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我要搞钱(129)
开始不知道铎鸣公司靠不靠谱,价格合不合理,叶嘉宜就没让赵兴邦陪她过来。
铎鸣公司就有制式合同。
行政人员去把价格填上,将合同打出来。没一会儿,赵兴邦也到了。
看过合同没问题后,叶嘉宜和陈达鸣就在合同上签了字。
除了签合作合同,她还让铎鸣公司签了一份保密合同。
一旦铎鸣公司的人把她是网站老板的消息透露出去,那她就要追究铎鸣公司的责任。
这份合同让铎鸣公司的人佩服不已。
张滔道:“难怪叶小姐这么小年纪就能做出这么大成就呢,光这份心性,都不是常人能比的。”
一般人,随便开个店就要宣扬得满世界都知道,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是老板,看轻了自己。
叶嘉宜倒好,网文作者身份和奶茶店、房产中介公司老板身份都瞒得死死的,现在开个文学网站,也不欲让人知道。
这哪是一个年轻人能做到的?
就算是他,奔四的年纪了,当个项目组经理,恨不得亲朋好友都知道;家里买个房子,也要请亲戚朋友吃饭,昭告天下。
叶嘉宜笑道:“我不想招人恨。”
张滔怔了一下,大笑起来:“确实。我知道了也要嫉妒得生恨。我怎么就没有这份能干呢?”
叶嘉宜摇头:“我不是这个意思。”
至于是什么意思,她没解释,张滔等人也不好问。
签过合同后,叶嘉宜就让赵兴邦离开了。
她则留下来,将她对网站的构想告诉项目组的人。
“作者后台要求实名制,绑定身份证号,以免有人匿名发表反D言论;他们的作品可依点击上同类排行榜。”
实名制除了监控言论外,还方便网站在现实中联系到人。
如果家园论坛是实名制,版主早就找上门来了。不会出晕招逼她现身。
“读者那边设一个打赏榜和催更榜。他们可以购买礼物打赏作者,也可以给作者投催更票。我举个例子:一个读者投了五千字的催更票,作者必须更新了五千字,才能获得这张票,否则这张票会退回到读者账户。”
叶嘉宜并不打算现在就实行网文收费制度。
毕竟很多BBS上的小说是免费的,她这里实行收费,引流就十分困难,这是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在网站还没有成长起来之前,她不想让其成为实体出版业和各BBS针对的靶子。等它根深叶茂,长成参天大树,再实行收费制也不迟。
但作者长年累月伏案写作,花时间精力,却没有一点收益也是不行的。
因此她直接在网站上推行打赏和催更机制。
看文是免费的,但如果你喜欢这个作者,希望他多更新,那就得花点小钱钱了。
作者有了收益,也就有了码字的动力。
这些收益哪怕不高,也会把免费在BBS连载小说给人看的那些作者吸引到她这网站来。
这是个良性循环。
第88章 除了前两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这个网站,目前得靠她来引流。 ……
除了前两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这个网站,目前得靠她来引流。
家园论坛不是逼她现身,跟吴芷打口水战吗?那她就现身。
但现身后这泼天的富贵就不是家园论坛的了,而是她的文学网站的。
她会把《梦今生》和《如果人生可以重来》转到文学网站来,到时候追更《如果人生可以重来》的读者和被题材所吸引的写手就会被引流到文学网站来。
这可是免费的广告!
她既把自己摆到了台前,自然不能现在就实行收费制度,让自己成为实体出版社和BBS的头号敌人。
如果她只是写手,那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在发生了家园论坛让吴芷冒充她的情况下她跑去文学网站连载,情有可原。大家都不会多想。
可如果知道她是文学网站的老板,不光惹人恨,还会让人对先前发生的事进行阴谋论。
家园论坛的人本不是好人,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大火的作者跑了,他们的名声臭了,绝对会恨毒了她。
杀人他们不敢做,但买通她身边的同学,给她泼脏水,搞臭她的名声,倒是完全可以想像到的。
谨慎如叶嘉宜可不会让自己成为靶子。
这是她让铎鸣公司签保密协议的原因,也是她说“我不想招人恨”的缘由。
她跟铎鸣公司签约两天后,家园论坛果然来人,大张旗鼓地跑到学校来,借用了学校的一个小会议室对吴芷进行了采访。
周六晚上正是论坛流量最高的时间,吴芷的视频访谈就出现在了家园论坛最显眼的位置。
吴芷果然如叶嘉宜所料,在访谈中大谈特谈网络文学的前景,谈重生题材,谈她写这个题材时的灵感,谈话过程中频频用《重生》来指代自己的作品。
这访谈一出,吴芷顿时成功取代叶嘉宜,成为福旦大学的风云人物。
“我怎么不相信呢?吴芷能写出那样的小说。”宋静芝小声嘟哝。
这话她现在只敢小声说。
最开始传出《如果人生可以重来》的作者是吴芷时,班上也不是没有质疑的声音。
毕竟吴芷的写作水平怎么样,同班同学还是知道的。
但她自己默认,大家也没有明确证据证明她不是《如果人生可以重来》的作者,大家都不好把这份质疑摆在明面上来。
谁都想不到吴芷竟然会有那么大的胆子冒名顶替,犯这么愚蠢的错误,所以家园论坛把她的采访放出来后,那点质疑的声音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