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进年代文我不走剧情(215)+番外

作者: 芒果酱酱 阅读记录

沈舒玉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想洗澡,现在二堂哥帮她装好水了,沈舒玉道,

“大伯手里提的袋子有我给你们带的东西,爷奶、二姑,大伯娘,二伯娘,三伯娘你们拿出来看看,我洗澡去了。”

沈舒玉回屋拿换洗衣服去洗澡房洗澡,顾健东和白萝卜坐在洗澡房等她出来。

沈老太他们则是在堂屋看沈舒玉给他们带的东西,她带回来的东西可是满满一大袋子,

沈春玲都怀疑她家大侄女把人家百货大楼里的货都给打包了,

也就是爹娘疼她大侄女,换做别家的老头,老太太看到孙女这么败家,早就轮番拿棍子伺候骂败家了。

沈老头、沈老太早就习惯了大孙女的大手笔,老两口笑呵呵的,

“老头子,这还有烟呢,这应该是乖宝买给你的。这鞋子的码数是你的,这也是乖宝买给你的。”

沈老头手里拿着烟和鞋子,笑起来脸上的皱纹堆在一起,

“这孩子花钱买这些东西给我干啥,有钱留着给自己多买两条裙子多好,

我一个乡下老头子哪用抽这么好的烟,随便抽点旱烟得了,

这鞋子得要二十好几吧,这么好的鞋子,我的脚哪穿得习惯。”

沈大伯他们在旁边看都快酸死了,鞋子什么的,他们不酸,酸的是烟,这烟拿出去老有面了,沈三伯伸手过去,

“爹,你平常也不咋爱抽这种烟,给我们兄弟仨抽吧。”

“是啊,爹,你也不爱抽,给我们吧。”

沈老头护住自己的烟,瞪着三个叉烧儿子,“一边去,想抽好烟自己攒私房钱买去。”

这个牌子的烟他还没抽过呢,听说老好抽了,给这三个叉烧抽他可舍不得。

沈春玲拿出两双皮鞋,“娘,舒玉还买了皮鞋。”

沈老太看了看码数,立马懂了,“这两双皮鞋是乖宝买给我和你的。”

张翠翠伸手去摸皮鞋,“娘,二姐,这皮鞋可真好看,咱县城的供销社可没有这种款式的皮鞋。”

李彩霞看着婆婆手里的皮鞋,她是真羡慕啊,她也想要一双皮鞋,

不过也只能想想了,皮鞋可不便宜,要她花钱买一双皮鞋,她可舍不得。

刘盼睇瞧着沈春玲手里的那双皮鞋,她凑过去,“二姐,我的脚和你一样大,能不能借给我穿一下,要是好穿,我让向西给我买一双。”

沈三伯:“……”这婆娘还是一如既往的敢想,他们三房什么家底啊,她还想买皮鞋。

他开口,“你的脚都肿了一大圈,现在你哪穿的进二姐的鞋子,等会别给二姐的皮鞋给挤烂了。”

“皮鞋耐穿着呢,哪会那么容易挤烂。”她这样说,低头看自己的脚,肿了一圈,有点像猪蹄子,她抿唇道,

“我想吃猪脚了!”

沈三伯:“……”

“等你生孩子了,我想办法买一个回来给你吃。”

听自个男人这么说,刘盼睇不说要穿沈春玲的皮鞋了,从包里最里面找出三块花色不同的布料,

“大嫂,二嫂,这是我们让舒玉带的布料,三块布的颜色都不同,上面还有大花,

大城市就是不一样啊,这布料摸着比咱县城卖的布料好,还好看。”

刘盼睇很是满意沈舒玉的眼光,这三块布料的颜色,不管选哪一块都好看。

张翠翠、李彩霞一人拿一块布料,“这布料确实不错,颜色也好,做出来的衣服穿在身上指定好看。”

沈秋在袋子里面找,找出她的头绳和发夹,立马戴在头上,

沈舒玉给她买了四条头绳,四个发夹,都是不同的颜色,她全戴在头上的,头上花花绿绿的,颜色可鲜艳了,

她问沈老头他们,“爷,大伯,爹,三叔,我好看不?像不像仙女?”

四个大老爷们,“好看,比仙女还好看!”

第190章 身边有个孝顺的孩子就是好啊

她又问沈老太她们,“奶,大伯娘,娘,三婶,我好看不,我是不是十里八村最好看的姑娘?”

他们老沈家的孩子就没有长得差的,沈老太夸,“好看,十里八村找不出像我孙女这样水灵的姑娘。”

李彩霞觉得闺女头上这么多颜色,有点晃眼睛,不过也夸,“好看,好看,你最好看了。”

姑娘家得到好看的发圈和发夹,正是高兴的时候,张翠翠、刘盼睇也不会说破坏气氛的话,都夸她好看。

沈老太继续从袋子拿东西出来,“哟,还有一条大红被套呢。”

张翠翠接过来,“娘,这应该是舒玉给芳芳带的,芳芳娘家弟弟下个月就要结婚了。”

这大红被套一拿出来,沈家女人都喜欢,沈秋也摸着布料,和她娘说,“娘,我结婚也想要大红被套。”

“等你大姐下次出远门的时候,我让她帮带一条回来给你当嫁妆。”

沈舒玉买的最多的是吃的,八仙桌上摆得满满当当的,

沈老太一一拿回屋里,归置好。

沈舒玉出来,顾健东贤惠的接过沈舒玉的衣服,一人一狗咧嘴笑,“舒玉,你回屋睡觉吧,衣服我来洗。”

顾健东不是第一次给自己洗衣服了,她也不扭捏,“那我回屋睡一会儿。”

经过堂屋的时候,张翠翠她们问沈舒玉买布料花了多少钱,她们没有布票,让沈舒玉把布票折成钱,她们给钱。

“大伯娘,二伯娘,三伯娘,你们一人给我九块钱。”

张翠翠、李彩霞都爽快给了钱,刘盼睇两个口袋空空的,身上没有一毛钱,布料的钱是沈三伯给的,

自己是三房的女主人,身上却一毛钱都没有,自己也没有话语权,刘盼睇郁闷了好一会儿,不过也就一会儿,看到两个嫂子要做衣服,她也回屋拿了针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