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囤货,然后万丈高楼平地起(174)

作者: 沙漠暴雨 阅读记录

阿瑟手脚不停, 一面将大量的食物拿出来, 一面将汤婆子放在炉子旁。

几人僵硬的手脚终于柔软起来, 忽略前途未卜的沉重心灵,讶异地看着阿瑟像哆啦A梦一样, 不断拿出各种东西。

哥哥下床, 随手拿起一个面包,和刚才他吃得那个一模一样。他细看光屏, 这才看见这竟用的是上好精制小麦粉,难怪效果这么好!

不过...小麦粉怎么会做成这么形状难看的面包?在玛格丽特, 精制的小麦粉只供给贵族, 做出来的也是“填不饱肚子”的精巧小食。

揣着满肚子的疑惑,再拿起一个汤婆子——

此刻汤婆子中已被阿瑟装满了热水,铁器外有一层藤编, 拿在手上并不觉得烫,但暖意却源源不断地从手心中传来。

【您已持有“精致的铁制汤婆子”:保温4—7%(取决于水温),持续3—6小时。

温馨提示:汤婆子中没有热水时,无法发挥任何作用。】

青年从未听说过“汤婆子”,直到看到光屏讯息, 才知道这个圆圆扁扁的的东西,竟是用作取暖的铁器!

他惊讶地翻来覆去看了一遍, 真的是铁器!

在玛格丽特领地,铁器由女王名下的工厂生产。青年虽然没在那工作, 但他知道工厂中只生产标准工具,即铁斧、铁镐...

其他的东西据说是卖不上价格,根本不生产。更别说大批量生产生活用品了!简直天方夜谭!

汤婆子虽然能取暖,但贵族们不做劳动活儿,又有厚衣服穿,哪用得上汤婆子!

难道...

玛格丽特转性了,竟开始体恤民情?竟专门让工厂制造了这些汤婆子?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立刻被青年否决了。

因为他突然发现光屏最下角,有个奇特的椭圆符号,形状中还有个古怪的带子。假设他来自吃稻米的国家,他就会知道这个符号是个“电饭煲”。

符号下有三个小字“饿饿饿”。

惊讶之余拿起其它东西,竟都有这个特殊的标记。

“我们要搬家!”阿瑟的声音如炸雷般惊响在屋中,令其余几人都震惊地抬头。

“但是...我们一身家当都在这里。虽然冬天到了,生活艰难了些,但现在这个时候搬家,没了这个棚屋,我们能住在哪里?没了这个暖炉,我们能吃什么?”

其中一个人沉痛道。

“是啊,玛格丽特虽然不好,但毕竟曾是排名第一的领地。其他领地...我们哪里知道是好是坏。”

其余几人也道。

他们也想搬家,但搬家实在不是脑子一热,就能轻易做出决定的。

这几天时间,经历了过多死亡,越发意识到,天灾太过无情。而在足够无情的天灾面前,人类本身竟然更加无情。

分明工人染上了不能劳累的病,工厂却不愿意放一天假,多少人死在工位上,家人还得受令去搬运他们的尸体;

分明多穿一点就不会死,贵族们攥着大量的资源,却睁着眼睛说这不是寒病,不愿意拿出一点资源给予平民;

分明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劳动,但死的却是他们的同胞,而不是那些趾高气昂的所谓贵族,他们也不过是生来有个不同的名字!

谁不想离开?但是...谁知道其他领地会不会更...

还没等阿瑟说话,青年就打断了几人:“我就只有一个问题,在饿饿饿领地,这些东西是所有人都能用吗?”他指的是手上的汤婆子和面包。

来不及疑惑青年怎么知道是“饿饿饿”,阿瑟坚定地点头。

青年眼中闪过欣慰:“那就搬!”

这些物品都是利于普罗大众生活的必需品,足以见得饿饿饿领地本身是有心关注百姓的。

青年听过传言,“饿饿饿领地比玛格丽特对平民的控制更强”,但天灾面前,活着最重要。

无论控制、怎么控制,只要饿饿饿愿意把这些珍贵的物资拿出来,给予大众使用,它就是个好领地。

青年不像阿瑟是被收养的,他是真正的长子。虽然没有继承父业,像阿瑟一样混迹在平民中,但在弟弟妹妹间却真正做到长子如父,深得信赖。

他说搬,没有人不答应的。

“阿瑟,你说怎么办?”

阿瑟拿出汤婆子:“不止我们,所有人都要搬。你们一人拿一个汤婆子取暖,出去给大家发放食物。这些食物按照一天的量发给大家,之后每天发一次。”

“我们不能立刻搬家,现在去饿饿饿,资源不足供给我们。”

“叶领主说灾难第六天之后就可以搬过去了,但尽量避开重大降温的第七天。但我带的食物顶多能撑到第六天,越过第七天,第八天就更难了,我们就在第六天搬!”

青年郑重点头。

西边的饿饿饿领地,一支军队正在紧锣密鼓地操练着。

虽然饿饿饿有蒸汽类的“高科技武器”,但爬虫绝非普通敌人,抓紧时间操练,提高士气是必要的。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

齐声中,整个领地都在紧凑地运转。

但不远处医疗院内,朴素的木床上,一个中年妇女对于窗外操练的军队一无所知。她紧闭着双眼,昏迷中眼珠子不断颤动着。

她是领地中难得几个没有忙起来的。

“妈,你快醒醒吧,都怪我...都怪我...”床边一个女子捂着双眼,泪水不断地从指缝中涌出。

张丽抱着手炉,叹了口气。

她拍拍女孩的背,走出房门,找到了正在人群中忙碌的医疗队一号。

人群中还有个熟人徐璐。

病人中的好些新居民,都是她帮忙过来。看到张丽,她迎过来:“李大妈还没有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