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我要搞钱(100)
看到有人跟父亲打招呼,父亲驻足寒暄,宋静芝忍不住凑近叶嘉宜,问她道:“你一个人过来,你妈妈在酒店?”
叶嘉宜自觉自己的心理年龄比班上同学大很多,所以对于她们无伤大雅的一些小嫉妒小敌视,她根本不在乎。
因为宋知润对她的提携,她也愿意回报宋静芝一点善意。
她笑道:“我家里是做生意的,寒暑假我家人会带着我到处跑,我都习惯一个人到处去了。所以我妈很放心我,到了京市就自己找个团旅游去了。”
她不是非得撒这个谎。
实在是她小说里的思想深度,不是一个生活环境单纯的小姑娘所能拥有的。
现在就借宋静芝的嘴解释一下,总比以后被人造谣抄袭再避谣好得多。她喜欢凡事掌握主动,未雨绸缪。
另外,章敏确实是旅游去了,不过是叶嘉宜劝她去的,免得她在酒店里闷得慌。放她一个人玩,叶嘉宜又不放心。跟国营旅行社签个合同跟导游走,倒还安全些。
“哇,真好。”宋静芝很羡慕。
她父亲也时常出来参加文会,但这还是第一次把她带在身边。不带她出来,他们也不让她自己出去玩,去个同学家玩半天都得报备。
“我在城西酒店住的是标间,我妈出去玩几天,晚上不回来住,你要不要搬过来跟我一起住?”叶嘉宜发出邀请。
宋静芝高兴地点头:“好啊好啊。”她低声道,“住这边宾馆的全是这个年纪的人,个个是长辈,我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每人见到我都要教育我两句,我真是受够了。”
她朝前面努了努嘴。
此时跟宋知润寒暄的从一个变成了三个,都是五六十岁的老头子。
偏巧宋知润转过头来,正好看到女儿作怪。
他瞪了宋静芝一眼,朝叶嘉宜招手:“嘉宜,过来,我给你介绍几位知名作家。”
叶嘉宜连忙拉着宋静芝跑了过去。
接下来几天,叶嘉宜除了参加颁奖典礼,就是跟着宋知润拜访这些文学界大佬,又递交了加入国家作协的申请表,跟着宋知润参加了一个作协的座谈会,这才一起回了S市。
第70章 “爸,我回到S市了。” 到了家,叶嘉宜就给叶东盛打了个电话报……
“爸,我回到S市了。”
到了家,叶嘉宜就给叶东盛打了个电话报平安。
他如愿以偿地得了个儿子。
但不知出于什么心理,他给叶嘉宜的电话一点儿也不少,每个星期都有一次,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他来H市出差必然会给她带服装厂新出的衣服,以及各种零食。
不管他是真心疼爱女儿,还是因为叶嘉宜越来越能干,叶东盛对她好是做人情投资。论迹不论心,叶嘉宜也没有拒绝他这份心意。
他给的所有东西,她都接着;他call她,她也会回电话。再多的,她就回应不了了。
“你真拿了XX文学奖了?哈哈,我女儿真是太能干了。你不知道,昨天我跟你宋叔他们吃饭,说起你得奖的事,他们还不相信呢。行,行,好,等你回H市,咱们父女俩再聊。好,再见。”
挂了电话,叶嘉宜摇摇头,又拿起话筒重新拨了一个号:“何叔,我回来了。我今天下午、晚上都在家,你有空过来找我吧。”
这半年来,因为租门面的事,叶嘉宜一直跟何权保持着联系,也了解了一些何权的情况。
何权原是一个国营厂的小领导,后来厂子没了,他也下了岗。
因为认识的人多,又看到房改时有人买不起房想转让,有人则想趁机换个面积大点的房子,他帮忙置换了两套房,收到谢礼后,就觉得这是个赚钱的门道。
他跟一个同样门路广的朋友一起开了家房产中介所——就是租了一间破平房做办公地点,再利用人脉寻摸房源,介绍给有需求的人。
他们没有注册公司,需要人时就拉亲戚朋友来做事。
当时说好了,各自卖出去的房子,提成归自己;亲戚朋友帮忙的费用就自己结算。房子的租金和水电费每个月平摊。
反正就是个草台班子。
但别说,最开始两个月艰难些,后面名声传出去后就好了,挺赚钱。不说发财吧,至少比以前在厂里强。
何权觉得找到了自己的事业。
可他没想到的是,朋友在家人的撺掇下,竟然不声不响去注册了个房产中介公司,然后跟他说,不跟他合伙了。
何权诧异之余就十分愤怒。朋友这是为了利益,背叛了他们的友谊。
虽说原先是各赚各的,朋友没占他金钱上的便宜。但两人把这一行做开了,朋友抢注公司,不就是想抢市场份额吗?
他单打独斗,抢客户怎么抢得过有营业执照的公司?
他倒是可以也办个公司跟朋友打擂台,可他家庭负担重,赚的钱都花出去了。办公司需要注册资金,还需要固定场地,办营业执照什么的也是一笔花费。
开公司是赚钱,可风险也大。
叶嘉宜现在还上着学,手上又没有太多可用的人。两个城市,六家奶茶店,这个摊子就够她忙呼了,她本来没想过这么快就办房产中介公司的——现在还不是办房产中介公司的最佳时间。房改房买到手后,得安置五年后才能上市流通。商品房现在也少。
但知道何权的情况后,她还是打算找他谈谈。
下午三点,何权敲响了叶嘉宜家的房门。
“小何来了?坐。”章敏给他倒了茶上了水果,就去忙自己的。
女儿越来越能干,她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不会女儿的事业上指手划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