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他见色起意(19)
*
侯府的端午家宴,在晌午,且这一天用饭的时辰比平日要早一些。便是方便小辈们,和府中的下人们,用过午饭,可出门逛逛。
家宴的菜品着实丰富,苏韵每样只尝了几口,外加吃了一个粽子,便觉得有些饱。
穆霓仍然是胃口最好的那个。
她心情也好,饭间就忍不住在底下小声与苏韵道,这次端午的龙舟比赛,很有看头。
侯夫人听了去,对谢婉妘道:“婉妘也一道去看看吧,这些日子你太过操劳了,是该出去放松放松了”。
谢婉妘极有礼节地应下了,苏韵想着,上一次,她便拒了侯夫人一次,这次应是不好意思再拒绝了。
用完饭后,穆霓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出门了,连平日的歇晌都省去了。
剩下的几个人,便也跟着她一道出了门。
这次,谢婉妘、苏韵、穆霓一起坐在马车中,谢婉妘坐在主位,苏韵和穆霓在两侧对坐着。
沈铎和沈钰,骑马在车旁。
穆霓盯着苏韵腰间的香囊看了一会儿,道:“二嫂,你这香囊,和二哥是一样的吧?”。
苏韵点了点头。
穆霓把香囊拿了起来,凑近瞧了瞧,道:“这不像府中准备的,二嫂你做的吗?”。
苏韵道:“是的,不过做的不好,不如府中准备的”,府中准备的应都是谢婉妘在绣坊订的。
穆霓凑近闻了闻,道:“你做的,二哥定觉得是最好的”。
想着谢婉妘还在,因着与她接触甚少,苏韵有些不好意思,想转移下注意力,便对穆霓道:“你看得倒仔细”。
穆霓往后一靠,道:“我先看到二哥的,他以前都不挂香囊,这一戴,自是很显眼”,她想了想,又道:“也是,他以前是野猴子。野猴子,挂什么香囊呢”。
第11章 “真可惜,这么配不是一对儿”
京都城西,有一条贯穿南北的河流,名阳河,每年的龙舟比赛都在此举行。
侯府在城北,苏韵她们出了门后,一路向城西而行。
龙舟比赛多在午后进行,因此,每年端午,过了晌午,家家户户都出门了。
马车在路上行得很慢,苏韵他们到达阳河中段设置的观赛路段时,河岸边已经聚集了很多人。
龙舟比赛向来受到百姓和达官显贵的喜爱,有权有势的人,可以利用一些便利提起占有好的位置。
他们这次出门,本就是凑热闹的,便没提前占位子,到时只和大多数观赛的百姓挤在一起就好。
越靠近河边,锣鼓声越是明显。
车里的三位少夫人,拉开窗上的帘子,往外瞧着。路上叫卖的小贩,系着彩丝的孩童,衣着艳丽的女子……
几个人看的起劲儿,路上的行人,偶尔瞥见车中的她们,也会稍微一愣神儿,道这是哪家娘子这么好看。
沈铎骑马走在苏韵这一侧,见她探出半个脑袋来,他骑马快赶几步,来到她旁边。
苏韵看到他上来,抬头看了他一会儿,沈铎一直带着笑看着她,没一会儿,苏韵就有些不好意思地垂眸,移开了视线。
谢婉妘也靠在苏韵这一侧,看着苏韵脸颊微微泛红,她侧了侧身,才看到外面的沈铎,她微微朝沈铎颔首,沈铎也回以礼貌地点头。
几位少夫人下了马车时,便觉得外面的锣鼓声震天响。
苏韵不禁揉了揉耳朵,穆霓倒是兴奋得厉害,拉着苏韵和谢婉妘就要往河边走。
沈铎嘱咐了带出来的两名小厮几句,便让他们跟着几位少夫人过去了,跟在她们身边的,还有各自的丫鬟。
沈铎和沈钰站在河岸上,没有跟着下去。
河岸到河边,有一个斜坡,如今这个季节,已经长满了青草,这时早已被来观赛的人群踩扁,不免有些滑,走下去的人,需小心地互相搀扶着。
河边有一排围栏,是为了观赛特意而设。
因着每年端午龙舟赛,都有不小心落水之人,官府也想了很多对策。
沈铎和沈钰一直在岸上观察着几位少夫人,她们已经下到了岸边,穆霓正在拉着苏韵和谢婉妘往最前排挤,身边的小厮和丫鬟在帮忙分开周围的人。
他看了看沈钰,沈钰赔笑道:“二哥,你知道她的”,他说的是穆霓。
照着谢婉妘和苏韵的性子,定是没必要挤到最前面,跟着他俩一起在岸上看看热闹就是。
沈铎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以前龙舟比赛的时候,他们三兄弟,一起出来凑热闹,挤一挤也无妨,去年虽然穆霓已经嫁到了沈家,但当时因着沈珩离世,家中兄弟在服丧期,家中也没人出门来观赛。
如今看着她们的沈铎,已经有些后悔没有早点打点安排个好位置。
三位少夫人在小厮的帮助下,终于挤到了前排。
刚站定,穆霓便兴奋地跟着人群一起挥手呐喊。
苏韵站在人群中,只觉得耳朵被震的更疼了。
她抬起手中的团扇,遮挡了炙热的阳光,扶着围栏,朝河北面望去。
谢婉妘理了理衣衫,左看看,右看看,显然有些不大适应这样的场合。
苏韵自河面收回目光时,看到谢婉妘似有些不自在,或者兴趣寥寥,只是保持着微笑站在那里。
她自穆霓身后,探过身去,对谢婉妘道:“大嫂,可有不适吗?”。
谢婉妘摇了摇头,笑容一如既往地温柔。
苏韵点点头,撤了回来。
河北面,共有七条龙舟停在河面上。
颜色各不相同,红的、蓝色、绿色、彩色的……
观赛的人,支持的队伍也各有不同,喊起来,热闹又嘈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