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我要搞钱(117)
虽然从叶嘉宜写的小说里就能看出,她是个很有智慧的人。可写小说和现实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写小说是上帝视角,明确知道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坏人,遇事时可以运筹帷幄;现实生活中可不能明察秋毫,洞悉人心,更不能掌控全局。叶嘉宜在现实中却能这么聪明通透,那就不光有智慧,而是有大智慧了。
叶嘉宜被赵兴邦夸得不好意思,赶紧摇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而已。”
人群中,宋白英似乎被杨梅这番话震住了,她面露惊慌之色:“你、你胡说。杜德的钱就是我的钱。我的钱难道还要拿出来帮情敌养孩子不成?”
她求助似地看向众人:“大家伙儿说说,有没有这种道理?”
大家看向她的目光充满怜悯。
一个老头叹息一声,出声道:“闺女,法律还真有这个规定。只要证明这孩子是你丈夫的,你丈夫就有义务养到他十八岁。否则就是弃养,一告一个准。”
“就是啊。这亲子鉴定你不拿还好,一拿出来,这麻烦你就甩不掉了。”其他人也同情地道。
宋白英仓惶回头,向她带来的人求助:“是真的吗?”
其中一个男人犹豫着点头:“好像是有这么个规定。”
他身边的女人就捶了他一拳:“你既早知道,怎么不早说?现在咱们不是将把柄亲自送上门来?”
男人憨憨地挠了挠头:“也是他们说起,我才想起来的。至于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确定。”
杨梅旗开得胜,见好就收。她从邻居手里抱过孩子,快步进屋,“嘭”地一声关上了门。
人群外围,一个中年妇女用胳膊肘捣了捣丈夫:“是吧?我就说了你这妹子不简单,你还死活不承认,被我说中了吧?”
这是杨梅的哥哥杨树和嫂嫂陈玉丽。
杨梅的父母今天不在家,去走亲戚了;杨树和陈玉丽吃过饭后去给住校的儿子送东西,回来的路上听说有人来家里闹事,紧赶慢赶地回来,结果就听到了宋白英指责杨梅的话。
陈玉丽早就想戳穿杨梅的真面目了。
她嫁进杨家后,因为小姑子惯会装模作样,可吃了不少苦头。
好在她聪明,又生了儿子,在杨家的话语权渐重,而杨梅很快就嫁出去了,她的日子才能好好过下来。
看杨树啥也不顾地就要往里冲,她赶紧上前拦住,示意他先别掺和,听听宋白英和杨梅说什么。
结果对话里透露出来的信息,颠覆了杨树对妹妹的印象。
在杨树眼里,自家妹妹千好万好,是个再善良纯洁温柔不过的女孩子。那两个混蛋男人娶了妹妹后不仅没好好珍惜,反而*让她受委屈。
妹妹跟他们离婚是应当的。有他在,家里就有妹妹的一席之地。谁也不能给妹妹委曲受。
可没想到,他自以为善良本份的妹妹,结婚后一直跟杜德保持不正当关系,还给他生了个私生子;而他认为不是东西的两个妹夫,都是因为这个才跟她离的婚。
他不信!对,妹妹也说了她不是有意的。
“杨梅都说了,那孩子就是个意外,她不是有意的。杜德是孩子父亲,养孩子不是应该的吗?”杨树道。
陈玉丽横了丈夫一眼,抬了抬下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看看别人是怎么议论你妹妹的。你妹这名声,可算是毁了。”
杨树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既然名声坏了,还是赶紧嫁吧,免得对我们家指指点点。家里就那么大点儿地方,你妹回来,小朝都没地方住。过几年他就能结婚了,到时别因为你妹这名声找不到好对象。杨树,你总不能不顾着儿子,只想着妹妹吧?”
“行行行,我知道了。”杨树不耐烦地道。
杨梅退场,还剩下宋白英也闹不下去了。被众人劝了几句,她就哭丧着一张脸,带着那几个男女灰溜溜地上了面包车。
面包车就停在关铎奥迪车的旁边。透过车窗,叶嘉宜清楚地看到宋白英坐下后松了一口气,然后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我们也走吧。”她对关铎道。
关铎启动车子,叶嘉宜关上车窗,转头对赵兴邦道:“你信不信?宋白英肯定还有后招。杨梅看似拿捏住了宋白英和杜德,实则落入了宋白英的圈套。”
赵兴邦坐副驶,叶嘉宜坐在他后面。刚才宋白英那个笑容,赵兴邦也瞧见了。
他赞同点头,十分遗憾地道:“可惜咱们没办法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虽说他可以过段时间来打听一下后续情况。但一来事不关己,他没那么闲;二来事涉叶东盛,如果让杨梅知道他是叶东盛的律师,会以为宋白英是叶东盛指使来的。
到时候杨梅闹到叶东盛那里去,他这个律师吃瓜吃到给雇主带来麻烦,那真是要闹大笑话了。
“怎么没办法?”叶嘉宜笑道,“等回去我打个电话问问我爸。没准这事有我爸的手笔。”
赵兴邦眼睛一亮,竖了个大拇指:“如果是,那我要再说一声厉害了。”
关铎从公文包里掏出手机递给叶嘉宜:“不用等回去,现在就可以打。”
现在的手机不光价格贵,还是双向收费的。
但两人现在算是一起吃过饭,一起当过瓜田里的猹,又熟悉了几分。叶嘉宜便也没客气,接过电话开始按号码。
“喂,爸,是我。宋白英这人你知道吗?哦,我刚路过杨梅家,看到她带人去杨梅家闹事,杨梅说明天要去她丈夫单位要孩子抚养费,五年一万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