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荒野求生?采药而已啦(77)

作者: 闲与 阅读记录

宋知砚拗不过他,回了木屋躺下,他把手枕在脑袋下面,安静地看着外头埋头忙碌的身影。

这一幕,让他不禁想起了在长乐村的小院……

“我宣布,你就是我唯一的哥!”

一道睡意深重含糊不清的声音从隔壁的木屋里传来,打破了宋知砚的回忆,宋知砚深深吸了口气,才压下了想要封杀柯义的冲动。

旁边的木屋里,即将和周公会面的柯义莫名觉得一阵凉意,他闭着眼从旁边拉来一片扇风用的叶子,盖在了肚脐眼上。

“和小鱼一起出来荒野求生可真的太有安全感了,”周舟趴在木床上,托着腮看着祝余忙活,“我原想着来挑战自己,现在看起来更像是来露营野炊的。”

祝余抿了抿唇,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也多亏了节目组选的地方都不错,各种资源都比较丰富,否则我也没办法,就只能带你们啃树皮掏蚂蚁窝了。”

没多会儿,祝余就做好了三个大鱼篓,拍拍手也回了木屋,他看了眼已经躺在床上安静闭着眼,呼吸平稳的宋知砚,放轻了动作悄声躺下。

他的睡眠质量向来不错,没多会儿就翻了个身彻底睡熟了,只是随着他翻身的动作,腰间的衣服往上掀了一块,露出一截细白的腰身。

另一侧,宋知砚听着耳边逐渐变得绵长的呼吸声,缓缓睁开了眼。

“脾气软的像个小白馒头,没听说过人善被人欺吗?”

他的目光往下一落,突然怔住,像是出了神一样,过了三五秒才喉结上下一动,别开了视线。

“怎么睡的……”他轻声念叨了一句,撑起身子往前探了探,伸手轻轻捏住祝余的衣角,往下拽了拽,盖住了原本露出的肌肤。

吃饱喝足又睡了个午觉,大家醒来后都恢复了精神,吵吵嚷嚷地带上自己的工具一起去了西边的海滩。

一路上大家都兴高采烈的,唯有徐向晚慢慢坠在队伍的最后面,一声不吭。

程慕青注意到他的安静,放慢了脚步来到他的身边:“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从午睡起来好像就没怎么见你说话。”

“没有,”徐向晚摇头否认,“可能是刚睡醒,有些没精神。”

他笑了笑,只笑得有些勉强。

程慕青关切道:“那要不要回去休息一下?在营地等我们?”

“没关系的,可能走走就清醒了。”

见徐向晚坚持,程慕青也就没再多说什么。

【除了程慕青,都没人关心一下哥哥的吗?】

【要怎么关心?围着他打转吗?】

【冷知识,你家哥哥不是小孩了,嘴和脚都长在他身上,不舒服可以回营地休息,没人强迫他来】

【操!这个徐向晚别作了行不行,老子就想好好看个荒野求生,不能干就趁早退赛!】

【徐向晚什么也没说!他什么也没说!只是粉丝有些心疼,别骂了,真的别骂了】

【说真的,这个节目不适合徐向晚,他还是尽早退赛的好】

弹幕吵嚷时他们已经来到了海边,潮水正慢慢退去,露出了海边的礁石。

这正是赶海的好时候,除了沙滩上常见的沙白贝和蛏子外,礁石上还有不少大大小小的海螺,偶尔还能在礁石间发现些惊喜,比如鲍鱼海胆海参……

“那还有鹅颈藤壶!”

顺着祝余手指的方向,可以看到礁石下方的岩壁上有一片密密麻麻鹅颈藤壶。

鹅颈藤壶又叫佛手,被称为来自地狱的美食,价格昂贵,主要是因为它生长在被海水冲刷的礁石岩壁或是鲸鱼的身上,只有趁着退潮的那短短几个小时才能进行采摘,风险和难度都比较大。

“我过去采藤壶,你们就别跟着了,在这捡海货吧,这边风浪小点。”

祝余朝着大家叮嘱完,就找了一处海水比较深的地方,用沙白贝的贝肉做饵,把鱼钩甩进海里,挪来一块礁石压着鱼竿,并提醒大家时不时帮忙看上一眼,然后独自绕到岩壁下,踩着清凉的海水中开始用刀子一点点往下挖鹅颈藤壶。

海浪打在脚下的礁石上,溅起点点水花,随着风浪落在身上,只觉得一阵冰凉,没多会儿就觉得后背已经湿了一片。

他颠了颠手里的鱼篓,里面已经装了大半,正准备再挖一点时却突然注意到旁边的鱼线似乎在抖动。

“鱼上钩了!”他高喊了一声。

不过以他目前的位置来不及过去,正着急时,一个人已经冲上礁石捡起了鱼竿。

宋知砚刚捡起鱼竿就感觉到了手里的重量——这条鱼不小。

他没有立刻拉起来,而是尽量顺着鱼的力道摇摆着鱼竿,趁着鱼折腾累了准备休息的那一刻,他猛地拉起了鱼钩。

一条足有半斤重的石斑被拽出了水面。

这时,祝余已经来到了他身边,连忙帮着把鱼从鱼钩上取了下来,取下的那一刻,鲜活的石斑鱼在手里奋力地甩起了尾巴。

“这鱼还挺肥,再钓两条,晚上咱们就炖鱼汤喝吧。”

“恐怕不行。”

祝余微微一愣,抬起头就看到宋知砚一脸严肃地示意他看向海面。

顺着宋知砚的指引看过去,远处的海面和天际似乎连成了一片,暗沉沉的。

他和宋知砚对视一眼,齐齐转身朝着海滩上还在埋头捞海货的众人走去。

“收拾东西回营地,快,要下雨了!”

“啊?”柯义仰头看了看天,“这不是还挺阳光灿烂的吗?”

祝余走到他身边,把他的头往下一按,让他顺着自己手指的方向看远处的海面:“看到了吗?那边现在就在下雨,海面上云层移动的速度非常快,别看现在离我们还很远,但只要不到半小时就能到这边,不想变成落汤鸡就快收拾东西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