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我要搞钱(152)
他朝汪国华一笑:“几位都是福旦中文系的高才生,也欢迎到我们网站来发表小说。只要小说有一定的热度,我们也可以跟你们签订撰稿合同。”
这话不说汪国华和刘柳这两个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就是宋静芝这位教授的女儿,听了也未免心动。
但相处差不多一年了,宋静芝对叶嘉宜的性格不说了解个十成十,也有七八分。
三千块钱月薪固然不少,但叶嘉宜不为所动,其中必然有其不妥之处。
再者,这家园论坛行事作风很有问题,他们会那么好心给这么高薪?
所以宋静芝没有说话。
汪国华和刘柳作为福旦大学学生会成员,智商、情商都不低。
这位王版主和那叫郑浩的,今天就是冲着叶嘉宜来的。他们能跟着来看个热闹,那已是走运了。王版主说这话怕也是将叶嘉宜一军,他们可不能拖叶嘉宜的后腿。
他们只是礼貌地笑了笑,默然不语。
王团本以为说出“三千元月薪”这几个字,就会受到这些人的奉承,接收到一堆的马屁。
结果室内一阵沉默。
这就十分尴尬了。
他心里越发不悦,看向叶嘉宜:“叶小姐,你有什么想法,直说就好。”
叶嘉宜笑了笑:“三千块钱月薪,不能嘴上说啊。合同呢?”
秦蓁诧异地望向叶嘉宜。
叶嘉宜低下头去,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慢慢喝着。
雨前碧螺春,即便不是头采,味道也十分正宗。
虽说叶嘉宜没有一口拒绝,反而让拿合同,但这节奏不是王团想要的。
怎么什么都没谈,就到拿合同的环节了呢?
“叶小姐答应成为我们的固定撰稿人了?”他故作惊喜地问道。
叶嘉宜摇头:“我要看过合同才知道。”
王团凝视着她,想知道这个小姑娘是怎么想的。
结果叶嘉宜半点情绪都不显露,一脸陶醉地品尝着茶水,并且还叫了一声:“老板。”
宋经理闻声进来:“客人,你叫我?”
“这茶多少钱一斤?”
“二百。”
“给我称二两,可以吗?”
“当然可以。”宋经理道,“你要过来看称吗?我给你打包好。”
眼看着叶嘉宜要起身去买茶了,王团赶紧开口道:“叶小姐,你不是说太晚了吗?咱们先谈正事吧。”
叶嘉宜只得对宋经理道:“我不看称了,你帮我包好就行。”
“好嘞。”
王团看叶嘉宜这表现,就知道她不是个善茬。昨晚的断更这人绝对是故意的,就等着他们今天上门,好拿捏他们。
他犹不甘心,对叶嘉宜道:“因为不知道你的意向,合同我们没打出来。你如果有意愿,明天去公司签合同,行吗?”
叶嘉宜摇头:“那算了。你们既找上门来,合同都没带,可见没有诚意。我一个年轻姑娘,跑到陌生地方去见陌生人,不安全。这事要不还是算了吧。”
她站起身来:“多谢王版主请喝茶,我们就不打扰了。”
王团看了郑浩一眼。
郑浩连忙道:“先等等。”
他手忙脚乱地从包里拿出一迭纸,递给叶嘉宜,又对王团笑道:“王哥,我直接把合同打印好了,没来得及跟你报备。”
“你怎么不早说?”王团瞪他一眼。
转过脸来时,他和缓了脸色:“叶小姐,那你就看看合同吧。”
叶嘉宜翻着手里的合同,大概浏览了一遍。
这合同跟后世她跟文学网站签的合同类似,密密麻麻的条款,足有七页纸。
她要真是一个二十岁的女大学生,恐怕就要被这合同绕进去了。
但前世她签过不少著作版权合同,又向律师学习过怎么看这种合同,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坑。
“汪学长,你帮我看一下。”她递给汪国华。
汪国华有些慌:“这……我也不懂啊。”
他犹豫了一下:“要不,我拿去给法学系的老师帮你看看?”
王团一听就赶紧道:“我们行业里的这种合同,都有保密协议在里面的,不能外传。”
刘柳对合同十分好奇,见汪国华顾着说话,没看合同,便从他手上抽走合同,翻了一下,咋舌道:“这么多条款?”
宋静芝和秦蓁也凑过去看。
不过看了两眼,三个女生就停了下来。
条款又多,字又小,密密麻麻的,三人看着眼晕,也看不懂。
“反正合同不能随便签。”叶嘉宜道,“要不还是算了吧。我家虽不富裕,却也不需要我大一就赚钱。”
“不签合同也行。你那本《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不是写了十几二十万字了吗?你继续发在家园论坛里。那么多网友喜欢你的小说,你可不能辜负他们的喜欢啊。”
王团忽悠道。
只要叶嘉宜继续在家园论坛发文,不开天窗就行。
现在网站出名了,多的是人来网站写小说。过了这段时间,他们也不差这一个。
叶嘉宜摇头:“继续在网站免费发文,会影响出版社实体书的销量。我没必要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
王团吐血。
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啊。
“放心,我们绝对不亏待你。你发够十万字,我们就给你三千块钱,怎么样?”他道。
叶嘉宜继续摇头:“我信不过你们。”
王团很想起身就走,但他是带了任务来的。不管怎么样,必须让叶嘉宜继续更新她那本《重来》,否则网站没法跟网友交待。
“那你想怎么样?”他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