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乱臣是个美佳人(双重生)(105)+番外

作者: 书生逢侯 阅读记录

“要怪就怪我,是我的业报,明日我去求陆生良。”沈丹青道。

李靖瑶摇了摇头:“你陪我一起去。”

明明两看生厌,却不知是什么时候已交付出真心, 看他的心情胜于当初的欢喜。

瑞和元年,李靖瑶与陆生良相识, 陆生良十三, 于朝堂崭露头角, 李靖瑶不过十岁。

同年, 李靖瑶随父出征戎狄, 神策有功, 一战成名。

沈丹青那时还未有功名, 只能远远看着她与陆生良坐在一起。

为了博得美人一睹, 沈丹青几乎是一年一升, 越来越得先帝青睐,之后有了司徒家和徐家的扶持便开始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天昭四年,沈丹青位尚书令,求娶将军府长女李靖瑶。

时年李靖瑶二十一,沈丹青二十五。

这个年纪的女子在坊间都是老姑娘了,出嫁都不能太过风光,不然会被百姓说闲话。而李靖瑶嫁入尚书府那天,光是从李家迢迢运来的红妆就绵延了五里,出手堪比帝祖嫁长公主时要更阔绰。

李靖瑶被陆生良追了七年,最后嫁给只看了三眼就喜欢上的白面书生。

世事无常。

次日,沈丹青自是告假未上朝议政。

因着尤衍放了傀烟被南齐的探子看到,边疆多少有些骚动。除了早朝,百官用了午膳便自发集结到勤德殿外请帝听政。沈丹青特意避开,燕帝反而大方给了一天假。

李靖瑶立于少府内院,看着经年未变的花草树木,缅怀着流年岁月。

院主人匆匆赶来,脸上还带着些许兴奋喜悦。

李靖瑶沉静地看着陆生良。

他还是当年的样子,一点没变。看见她,冰冷的脸上会突然变得很丰富。

陆生良一下子走到李靖瑶面前,二人只有寸步距离。

用七年捂一块石头都能有余温,陆生良的七年在李靖瑶的心里也有了余温。

只是眼前人终究不喜。

既然心不悦尔,又何必耽误。

李靖瑶少时在沙场上见惯了生离死别,对感情早就大彻大悟。

陆生良手足无措地不知道该做什么,见李靖瑶温婉一笑,离自己远了一步。

“沈李氏拜见陆大人。”

陆生良面色僵了僵,机械地放下手背在身后,原本喜眉笑眼突然没了生气,连声音也变得平淡:“沈夫人免礼。”

李靖瑶调转了自己的视线理了理衣襟,径直跪了下去。

陆生良欲扶住她,最后也只是弯了弯腰,透心的悲凉:“你这是何苦?”

李靖瑶生出一丝恍惚:“求大人救尽欢。”

过堂风吹的他有些沮丧,俯身将李靖瑶扶起,从心口哈出一口气:“你竟真来找我。”

李靖瑶眉眼染上笑意:“看来大人都知晓,容你笑话。”

那笑意发自内心,让人看了心底温暖。

陆生良什么都没说,愣愣地抬头:“是我失言了。”

李靖瑶看着陆生良,触及那眼底的失落和懊悔。

陆生良知她能看透自己,正是这种感觉让从前的他痛不欲生,晃以为觅得知音可半世欢。

居然是用见不得人的手段制造机会,补救二人之间的感情。

沈尽欢的嗓子用的是他的药,这种毒在北燕也只有他能解。

陆生良从不救外人,但倘若他收其为徒,救她就说的通。

沈丹青要子嗣入仕,他要和李靖瑶重修旧好,听上去倒是很合算的买卖......但却是他和司徒月的买卖。

陆生良忘不了李靖瑶,也终究对不她起。

“孩子如何?”

这次是唯一让李靖瑶松口的机会,也是沈尽欢的机会,更是他的机会。

“哑了…”李靖瑶内心还是不愿意面对这个事实,这两个字几乎是咬出来的。

“我可以救她,不过…”

“若大人能救好欢儿,我愿让她拜大人为师,师父救徒弟,应该不算坏规矩。”

……

“不算。”

陆生良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李靖瑶行了礼,深深看了一眼那个背影,“臣妇告退。”

先自少年心意,为惜殢人娇态,久矣愿成双......二十多载,望风及尘,千万语,与谁说。

朝廷命妇和大臣见面,已经非常不合规矩。李靖瑶一口气跑到府门口,望及台阶下正站在那等自己的沈丹青,鼻子一酸扑到其怀里。

沈丹青憨憨一笑,“咱们回家。”

天昭四十一年元月二十五日,正午

东堂教书亭

入二月的太阳将东堂犄角旮旯都照的通明,教书亭旁边的地里已经冒出了瘦瘦弱弱的野草,外头风刮猛一些就会连根拔起。

东堂里养了两只猫,一公一母,都是黄白花色的。看来午膳用的很好两只都圆着肚子,这时候半迷离着眼睛趴在廊下扶栏上晒太阳。

亭内倒是冷的很,丝毫不受太阳的感召。

沈常安对面坐着太子,二人正在针对沈尽欢是否还有监管东堂的权利进行辩驳,当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陆大人今日来过尚书府。”沈常安冷不丁说道。

沈常安认真的表情让邵尘心头一紧。

见邵尘一脸凝重迟迟不开口的样子,沈常安唤了一声:“殿下?”

邵尘回了神,淡定道:“不知陆大人去尚书府何事?”

沈常安道:“陆大人下帖收尽欢为徒,不日便会前往宫中行拜师大礼。”

太阳底下飘过一朵白云,阳光阴了阴又照进亭里。

“殿下心中明了,我便不打哑谜,”沈常安坐直了身子,合上摊在二人面前的书卷又道,“尽欢与铲除贼寇有莫大的关联,家父家母遍寻帝京名医无果,只得求上陆少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