起来,最先打算带消卤肉料的不是四王爷的贵宾楼。
而是杨氏商行的一个掌柜的,走上路过他们这里尝了卤肉,打算要买一段配方。
季秋秋就是再大方也是不可能答应,那个掌柜的带了一些卤肉料包就走了,结果过了不久杨氏商行的人又来了。
这次就是来者不善了,威逼利诱的想让季秋秋这个农村读书娃妥协,这也成了季秋秋间接跟四王爷绑定的原因。
虽然有四王爷的参与,这件事情算是有惊无险的过去了,但是季秋秋这人小气啊,多方打听了这个杨氏商行。
知道杨清月之所以能坐稳南方商会的二把手,大部分是因为他有个儿子进了将军府做了侧夫,并且给将军生下了一个女儿。
虽然这个卢将军在朝堂和民间的评价还算不错,但是她侧夫的娘家杨家在南方的评价可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