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勾太子?宠妃?顺手的事儿(43)

作者: 雪之嘟嘟 阅读记录

只是,太子爷的腿毕竟不如榻软,慕晚棠微微扭动了一下身子,还是觉得有点硌屁股。

慕晚棠娇嗔又瞪他一眼。

青天白日的,还有其他人在呢,说什么胡话。

不过慕晚棠属实想多了,那些伺候的奴才们,在君承衍开口说话时,就已经极有眼色地退下了。

毕竟太子殿下和良娣更需要二人世界,他们可不想碍殿下的眼。

君承衍看着慕晚棠那娇俏的模样,笑意更浓。

“殿下,外人知道你这么...闷骚吗?”

慕晚棠歪着头,眼中笑意盈盈,故意拖长了尾音。

太子爷并不理解她口中的‘闷骚’何意,但听得出她的调侃之色。

君承衍佯装不悦,恶狠狠道:“孤瞧着晚晚还想挨罚。”

“别别别,臣妾错了,错了...”

好汉不吃眼前亏,慕晚棠果断举白旗求饶。

所幸君承衍并没有要继续闹她的意思。

从太子爷口中,慕晚棠得知,离宫两年祈福的太后娘娘要回来了。

以崇明帝为首,后宫嫔妃们身着华服,珠翠满头,一个个妆容精致,神色庄重。

她们早早地便来到宫门口,按照位分依次站定,等待着太后的归来。

各位皇子也携着皇子妃,神色恭敬。

慕晚棠站在君承衍身旁。

远远瞧着,一辆低调不失奢华的马车正缓缓而来。

马车停稳后,一名小太监急忙上前,放下脚踏,撩起车帘。

只见太后身着一袭深紫色的织锦长袍,上面绣着繁复的金线花纹,尊贵而典雅。

慕晚棠平静的看着这位上一辈的宫斗冠军。

太后的面容慈祥,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些许痕迹,却也增添了几分历经沧桑后的从容与淡定。

“儿臣参见母后——”崇明帝率先请安。

宫妃们和皇子们也一一行礼。

“都起来吧。”胡太后笑着说道。

她的声音带着岁月沉淀后的温和,脸上的笑容如春日暖阳,让人倍感亲切。

“母后,您也不早点跟朕说,朕都没好好准备,永寿宫也没来得及修。”

崇明帝微微皱眉,眼中满是自责。

胡太后摆了摆手,不在意的说道:“皇帝无需自责,哀家此次回来,本就不想大张旗鼓,这永寿宫住了这么多年,习惯了,无需特意修。”

“承衍呢,快过来,让祖母好好看看你。”

跟皇帝说完,她便抬头张望,迫不及待的找君承衍。

目光在落到慕晚棠身上的一刹那,愣了一瞬,不过很快又恢复正常。

“皇祖母安好。”

太子爷走到胡太后面前,态度恭敬而温和。

慕晚棠敏锐的察觉到,君承衍在面对这位太后时,特地收敛了平日里的傲气和凛冽。

“好好好,哀家的孙儿真是越长越俊,比你父皇好看多了。”

此话一出,崇明帝登时不乐意了。

佯装拉下脸来,“母后,你夸太子就夸太子,怎么还带捧一踩一的,朕年轻时候明明比这臭小子俊俏多了。”

胡太后笑着摇摇头,转而对君承衍道:“你看你父皇,年纪这么大还幼稚,跟自己儿子吃起醋。”

君承衍也难得的开起玩笑。

“父皇,青出于蓝胜于蓝,长相这方面,您还是认输吧。”

“嘿,你个臭小子!”

崇明帝作势要收拾他,却被太后笑着阻拦。

“外面风大,有话咱们回去说吧。”

“是,母后。”

君陌郢在人群最末,祖孙俩其乐融融的画面,他怎么看怎么刺眼。

皇祖母只认得太子吗?她莫不是忘了,她还有几个孙儿。

永寿宫。

胡太后跟其他皇子还有嫔妃们说了一会儿话,就让他们先离开了。

礼佛久了,再看这些花花绿绿的衣服和珠宝,晃得眼疼。

崇明帝也没久待,他还有政务着急处理。

太子爷没走,意外的是,慕晚棠也被太后开口留了下来。

“祖母听说,你亲自开口纳了一名良娣,哀家一直好奇,今日得见,果然是个好孩子。”

慕晚棠连忙福身,恭敬道:“太后娘娘谬赞,臣妾愧不敢当。”

知道太后礼佛,不喜高调。

她今日特地换上了一身素色儒雅衣裙,简单珠钗点缀。

未施过多粉黛的面容,肌肤胜雪,眉如远黛,一双秋水般的眼眸清澈明亮,令人眼前一亮。

胡太后笑着让她过来,坐在她旁边。

握住她的手说道:“好孩子,哀家在千佛山的时候,就听说过你。”

“你主持的南水北调工程,对社稷作出如此贡献,拯救多少百姓的性命,哀家该替皇帝和君国百姓谢谢你才是。”

胡太后目光慈爱地看着慕晚棠,眼中满是赞许。

她常年诵经礼佛,为君国祈福,一心盼着天下太平,百姓安康。

慕晚棠所作所为,自然让胡太后满心欢喜与欣慰。

“太后娘娘言重了,臣妾不过是做了些力所能及之事,为殿下分忧也是臣妾分内之责。”

胡太后看着慕晚棠,越看越满意,转头对君承衍说道:“承衍,你娶了这么一位贤良淑德、聪慧过人的良娣,可要好好珍惜。”

君承衍轻笑道:“那是自然,皇祖母放心。”

“第一次见面,哀家没有什么好东西送给你,唯有这镯子,乃是当年太祖皇帝赏赐,还能拿得出手。”

胡太后将手腕上的镯子摘下来,不顾慕晚棠的拒绝,戴在她手上。

帝王绿翡翠镯,无论是从种水还是颜色上来讲,这只镯子都是无可挑剔,贵重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