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返出道夜(55)

作者: 雨下路 阅读记录

他在索朝祺面前站定,视线自然下垂,落在对方轻颤的眼睫上,有一缕不听话的发丝朝相反的方向翘去,在眼角划出狭长的弧线。

“等一下。”

索朝祺转身要走,却突然被叫住,他疑惑地抬起眼帘,忽然发觉自己正笼罩在一片阴影之下,眼前的人认真地凝视着他,距离缓缓拉近,忽地,对方抬起手,指尖在他眼前飞快略过。

“好了。”对方满意地弯了眼睛,脸上的笑意只浮现了一瞬,下一秒便转化成了惊诧,显然是被耳边突然响起的惊呼声吓到。

“很上道嘛。”回宿舍后,索朝祺毫不掩饰心中的赞赏。

陆择栖仍一脸惊魂未定,过了一会儿才缓缓开口,表情真挚:“你的粉丝们都好热情哦。”

索朝祺:“……”

索朝祺:“……是吧!”

在被索朝祺“选中”前,陆择栖正忙着在人群中寻找一个身影。

C位公布的一刻,他听到周围爆发的激烈掌声,在场的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在他一人身上,距离较近的几位选手先是惊诧,接着便激动围上来。

在人与人的间隙里,他艰难地与林育睦对上视线。

后者当然也正看向他,与他眼神相接的那一刻,林育睦鼓掌的动作停顿了一下,双唇翕动,陆择栖认出对方说的是“恭喜”。

怎么办?

陆择栖头一次如此不知所措,几乎比他一周目毫无经验地去表演初舞台时更甚。

他想起今早发生的一个小插曲。

在索朝祺告诉他第一期节目的事之前,他慢悠悠地朝公共洗手间的方向走去,清晨走廊寂静,迎面而来的两位选手刻意压低声音的对话一字不落地溜进他的耳朵里。

“你猜谁会是这次的C位?”

“天悦吧?毕竟是选秀前辈。”

“林育睦也有可能吧,就是MYX那个。”

“是啊,像他们这种肯定有很多人投啦。”

“对吧,他们多我一票少我一票也没差——所以我想投给别人。”

“谁啊?”

“当然是——”其中一位突然抬高声音,朝迎面走近的陆择栖眨了眨眼,语气夸张,“当然是投给陆老师了!”

“不、不用这样……”陆择栖因不小心听到他们的对话而心虚不已,连忙摆手。

“哎呀,我们是真心觉得你更合适啦。”两位选手毫不在意地笑笑,似乎刚刚的对话只是一场闲谈。

陆择栖只当他们是看到自己后故意打趣,并没有将其放在心上。片刻后,他又遭遇索朝祺的轰炸,更是将不经意听到的小对话抛之脑后。

可在C位已定的当下,这段记忆却清晰地浮现出来。

“陆老师。”

虽然他认不出那两位选手的样子,无法得知对方是谁,但会使用这个称呼的,估计只有曾经和他一起练习的成员们。

过去的两天两夜,虽然并非本意,他却接触到了很多曾经并无交集的选手们,在同一间练习室跳舞的经历让那些人渐渐熟悉他,以至于将C位的选票投给了他。这大概就是他能获得高票数的原因。

他之所以能完整地、娴熟地跳出整首主题曲的舞蹈,甚至有余力去教陌生的选手们,并不是因为他有多么优秀,只是因为他可以读档,这个舞蹈他已经跳过无数次,所以才能表现的毫不费力。

他与这里的选手所处于不同的起跑线。

如果这是一场游戏,其他人是普通玩家,那他就是依靠着外挂取得胜利的作弊者。

三周目的他,就这样将主题曲C位的名额从林育睦手中抢了过来。

解散后,陆择栖没能找到和林育睦单独讲话的时机,也没能想出适合的话语,几番犹豫与纠结后,“找林育睦谈谈”这件事便一直被他拖至下午。

C位选拔结束,选手们全都换上新班级的练习服,为了之后的集体舞台继续练习。大家等级已定,压力比之前小上不少,练习室的气氛也活跃起来,比起抠细节动作,更多的人将练习重点放在了怎样才能在ending镜头里更出彩上。

集体舞台人数众多,镜头也更集中于前排的A班选手,后面的人看起来则像是伴舞,存在感低,即便是错上一两个动作也丝毫不显眼。

不过,在歌曲结束时,每个人都能分到十秒的个人镜头,想要被观众看见、给观众留下印象,就一定要利用好这短短十秒。因此,每间练习室的墙面镜前都挤了不少人在设计ending动作,苦练表情管理。

“择栖,你说我是笑好还是不笑好?”许维环起双臂,在镜子前变换着表情,一会儿冷脸,一会儿微笑。

陆择栖暼他一眼:“还是不笑好。”

“为什么?”许维眉毛一压,很听劝地板起脸。

“你笑的话,看起来不太聪明。”陆择栖回答得一脸认真。

许维满眼哀怨。

初舞台上那个背着吉他意气风发的少年,短短三天,就被舞蹈摧残得格外憔悴,从A班一落千丈掉到D班,换上了紫色服装。

对方曾愤愤不平地拉着他,发表“一定要留在A班”的豪言壮语时的样子仍历历在目,陆择栖不由替他感到遗憾,不知该如何出言安慰。

好在许维表现得十分洒脱,似乎对自己降到D班这件事毫不在意,还对着镜子提了提衣领,感叹一句:“粉色太亮,还是这个紫的更衬肤色!”

陆择栖:“……嗯,对。”

“D班就不错啦,还好不是F班,不然他们几个该笑我了。”许维有些得意,“结果呢,是我赢了!”

“他们?”

“就是我们宿舍的几个。”许维解释道,“昨天晚上我们打赌来着,好险,差点就要跟林育睦一个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