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我要搞钱(64)
打车前她就对照过地图,照着地图上的村落名称说的目的地。所以对于窗外的情景,她心里是有数的。
章敏一听叶嘉宜的说辞,顿时心领神会,赶紧附和道:“是嘛?那太好了。”
她又道:“有一阵没见你两个堂哥了,不知道是不是又长壮了。上回见的时候我就吓了一跳,虎背熊腰的,跟两年前简直是两个人。”
母女俩瞎扯了一阵,话里话外都透着对前面村落和亲戚一家的熟稔。
说话间,出租车前窗处就显现出一片房屋来,眼尖的叶嘉宜很快就发现位于村头路边处的院子门口挂了一个牌子,上面似乎有“鸿星机械厂”字样。
看着越来越近的厂子,模样跟她前世在照片上看到的一模一样,叶嘉宜鼻头一酸,差点掉下泪来。
因为是穿书,她一直以为这个世界是一方小世界,跟她前世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可看到这个跟农家院落一般的机械厂,她不确定了。
因为这鸿星机械厂她前世熟知,穿的这本小说里却没有写。
在前世,鸿星机械厂是一九九六年成立的私营小厂子,后来逐步发展成了集团公司。厂子发展后搬出去了,原厂址留了下来,做了销售中心。
她姨夫曾在这里做了十几年的销售主管,他们一家在附近买了房子。叶嘉宜大学就在S市念的,后来甚至在这里买了房。她经常跑小姨家。
这个销售中心,她不止来过一次。
不过当时这一片十分繁华,高楼林立,店铺鳞次栉比,还建了几所普通高校。
她叫出租车司机来这里,也是碰碰运气,看看前世已经成立了的机械厂,是否在这个书中世界存在。
没想到,它存在,它真的存在!
那是不是意味着这不是一方小世界,而她回溯到了九十年代?她的亲人也在这里,她能找到还在读大学的父母呢?
没一会儿,出租车就缓缓停在了这个厂门口,司机转头问道:“是这里吗?”
“是的。”叶嘉宜将翻涌的情绪强压了下去。
她没急着下车,看了一眼计程表,数出钱递给司机,又问:“师傅,我们跟亲戚说点事就走,不会耽误很长时间。你看能不能在这里等等我们。最多一小时,我们就回市区去。”
“不行不行,一小时太久了。”司机一口回绝,“我最多等十五分钟。”
开玩笑。刚才听这母女俩说话,似乎是来走亲戚的。万一亲戚留饭不让她们走,他不是白白在这里浪费一个小时?
叶嘉宜又掏出五块钱:“这是我们的定金。我们先进去确定一下。如果确定要你等一小时,半小时后我妈会出来再付你十块钱。回程的车费另外算,这十五块钱就算你等我们的费用。”
司机犹豫了片刻,就答应了下来:“行吧。不过不能超过一小时哈。超过一小时我就开车走了。”
远程出租是个好活儿。一来一回七十六块,再加上这十五块钱,半天时间挣的差不多是他一天的收入了。
第47章 章敏见叶嘉宜多花十五块留住司机,她也挺高兴。 刚才防着出租机……
章敏见叶嘉宜多花十五块留住司机,她也挺高兴。
刚才防着出租机司机,现在要防的就是这村里人了。
荒郊野外,人生地不熟的,出租车司机在这里,村里人也不敢起歹念。
母女两人下了车,叶嘉宜率先朝机械厂里走去。
院门敞开着,一眼望去,就见院子很大,占地有两三亩的样子。
院子的东边建了几间砖瓦房,门前用水泥铺了一个四五十平米的坝子。看门口堆放的杂物和廊下*晾的衣服,应该是人住的地方。不过此时院子里没人。
坝子的西边,隔着一片狭长的菜地,用土砖建了一间占地面积比较大的屋子。那“轰轰”的机器声响,正是从这间屋子发出来的。
“有人吗?有人在家吗?”
叶嘉宜朝里面喊了两声,没见人出来。
她等了一会儿,又喊了几声,估摸着厂房里的人听不见,正打算进去直接找人,就听到身后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你们找谁?”
叶嘉宜转头一看,就见一个三十来岁的女人,手里提着个篮子,背上背着个孩子,身边还跟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儿,正警惕地望着她们。
叶嘉宜连忙道:“我们是来订购机械制品的。”
女人一喜,连忙堆起笑脸,热情道:“来来,快请进。”又吩咐,“小喜,去叫你爸过来。”
小女孩飞快朝厂房跑去。
等叶嘉宜一行人在简陋的堂屋坐下,一个三十来岁戴着眼镜的男人走了进来。
女人一脸喜意地迎上去:“国庆,这两位是来订购机械的。”
叶嘉宜站起来自我介绍:“我叫叶嘉宜,这是我妈章敏。”
见她没有伸手要握手的意思,男人也没伸手,只介绍道:“我叫赵国庆,是鸿星机械厂的厂长。”说话间还带着些局促。
女人担心客人看轻自家男人,连忙在旁边介绍道:“国庆是大学毕业的,原来是S市第七机械厂的高级技术员。这不下岗了,他和几个同事买了厂里的机器,在家里接活儿。”
赵国庆!
连名字和原单位都对得上号!
叶嘉宜强压下心头翻涌的情绪,问道:“我想定制两台封口机,你这里能做吗?”
赵国庆本来还以为来谈事的是章敏,这会儿见章敏不说话,倒是这位十分年轻的女孩子开口,他诧异了一瞬。
不过他没多言,也没有看不起叶嘉宜的意思,向叶嘉宜问道:“封口机?是做什么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