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年代文我不走剧情(262)+番外
年糕是用细粮做的,谁不想吃,沈老太想都吃过年糕了,不用做了,但看到孙子、孙女们的眼神,沈老太想了一会儿,才点头,
“那就做一些吧。”
分家的时候,他们三家都分到一斤糯米、一斤大米,这都是细粮,他们都没舍得吃,想着等过年的时候,做一些汤圆,蒸一些米饭,过年了,吃点好的。
现在要做年糕,张翠翠她们一人拿了半斤糯米、半斤大米出来。
沈春玲按她娘的意思,拿了一斤糯米、一斤大米出来。
做就做,婆媳几人开始忙活。
这些活用不着沈舒玉他们,沈家保他们要大扫除,沈舒玉回屋打扫自己的屋子,她刚拿扫把,就被顾健东一手接过扫把,
“舒玉,你先去我屋里坐着,我来打扫就好啦。”
沈舒玉就这样被推出了门口,顾健东拿着扫把、抹布在她的屋子扫扫、擦擦。
怕她无聊,顾健东还打发白萝卜去和沈舒玉玩。
白萝卜叼着自己的球,爪子拍拍沈舒玉的腿,示意沈舒玉和它玩抛球,
沈舒玉和白萝卜玩了半个时,累得够呛,正好顾健东已经把她的屋子打扫好了,
沈舒玉回屋,这孩子干活是真的细致,她的屋子被他一打扫,真是一尘不染,窗户的玻璃擦得蹭亮蹭亮的。
被子还被他叠了豆腐块。
家里的活用不上她,沈舒玉在屋子心安理得的当闲鱼,在梦里和周公相见去了。
晚上,她是被沈春玲叫醒的,“舒玉,年糕已经做好了,你奶炒了年糕,你快起来吃。”
沈家保他们已经吃上了,看到沈舒玉出来,嘴里吃着年糕,含糊的开口,“大妹妹快来。”
年糕炒得不多,年糕是留着过年再吃的,要是现在吃完了,过年就没年糕吃了,沈老太也就炒了半斤,家里人一人吃一块尝尝鲜。
沈舒玉吃了一块,眼睛都亮了,“奶,真好吃。”
第232章 涛涛发烧
大孙女好吃,沈老太眯着眼笑,又给她炒了一碟子年糕。
沈舒玉是真的吃到撑了,吃完不停的打饱嗝。
刘盼睇也是吃撑了,回屋和沈三伯,“年糕真好吃,明年还要喊娘做。”
只要是细粮做的东西,就没人不喜欢吃的,沈三伯笑着回应她,“那你上工得勤快一点,要不然可没糯米、大米给你做年糕。”
“这还用你。”明年儿子出生了,她干活不仅得勤快,还得拼命。
沈舒玉晚上十点多的时候去了一趟牛棚,得亏她今晚来了,要不然还不知道涛涛发烧了。
孙子发烧了,夫妻俩也急,正想着去找大队长,让大队长批准他们去找村里的村医。
沈舒玉来了,粱君着急的开口,“舒玉,涛涛发烧了。”
孩子脸烧得红扑颇,沈舒玉一摸,孩子额头是真烫得厉害,“涛涛是什么时候发烧的?”
“早上,我给他喝了一碗红糖姜水,温度降下去了,刚刚吃了饭,又烧起来了。”
沈舒玉把涛涛抱起来,“我先抱涛涛去村医那里看看。”
杨震和梁君想跟着去的,想到他们现在的身份,他们跟过去,不定村医不愿意救孙子,夫妻俩相互对视了一眼,迈出牛棚门口的脚又收了回去。
沈舒玉抱着涛涛跑着去找村医,路上沈舒玉给涛涛喝了两滴灵泉水,灵泉水比任何药都有效,沈舒玉心里是不担心涛涛的,
但这孩子发了高烧,把孩子抱来找村医,更加保险一点,她安心,外公、外婆也安心。
都晚上十点多了,村医徐大夫已经睡下了,沈舒玉敲了好一会儿门才开。
看到她抱着一个孩子,还愣了一下,“徐大夫,你快看看这孩子,他发烧了。”
孩子抱进屋,徐大夫定睛一看,“这是牛棚那孩子?”
村里的孩子徐大夫都认识,牛棚这孩子虽然不常出现在大伙的视线里,但徐大夫也是认得的。
“是牛棚的孩子,我路过那边,听到牛棚里有哭声,进去瞧了一眼,这才知道是这孩子发烧了,他爷奶急得团团转,这么的孩子我怕烧坏脑子,抱过来找你了。”
徐大夫家里也有两个娃娃,当父母的人,最见不得孩子受罪,给涛涛量了体温,他开了一包药,“药拿回去让他爷奶熬水,三碗水熬成一碗,喝了药,应该半夜就退烧了。”
沈舒玉摸了摸涛涛的额头,喝了灵泉水,额头没有那么烫了,脸上的红温也退了一点。
拿了药,沈舒玉把涛涛抱回牛棚,冷,沈舒玉怕涛涛受凉,一直用她的军大衣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的。
“老爷爷、粱奶奶,你们别着急,徐大夫给涛涛开了药,你们把这包熬水给涛涛喝,三碗水熬成一碗水,喝药,涛涛应该就没事了。”
杨震接过药,开始熬药,沈舒玉之前就给他们找来了一个砂锅,有砂锅熬药也方便。
把药放进砂锅,慢慢看着火就校
沈舒玉还要去和二爷爷一,她今晚抱涛涛去村医看病的事,“老爷爷、粱奶奶,我要去二爷爷家一趟,我先走了,晚点在过来。”
现在已经很晚了,又下着大雪,粱君道,“孩子,不用过来了,村医都涛涛喝了药会好。”
沈舒玉去了二爷爷家,是沈二奶奶开的门,这么晚了,她来家里,沈二奶奶还以为大哥、大嫂家有啥事呢,“舒玉丫头,这么晚还过来,是不是家里有啥事?来,进来。”
沈二柱还没睡,看到来饶是侄孙女,“舒玉丫头有啥事不?”
“二爷爷,我来是跟你个事儿,牛棚那边的孩子发烧了,我帮着把孩子送去村医那看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