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勾太子?宠妃?顺手的事儿(28)

作者: 雪之嘟嘟 阅读记录

所以...真的是太子后院的女人想出来的。

最震惊的非慕振临莫属,整个人如遭雷劈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他的小女儿,他这个当亲爹的再了解不过。

在家时,整日除了臭美,爱打扮,就是吃吃喝喝,逛街游玩。

哪里懂得什么朝政大事,更不会关心民生社稷。

甚至自己每次在家中与同僚谈论政事,她都远远地躲开。

与他交好的官员悄悄用手肘戳了戳慕振临,笑着恭喜道:“慕大人,不得了啊。”

“你可养了一个好女儿啊,慕良娣此次给君国解决了这么大的麻烦,皇上龙颜大悦,一定会厚赏嘉奖。”

“是啊,是啊,慕大人好福气。”

慕振临:“..........”

他除了笑着回应,委实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信息量有点大。

慕振临暂时还没消化完全。

但,女儿这么有出息,他这个当爹的还是非常自豪的。

高坐龙椅的崇明帝第一反应是诧异。

诧异过后,脑海中突然萌生出一股想法。

该不会是太子为了给慕晚棠刷好感,故意把功劳推到她头上吧?

别人不信,他却信太子真能做出这种事来。

但转念一想,以自家儿子的性格,应该不会拿这种事来开玩笑。

崇明帝靠在龙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陷入了沉思。

龙目在大殿内缓缓扫过,看着殿下群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如果这计策真是慕晚棠所出,那这个女子,可就真是深藏不露了。

也对,若真的只是一个徒有其表的女子,怎么可能勾的太子如此痴迷疯狂。

必有她的过人之处。

在关键时刻帮助太子处理难题,慕晚棠在崇明帝心中的印象顿时好了不少。

崇明帝不疾不徐,带着上位者独有的沉稳威严。

“太子所言,朕晓得了。”

“既然是慕良娣的功劳,那朕就赐她黄金百两,以示嘉奖。”

“儿臣代慕良娣谢过父皇赏赐。”

君承衍拱手谢恩,这会儿才算真正满意。

找到解决之法,接下来就是具体实施。

一位年迈的老臣说道:“皇上,此法理论上行得通,但实际操作起来恐怕不易,万一出了什么岔子,恐怕会前功尽失,白白耗费物力财力。”

他微微摇头,眉头紧皱,眼中满是担忧。

“君国从未有过南水北调的先例,工程庞大繁琐,容不得差错,若是指派普通官员前去,臣认为,不妥。”

“一般官员根本无法应对突发情况,也无法做到事无巨细,”

赖御史赞同道:“这工程涉及到选址、开凿、引流等诸多环节,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整个工程失败。必须要有一位经验丰富、精通南水北调此举的人参与,及时指出更改不足。”

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

大殿内的气氛愈发凝重,崇明帝静静地听着,神色平静。

很明显,君承衍虽然大体讲述了南水北调,但并不详细,更无法指导具体的实施举措。

“皇上,老臣以为,慕良娣,是最合适的人选。”

第22章 臣妾答应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安静。

不少官员偷偷看向出声的人,带着几分惊讶与佩服,悄悄在袖子里竖了个大拇指。

好家伙,真勇啊!

谁不知道唯一合适的人选是慕良娣,但有人敢说吗?

太子殿下宠爱慕良娣,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怎么可能同意慕良娣去西南那种地方。

慕良娣又是慕尚书的小女儿,他也不能同意啊。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落在慕振临身上。

果然,慕尚书的脸色黑的已经堪比锅底了。

君承衍神情冰冷得如同万年不化的寒冰,原本还算平静的面容也布满乌云。

“君国官员是死绝了吗,还需要一个女子去涉险。”

他的声音低沉而冰冷,带着压抑的怒火,在寂静的朝堂上显得格外清晰。

“太子殿下,臣只是就事论事,南水北调的计划是慕良娣想出来的,想必她对工程细节和其中的关键之处最为了解,由她参与,成功的把握会大上许多。”

“万一出现什么始料不及的情况,也能应对啊。”

出声的正是宝妃的哥哥,林大人。

惹了慕晚棠,太子爷怎么会让林家好过。

短短几日,林大人便从大理寺卿连降两级,由三品贬为五品。

林青潘自然不敢怪罪太子爷,便把一切罪责都归咎到慕晚棠身上。

觉得她狐媚祸主,给太子殿下吹枕边风才导致他降职。

实际上,就算没出慕晚棠这档子事,林青潘的位子也坐不久。

打铁还需自身硬。

林青潘能力不及,玩忽职守,被崇明帝罚了一年俸禄。

慕振临听不下去了,心中的怒火“噌”地一下就冒了起来。

他向前踏出一步,目光如炬地盯着林大人,朗声道:“林大人如此为国为民,关心百姓。”

话语中带着明显的讥讽之意,“不如此次前往西南的人选。”

“就定为林大人你如何?你如此心系这南水北调工程,想必也定能将其中的艰难险阻一一化解,为我君国百姓谋得福祉。”

林青潘讪讪道:“慕大人说笑了,工程庞大复杂,臣哪有那个本事。”

“所以你承认你自己无能喽?”

慕振临冷笑,眼神鄙夷嫌弃,“那你还站在这儿干嘛?”

“当了几十年的官,却连这点事情都办不好,食君之禄却不能分君之忧,不如早点辞官归田,把位置腾给有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