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我要搞钱(166)
“介绍一下,这是逐梦文学网的老板叶嘉宜。”赵广博道,“另外,她还是嘉禾奶茶店和嘉禾房产中介公司的老板。”
两人嘴巴微张,瞪大眼睛回不过神来。
“坐。”叶嘉宜笑道,“今天叫你们来,是因为你们决定扎根在逐梦,咱们成为了一个战壕的战友。”
“逐梦文学网的创办理念与方案都出自我手。因为赵广博还管理着嘉禾奶茶连锁店,以后逐梦文学网的人事与跟铎鸣公司的合同由他负责;内容这一块,由我制定大方向,两位执行。”
马怀谷和蒙甜赶紧收敛心神,一肃表情:“是。”
“逐梦上线一周了,二位应该也明白,咱们网站最核心的是内容,而掌控内容的是编辑。编辑不光要筛选稿件,还要培养作者,提高作者的写作水平,促使作者稳定更新、好好完结作品。”
叶嘉宜说着,看向赵广博:“你不是问我,为什么不聘用吕福江和梁兰诗吗?”
“编辑是要跟作者沟通的,要情绪稳定,擅于与人沟通交流。吕福江自诩写作水平高,清高,看不起不如自己的作者,情商低,说话难听,不适合当编辑。”
“梁兰诗谋的是兼职。网站已经度过了最缺人的难关,咱们要培养有水平有能力的专职编辑。所以,她不适合。”
她看向马怀谷和蒙甜:“等新聘的人员入职后,我会请南城出版社的编辑给所有编辑作培训。但网络文学和现实文学是不一样的,一会儿咱们聊聊,你俩搞明白这个问题,再去给编辑们开个讲座,别让他们把方向走偏。”
南城出版社的编辑的文学鉴赏能力固然高,但网文与实体出版是有区别的。
叶嘉宜担心出版社编辑把网站编辑带到沟里,审稿标准出现偏差。
所以她要先把这两位主编按照自己的标准培养出来,再让他们带一带普通责编。
赵广博听闻可以把内容这块交出去,忍不住深深地吐了一口气。
要知道他作为写作门外汉,高中学历者,这段时间压力有多大。
公司的行政管理他驾轻就熟,内容不用他管,他就能分出精力管理奶茶店了。
奶茶店,才是他的兴趣所在。
蒙甜原先也是福旦大学文学社的,被马怀谷和郑芳拉进来,一起为逐梦文学网的创建打拼。女频的事,都是她跟郑芳一起商量着办的。
她对郑芳主管的那一摊子事一点儿不陌生,接管起来还算得心应手。
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对于网站的未来,她想得没那么多。
马怀谷就不同了。或许是一开始他就是个管理者,又或许是个人能力问题,他网站的一些问题,就想得比较深。
“叶……”他张嘴想称呼叶嘉宜,可叫了一个字就卡了壳,转头去看赵广博。
他不知道应该怎么称呼叶嘉宜。反正“学妹”二字,他是怎么都叫不出口的。
“你叫她头儿吧。”赵广博道,“我们都这么喊她。”
原先他和何权都叫叶嘉宜“老板”,后来叶嘉宜嫌不好听,就改成了“老大”,叶嘉宜又觉得像是黑涉会老大。
上下级的威严还是要的,叫“嘉宜”不合适,最后叶嘉宜让他们都叫“头儿”。
“头儿。”马怀谷对这个称呼很不习惯,“咱们网站跟铎鸣公司合作,每年要付他们一大笔费用吧?现在又招这么多编辑,每月的工资、奖金又是一笔开支。”
“网站的小说是免费的,那么我想问,咱们网站以什么盈利?如果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你奶茶店和中介公司再赚钱,也不能永远填这窟窿吧?网站以后会像论坛一样,靠出卖广告位来赚钱吗?”
听到这话,叶嘉宜欣喜万分,赵广博眼里更是迸发出喜悦的光芒。
马怀谷能考虑这些问题,就有了做总经理的潜质啊。
“逐梦文学网的规划,我分两步走。第一步,把喜爱文学的人都聚集到逐梦文学网来。第二步,在网站实行阅读收费制度。”
“收费?”
“对。免费几万字,要继续看下去,就要付费。买实体小说要钱,买报刊杂志要钱,为什么咱们网站的小说要免费给人看呢?作者为了写小说付出大量的时间、心血,为什么不能获得报酬?为爱发电谁也没法持久。”
马怀谷忍不住一拍大腿:“对,我就是这样想的。作者写文辛苦,应该获得报酬。”
作为一个写作者,他对于写作的辛苦深有体会。这段时间成了主编,他就一直在想,他要怎样才能让那些作者来逐梦文学网发表小说,并且勤快更新,好好完结,并且写完一本又写一本?
唯一的办法就是给予一定的报酬。
像家园论坛那样付月薪是不行的。不同的作者,水平差异极大;即便同一个作者,懈怠后的小说质量跟前期就大不相同。
这段时间他想了很多很多。
他就没想到应该向读者收费!
“这可行吗?读者会不会跑?”他担忧道。
“习惯是可以培养的。我们用稿费吸引优秀的作者,优秀的作者会帮我们留住愿意付费的读者。”
第110章 这话犹如醍醐灌顶,让马怀谷和蒙甜眼前豁然开朗。 “……
这话犹如醍醐灌顶,让马怀谷和蒙甜眼前豁然开朗。
“但在收费制度出来前,咱们也不能一直亏钱办网站。网站不是有打赏和催更制度吗?你们接下来先培训编辑,再让编辑与作者交流。”
“如果作者愿意与网站签约,网站会对他们进行写作上的培训与指导,并大力推荐其作品。但同时,他们获得的打赏与催更,一半收入归网站;经网站版权推荐获得版权收益的,网站也将获一半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