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臣是个美佳人(双重生)(19)+番外
李靖瑶翻阅着眼前这位长身玉立的男子的资历,听沈丹青这番夸赞心头一乐,对沈常安道:“先帝有意培养民间才俊,实行大国上下皆儒客的政策,那咱们定要辅助此政策的推行实施。”
沈常安福了福身道:“常安省的。”
李靖瑶点了点头,继续看少年的资历。
沈常安正要问沈尽欢怎么还不来,转头就看见其细喘着气进来。
众人见沈尽欢来,都抬了身子。
沈尽欢看了一眼那男子就直接绕过,在沈丹青和李靖瑶座前跪下,两手交叠:“给阿爹阿娘请安。”
沈丹青可舍不得沈尽欢跪着,等她拜完直接拉起来带到身边,这下糟了李靖瑶的白眼:“你怎么就把欢儿拉你那去了,我就不能陪她说会子话了?”
沈丹青低了低声音道:“你在府里日日时时可见,我成日为圣上排忧解难看着欢儿才舒心些!”
沈尽欢撇了撇嘴,与沈常安和沈倾宁对了眼,又看向那立着的男子。
一身青白色大衫,黑发束的一丝不苟,眉清目秀的一看就是读书人。
正打量着,被沈丹青看了去。
“这就是你娘带回来给倾宁教书的先生,江余。”沈丹青又对江余道:“这是我的三女儿尽欢,不必见外。”
沈尽欢颔了颔首,对其恭敬行了礼,道了声“江先生。”
江余也回了礼道:“见过沈三姑娘。”
沈尽欢饶有意思地看了一眼沈倾宁:“这先生一看便饱读诗书,二姐真正得了贵人。”
沈倾宁今日不像平时那般大咧,一身鹅□□纹锦袄搭着翠绿的素绒缎裙,妆容和配饰也十分精细让人眼前一亮,听了沈尽欢的话,居然还红脸不说话,就以往这么调笑早就吵上架了。
沈尽欢不再取笑,问李靖瑶道:“方才听见阿娘请到林阅抚大人来东堂施教,可是真的?”
李靖瑶还是很开心地点了点头,温和看着她:“是真的,江余先生也入了东堂的名册。”
忽而一个想法从沈尽欢脑中闪过,不假思索地说了出来:“那我可以去东堂学习么?”
李靖瑶神情呆滞了一下,才道:“欢儿年纪尚小,不用这般早思量受教,阿娘想你多玩乐几年再说。”
沈尽欢一听被拒绝有些不甘心,抱住沈丹青的手臂撒娇:“阿爹说过女子应当以才德服众,欢儿看阿娘和阿姐操劳自己乐不思蜀,心里实在过不去,阿爹忙于国事不能常在欢儿身边教导,所以才有这样想法。”
沈尽欢知道自己的爹肯定会同意,见沈丹青忌惮着李靖瑶又发力晃了晃他的手,故意皱起了鼻子。
自己想要进出东堂的令牌好久,终于逮住一个机会怎么能轻易放弃。
沈丹青左思量右顾及,被沈尽欢磨了两下招架不住还是松了口,硬生生吃了李靖瑶几个大白眼。
沈尽欢得了好处不再说话,生怕和从前一样让到嘴的鸭子飞了。
这能出入东堂,就有了和府外接触的空隙,做起事来自然方便许多。
看李靖瑶面露担忧,沈常安忙安慰道:“阿娘别着急,我让吕岩跟着便是。”
李靖瑶这才不再多说什么,只是时不时看沈丹青不顺眼。
沈尽欢从未见过江余,暗地里打量了他好几次,发现这江南的书生有些腼腆,家眷说话时一直低着头,沈常安怕冷落了他,找了几个话题,他也目不斜视十分有礼。
李靖瑶又问了几句,就让身边伺候的丫鬟沛文带江余去熟悉府内环境。
看样子是有话要说。
沈尽欢退到沈丹青前边的座位坐下,余光看见沈倾宁眼神刚从出去的江余身上撤下来。
这样子恐怕是少女怀了心事了,沈尽欢蒙出一些担心来。
“总督府来了信,明日大早就到府里了,各院里都安排着点儿见着赫家的人好歹客气些。”李靖瑶说道。
“这么快?”沈尽欢道。
沈丹青叹了口气:“也不知赫家怎么打算的,往年都是赫家大当家来,今年却换了继夫人,还带着庶出的五女儿一块进京,到时候祭拜的时候,是让她跪还是不跪。”
“如今是那赫家继夫人掌权呢。”提起赫家,沈倾宁多少不甘心,又听要带个完全不相干的人来沈府,说话都是咬着牙说的。
“来就来吧,多招待个姑娘便是,总不至于住着不走吧。”沈常安安慰道。
“阿姐说的是,他们是到府上祭拜的,就得跟着咱们走规矩,他们要是天子脚下生事端也好解决,阿爹让礼部尚书写个诫书下去,让总督府自己看着办。”沈尽欢不慌不忙,提醒沈丹青利用职务之便。
沈丹青深深看了一眼沈尽欢,表示认可。
对这江南赫家的印象还真的不深,总督府除了那个由贵妾扶正的继夫人作妖,其他还算本分。
赫家的大当家忠厚,家族常年盘踞在江南水乡,物产丰富,所以每年上贡朝廷的东西都不差,赫家的几个姑娘个个金贵,怕是这位也不会谦虚到哪里去。
“之前那两个丫鬟我还未得空审讯,如今关着呢?”李靖瑶拍了下桌子。
“关着呢,没用刑。”沈常安道。
“用了刑也不怕,赫家有人来,便叫他们瞧瞧,免得什么阿猫阿狗都往府里送,搅得乌烟瘴气。”李靖瑶攥紧了手道。
晌午十分暖和,沈尽欢和之彤刚吃饱了饭在后院晃荡消食,晃到书楼底下,瞥见沈倾宁正端坐在门口石桌前看书,看着先生不在,沈尽欢就迈步子进来了。
瞧着有人靠近都没觉得,就知道沈倾宁有多认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