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漂亮炮灰换嫁美强惨后[七零](131)

作者: 借晴光 阅读记录

她算是看出来了,姜团长全程都看在自家爱人的表情,这房子行不行,怎么改,全看他爱人的意见。

见苏林瑾视线落在后院的房子上,她说:“后面那间是原来房主孩子住的。”

那是两间小而紧凑的两间朝南房子。

背着小刘,苏林瑾含笑又看了姜望一眼,“隔音好”三个字就差写在脸上。

第73章

后勤部投了能投的人力,院子的修整进度飞快。

苏林瑾保留了菜地,面对大婶们的难为情她表现得非常豁达:别人无偿地把所有已经长到一半的菜赠送给她不算,还附赠了不少当地的菜种。

中国人血脉中对种植的热爱,她当然也有,便美滋滋收了下来。

至于竹门和竹窗,的确比不上木门和木窗密封隔音——苏林瑾打算好了,后面两间可以等姜琳和张茜她们放暑假的时候来玩儿,那隔音问题就尤为重要。

后勤部当天量好了尺寸,让工地的木工师傅去做。

墙壁内外重新粉刷,至于家具,都是基地统一采购的现成家具。

不到三天,整个院子焕然一新。

苏林瑾美滋滋地把两人带来的东西一一归置好,她很快体验到了这院子的好处——从侧门出去走几分钟就是食堂,她终于过上什么都不用动就有饭吃的日子。

因为赶路和游玩落下的复习进度,终于如火如荼地赶了上去。

唯一的美中不足,食堂的饭菜口味有些一言难尽,属于能吃,但不怎么好吃的水平。

因为菜地的关系,几个食堂大婶都对苏林瑾怀着热情的善意,每每她去打饭给得又多又好。

终于在吃了快两周的某一天,苏林瑾实在对着除了辣味吃不到其他味的菜咽不下去,收了菜地里的菜自己开火炒了一盆。

姜望当天多吃了一碗米饭,晚上格外卖力。

其实带家属的教官是不怎么光顾食堂的,因为这次调任的军官多数来自北方,完全吃不惯当地菜的口味,适应了一段时间后,便有人开始买菜做饭在家里吃。

而且自己做整体比食堂吃还是更便宜。

基地刚开始运转,还没有供应家属买菜日用采购的地方,买菜得翻过一个小山头,去临近的村镇。

姜望宁愿吃食堂,也不让她一个人去买菜。

像姜望这样本身就非常惹眼的教官,每天雷打不动和媳妇一起出现在食堂里,时间长了自然受人瞩目。

比如李阳。

上次的换房风波后,李阳面对姜望总有点臊眉耷眼。

两人本就负责同一个项目,便借着早饭时常“接济”姜望:“姜团长,你怎么老吃食堂?早上那些黏糊糊的粑,哪有咱们北方的大包子好吃?”

姜望筷子微顿:“还好。”

苏林瑾要是学得顺利,还是会下厨的,前两天甚至做了鸡汤——大婶送的鸡。

早上他没让她早起,有这个时间好好学习或者好好休息,比吃什么强。

李阳嘁了一声:“姜团长对媳妇儿还是太惯着了,你看你嫂子,洗衣做饭生孩子,样样都能兼顾好。”

姜望抿着唇淡淡说了句:“我爱人有自己的事要忙。”

说完,站起来拎着装好了叶儿粑的铝制饭盒准备回家,把这唯一还算合口味的早饭带回去给苏林瑾吃。

李阳的媳妇张秀珠却看着他的背影,默默垂下双眼。

在北燕的时候他们住胡同,来了住集体宿舍楼,才有了比较,原来真的有出嫁的媳妇可以不做饭,等着爱人打饭回家。

她特意观察着全基地为数不多的小院,里面的菜种得不少,但日常浇水都是姜望。

姜望全然没注意到身后的视线,刚走没几步,小刘拿着几封信过来一路高高举起来:“姜团长,我刚从联络处接了东西回来,这几封信您看看,是不是嫂子的?我记得嫂子姓苏。”

她递过来几封信,从信封邮戳看,有叶小茉的信,也有姜琳跟林培淑的。

“是,我带回家吧。”

姜望的视线在看到信封上的收信人名字时,自然而然地温软起来。

刘爱玲愣愣站在原地,看着前方渐渐模糊的身影,嫂子的名字那么动人,还有,姜团长也太爱她了吧!

心里还没感叹完,她肩上传来重重一捶。

“姑娘,听婶子一句,好男人多的是,你看等下个月新兵来了,有的是给你挑的男人!这个姜团长虽然好,可是人家有媳妇了!听婶子的,咱们不看有媳妇的男人,嗷?”

炊事班班长把小姑娘整个表情的变化看在眼里,本着挽救迷途少女的想法,恨不得把自甘堕落的心给她连根拔起。

刘爱玲神思被拉回来,听到班长的话惊恐地捂住她的嘴,说的都是些什么啊!这都是亵渎,亵渎啊!

“婶子你你你,我这是在替姜团长爱人高兴!”她急得语无伦次,“我要是像你说的那样,我天打雷劈!”

大婶哦了一声,抬手放她走。

姜望把信拿回家,耐心地等苏林瑾拆开读完,看她眉尖慢慢皱起:“家里怎么样?”

她放下信纸:“琳琳说,阮令齐不见了,可能来找我们了。”

信里还附了一封他留在后罩房的信:【我去找他们了,勿念。】

“他哪来的介绍信?”

两人异口同声。

但很快想明白:他有,这便利条件还是他们俩给他找的!

就凭那馆长对他那两样东西的喜爱程度,苏林瑾完全能想象到,他是多么轻易让那个爱文物成痴的老头,爽快地大笔一挥:同意。

“那爷爷该多冷清啊。”苏林瑾挽着姜望可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