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货,然后万丈高楼平地起(182)
孙大爷一言不发地将辛苦了一早上才收成的海货,一个一个装进藤编篮里。任由他孙子蹲在一旁,喋喋不休地念叨着。
平常一寡言的小伙,现在却像个聒噪的青蛙。
直到叶淼淼和艾琦说完了,孙大爷把东西装完了,他还没结束念叨。
叶淼淼走过来,本想叫他去吃饭,又停住了脚步。
孙大爷低着头,熟练地抖了抖篮子里的沙土石砾,一双手分开大的、小的贝壳,几个品相不佳的被他挑出来,扔在了一边的麻布袋里。
看样子,他孙子的话是一句没听进去,还要继续卖。
队员的话叶淼淼也听到了,但她有些理解这个执着的老年人。
因为她的奶奶便是这样,从饥荒的年代过来,更明白食物的重要性。扛把锄头每天在地里种菜,偶尔进村买到的好东西也会特意省下来,留给叶淼淼。
小时候的叶淼淼和奶奶相依为命,经常吃不饱饭。后来经济条件好了,奶奶也走了,叶淼淼却不会忘记那个能把糖囤化的老人。
叶淼淼喃喃:“小贝壳也是劳动收获啊。”
孙大爷抬起头,浑浊的眼睛散发出光,很难不认同叶淼淼的说法。
天寒地冻的,他难道想在这里呆坐着!他没这么傻,也知道这些生海货不好卖。
但一个一个捡起来的,都是肉啊!哪里舍得扔掉!有一个人买也好,别白瞎了这些食物才是正事。
可惜他的孙子以为他闲的没事干。
“我买了!”叶淼淼挥手决定:“拿去烙饼,中午请大家吃饭。”她笑道:“爷爷也一起来吧,刚好跟我说说那边海货多不多。”
孙大爷本想拒绝,听叶淼淼后半句,忙道:“多!可多了!真是个好地方,走两步就能遇到好东西!”
两人走在前面,话语竟十分融洽。
不过片刻,叶淼淼就知道了一件事,孙大爷以前也赶海开店,不过以前还卖熟食,蒸烤都有,还做得一手漂亮的蚝仔烙。
怎么现在不卖熟食了?
叶淼淼疑惑地问出来,这才知道,因为自己说过,领地中不能生火,有人说不能卖熟食,大家就都没有。
叶淼淼:“...”可恶!谁传谣言!
她就说,偌大一条居民集市,怎么没有一个居民做小吃!冬天来了,领地中人人都用上了木炭,用这些木炭做些食物,她以为是顺理成章的事——
某爱吃小吃人狂怒!她的蚝仔烙!
叶淼淼说不能生火,只是不能生明火。一大堆木头放在那燃烧,和一堆木炭放在铁器里燃烧,危险性当然不一样。
当然,如果有人以为可以随便生火,将木炭放在易燃物上,那又另当别论了。
看来,想让大家安全用上火,先得发布一个用火规则,让守夜人监督,身边的孙大爷也能继续卖熟食了。
叶淼淼暗暗地想,张嘉家别怪她,饭店供应的饭菜太正餐,她只是想吃些小零嘴罢了。
第94章 饿饿饿城镇
不比居民集市上卖的锅碗瓢盆等日用品, 食物是要进肚子的。
绝不是叶淼淼说可以卖了,居民一拍脑袋准备卖了,接着就能直接卖,谁知道有没有大冤种吃出问题呢?
好在艾琦作为基层民警, 经常到餐饮店巡检, 有不少经验, 称得上是专业人员。
让他制定出“用火安全注意事项”和“餐饮服务资格证”, 在前“训练营”,现“守夜人中心”考过试后, 便能持证上岗。
饭桌上, 一行人探讨着两项规则的细节,一旁的孙大爷听得眼睛越来越亮。
他卖不出去小海鲜, 归根结底是因为小海鲜没肉吗?是因为小海鲜吃不饱吗?也就他那一根筋的傻孙子这么想!
以孙大爷的眼力,饿饿饿领地现在还不够富裕, 但发展潜力巨大, 经济迟早能繁华到不可置信的境地。
更加,这里的人很重视吃好、吃香,瞧瞧那备受尊捧的张大厨, 丽塔小师傅,瞧瞧方才一群人围在一起,争相竞价抢柚子的场景。
和美食沾边的,绝对混不到泥里去。
他的小海鲜卖不出去,一是因为麻烦、不现成, 大家赶着上下班,谁有空买生食, 又特意去饭店加工啊!
二则是开实体餐饮店的都懂,没有色香味俱全, 就一些品相不佳的生食,怎么吸引客人?
假设真的能开餐饮店,孙大爷别的不说,做了几十年生意,他对自己的手艺还是有自信的。
领地赶海他是头一个,卖海鲜小食他铁定也是头一个,那岂不是...
一种奇妙的活力焕然涌上身体,他感觉自己甚至还能多干十几年,第二春就在眼前!
甚至...这个第二春比他从前开的店,都要更好!
果然老话说得好,人往高处爬。有个本领傍身,就算末日来了洪水决堤了,也淹不死他这个往山上爬的人。
吃完饭后,孙大爷也不急,这些通知发出来还要一段时间。他慢悠悠地前往商店购买必须的香料,路过居民集市顺便定制了些必备的木具。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东风本风叶淼淼,将一堆任务丢给新上岗的守夜人后,拍了拍面如土色的艾琦,让他加油干!
以为是混日子,结果刚上岗就开始加班的艾琦:有种上了贼船的感觉。
卖小吃需要各种各样的铁器,什么烙饼的盘、炸串的兜、冲藕粉的龙头。叶淼淼开放了工厂的小部分权限,让居民们自己定制。
当然,大部分的小吃只需要简单的锅炉。
叶淼淼记得铁器时代的基础蓝图中,有一种“火炉”,可以用来烧水、炒菜。她将火炉加入生产线,只待守夜人将各类守则定制出来,就能开始售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