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拿到剧本后,女配人设崩了(275)
前段时间宋瑾跟她见了一面,容言也体验了一把特务接头的感觉,只是既然那边有了回信,容言这段时间得离开宁城去办事了。
那群孩子和张苒她想顺便安顿好了,宋瑾知道容言的想法以后就告诉了她自己家里最近有批货物往那边去,让容言把人放心交给自己。
这也是上面对宋瑾的交代,让她尽量满足容言的需求,容言提供的东西对组织很有意义,虽然现阶段他们没有这个能力,武器专家也知道这图纸的重要性。
要是他们找到了制造枪支需要的东西,这种枪支将会大大的提升他们的战斗力。
这回直接免于很多同志的牺牲,对整个组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宋瑾除了给上面带话,还带来了上面的信件,上面是对于图纸的一些请教,容言接过以后就在上面画了起来。
不久之后驻守宁城的军阀主力军即将回来了,到时候行程只会更加的混乱,所以容言必须加紧时间把事情给安排好了。
两人很快就告别了彼此,她们都不是空闲的闲人,都有共同想守护的东西,所以两人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在这个时代下次能不能再见到宋瑾,就是容言也说不准,所以她只能加快自己的脚步。
让这个时代能够多一些平稳的地区和好好活着的百姓,能不能幸福还得靠大家共同奋斗,容言只能尽力让更多的恶人活着。
而宣卓的速度也是非常的快,看来是生怕自己结过婚这点会在容家父母面前大大的减分。
所以没过两天他就把张苒给休弃了,如剧情里一般就是休弃宣卓也用了冠冕堂皇的理由,指明张苒在家没有好好照顾自己的母亲,他回家没多久母亲就都病倒了。
周边的人家都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但没人有心里关注其他人家的事了,家里都快食不果腹了。
但私底下还是有人悄悄说着宣家无情,这些年人家张苒为他家做了不少活计,就是这宣卓出国留学的钱,后面也大多都是张苒的血汗钱。
只是现在这种事情太多了,他们已经见惯了这种无情的读书人。
而张苒在从宣家大门出来以后,母亲就拉着她的手哭诉,现在日子不好过,让她别回家了。
才说完张苒的母亲就已经泣不成声了,她也知道今天自己这话就是在送女儿去死,可是她也别无他法了。
张苒听完母亲的话,直接的跪在了家门口然后就是三个重重的响头,过了好一会儿张苒站起身来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自那以后张家人和宣家人就再没见过张苒,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或许是早死在了外面。
第246章 民国时期的对照组(12)
张苒并没有直接离开,这段时间是跟小元宝他们待在一起。
在有了把孩子送离开宁城的想法之后,容言就跟徐子杰好好的说了这件事。
要不要过去由他们自己来决定,徐子杰当时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容言的提议。
如果真的像容姐姐说的那样,那边没有宁城这么乱,即便是日子艰苦一些,他相信自己也一定能够养活弟妹们。
在送他们离开的那天,容言起了个大早,宋瑾家里是做古董收藏的,这次说是正好路过那边。
但容言知道这其中肯定有宋瑾的手笔,但这都不重要了,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
看着人群慢慢走远,从清晰可见的背影渐渐的消失不见,容言真心的希望他们都能够好好的活着。
那边的日子虽然艰苦了一些,但是到大后方去远离战乱能活着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将人送走以后容言来到了沈家,她并没有隐瞒自己的身份,而沈夫人很显然是认识容言的。
看到容言她还有些惊讶,容家的大女儿怎么会突然上门拜访,对容言没有拜帖直接过来了她也没有在意,反而是有些感兴趣。
要知道在她的记忆里面,容言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孩子,两家才定亲的时候,沈夫人曾见过她一面,但容言总是低着头不敢看人。
所以沈夫人对她也只是有一些印象,并不十分深刻。
“容小姐今天过来是有什么要事么?”看着坐在位置上喝茶的少女,沈夫人不由感叹着孩子现在的一言一行还真没有了印象中的影子了,落落大方的。
“沈夫人,我今天是受人所托上门的。”容言看着沈夫人感叹不愧是支撑起沈家的当家人,这一身气度就不简单。
“哦?受何人所托?所为何事?”
“这就不方便告知了,不过那人让我将这药交给夫人,这是医治沈少爷的药和后期调养的药方。”
容言直接开门见山,将带来的东西递给了沈夫人,她也没有撒谎啊,这不是受原主所托么?
沈夫人听到容言的话,第一反应就事她在开玩笑,这些年为了一直知韫,他们沈家可以说是请遍了宁城的所有医馆,中西医都看了但都没有用。
宁城谁人不知沈家少爷是个没福气的人,这偌大的家产恐怕都没人继承了,当真是可惜啊,可惜。
儿子的病痛一直都是她的心结,要论谁最希望沈知韫恢复如常,除了他本人,自然就是他们夫妻二人了,不然生父也不会多年在外求医。
只是看着眼前的东西她有些失神了,容言的样子似乎并非在开玩笑。
“沈夫人可以让医生仔细检查一番。”见她紧盯着桌上的药和药方看,容言不由得出声提醒。
“你有什么目的?”沈夫人并不相信容言无缘无故会上门送药,沈家肯定有她需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