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我要搞钱(92)
“承蒙各位编辑的赏识。”
听到这话,那些不服气的同学也说不出话来。
如果只是一家杂志,还有可能是像宋静芝这样,家里有长辈在这家杂志社,或认识这家杂志社的人,走了后门。
这么多家杂志都过了稿,那只能说明叶嘉宜文章的水平确实厉害,都能入大杂志编辑的眼。
“一会儿我一定去图书馆,拜读大作。”有些同学态度热络地道。
作戏谁不会?叶嘉宜很谦虚地一笑:“大作不敢当,还请多多指教。”
下课后许多同学都直奔图书馆,果然在那些杂志上找到了署名“嘉禾”的小说,读过之后都心服口服。
不得不承认,宋教授对叶嘉宜同学的文章点评得很到位,确实是文笔好,立意佳,写作水平是相当的高。
虽然有些小说的主题不够深刻,但又不是大文豪,对于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小姑娘来说,写得这样已经够好了,完全够水平刊登上这种全国性大杂志。
宋教授听闻此事后,找了这些文章看过,在课堂上又夸赞了叶嘉宜一番。
吴芷见王影安的目光越来越多的落在叶嘉宜身上,她心里暗恨,在班上大声道:“大家看了网络上的那篇《梦今生》了吗?我觉得比《第一次亲密接触》还要好看。我强烈推荐!咱们是新时代的文学青年了,网络上的优秀小说咱们可得看看。”
叶嘉宜写的那些小说,她都看了,写的都是现实题材。深刻倒是深刻了,可吴芷觉得太过严肃深沉。现在年轻人谁还写这些东西?一点也不时髦。
她要向大家推荐《梦今生》,大家一定会喜欢上这篇小说的。
叶嘉宜听了这话,面露古怪。
《梦今生》,不是她在网络上发表的小说吗?
现实题材和网络文学还是有壁的。别的且不提,前者基于现实,要反应社会现实,剖析人性;后者更加天马行空。
作为一个网络写手,她更习惯后者。
更何况,第一篇有影响力的网络小说已于今年三月就诞生了,年轻人喜欢之余,就想在网上找找代餐,正是她可以出手的时候。
所以技痒之下,她就写了一篇中篇小说,起名叫《梦今生》。
宋静芝轻瞥了叶嘉宜一眼,对吴芷露出感兴趣的神情:“在哪里看?你告诉我们啊。”
第65章 吴芷说了一个网址。 这会儿电脑的普及率虽不高,但它已成为“……
吴芷说了一个网址。
这会儿电脑的普及率虽不高,但它已成为“先进”“时髦”“高级”的代名词了。
身为天之骄子,大学生们自然要紧跟时代步伐,熟知电脑。
学校也开了电脑课。
家境好的学生,家里已经配备了电脑,上电脑课时优越感不要太强;家境差尤其是农村来的学生,从来没摸过这种高级玩意儿,未免畏手畏脚,心里自惭形秽。
所以吴芷说起上网,说起网络小说,脸上那叫一个得意。
宋静芝考上大学后就让父亲买电脑做奖励,时常上网。能拥有电脑也是她十分得意的一件事。
她对吴芷笑得情真意切:“那我放学后就上网看看。我太喜欢《第一次亲密接触》了,希望你说的这篇小说也不让我失望。”
“绝对不会让你失望。”吴芷语气笃定,声音也很大。
班上同学不知道叶嘉宜是富二代,更不知道她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创业成功。
东盛服装厂是做女装的,叶嘉宜穿书后就不缺衣服穿。她要积累资金创业,也没想过要去买大牌衣服。她不习惯戴首饰。
第一学期要求住校,她也没透露自己家在S市有房子,周末也说去亲戚家住。同学舍友问起,她都说自己是H市人,工人子弟。
这时候国营厂工人纷纷下岗。因此她的家境,在班里人看来,也就比农村出来的强一点。
吴芷和宋静芝此举,就是有意秀优越感了。
无奈叶嘉宜只是听到《梦今生》时怔愣了一下,别的都没啥感觉。
《梦今生》写的是国民一个旧式女子时常做噩梦,这个噩梦就跟连续剧一样,每做一次,梦里的故事情节会发展延伸。
当某一天媒婆替当地一个乡绅的儿子上门提亲,她才恍然惊觉,这场景跟她梦里似曾相识。
媒婆的长相,她说的每一句话,都跟梦里一模一样。更令她毛骨悚然的是,她父母、兄嫂的反应也一模一样。
梦里,因为这个乡绅的儿子长相英俊,还出国留了学,父母兄嫂对这门亲事很满意,而她自己也没反对。结果她落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中,怀着身孕被人杀死,她的家人也惨死,家产被人侵占。
她死的时候,家乡被倭族践踏,炮火纷飞,国家满目疮痍。
这个梦,似乎是真的。它应该是一个预示梦。
想起小侄子在某天落水而亡,她那日便带了仆人去后院池边,果然看到小侄子被人推入水中。她救起侄子,抓住了凶手,兄长随之揪出了幕后黑手。
由此她也真正相信了那个梦,从而改变了自己和家人的命运,最后一家人都走上了红色救国之道。
这是一篇大女主爽文,更是重生文的雏形。
叶嘉宜之所以这样写,是为之后写重生文做铺垫。隔上一个月,她就要写一篇重生文,为自己在网络上赢得名声,这有利于她建立自己的网站。
这时候龙空、某点和绿江还没有影子,某涯也要到明年才出现。
她既穿书而来,自然要吃网文这第一口红利。穿越、重生是爽文的基础,是之后二三十年经久不衰的主题。她只能对开创这一主题的人说一声对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