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漂亮炮灰换嫁美强惨后[七零](38)

作者: 借晴光 阅读记录

她蹙起眉继续想。

姜望嗯了一声,似乎也陷入了回忆,声音淡而低沉:“我外公家里祖上几代都是资本家,我还记得外公的花园洋房,比爷爷那套房子要大好几倍,有一大片绿色的草坪,虽然生活上跟解放前比简朴了很多,但家里还是有佣人。”

说到花园洋房,苏林瑾猛然抬头。

她想起来一个很淡的画面,一个风姿绰约的女人站在花园洋房的大门外,抱着蓝色马甲小男孩。

她穿一件米白色衬衫,配蓝色涤纶裤,一条丝巾包起长发,走起路来仪态万方。

没来由地,她自动在脑内把这个漂亮阿姨的形象匹配给了姜望的妈。

同时又串联起记忆中另一个画面。

她想起很多年前,她送过这个漂亮阿姨。

只是她离开的那一天,头上系着的,不再是考究的丝巾,而是一条泯然众人的毛织头巾。

唯一让她和而不同的,便是始终坚持穿白色衬衫。

“我好像记得!”她脱口而出,“你妈妈那天是不是穿白衬衫,戴头巾?”

她的话有些没头没尾,但姜望听懂了,她问的是妈妈离开的那一天是不是穿着白衬衫。

那时她多大?

姜望的表情倏然变得柔软:“那你还记得当时,你对我说了什么吗?”

苏林瑾摇头:“不记得了。”

连这个分别的场景,她都记的相当模糊,哪里可能还记得说过什么。

姜望也不意外,他淡淡笑了下:“想不起来就算了,快吃,吃完带你去做衣服。”

她当然想不起来。

其实连她能想起他妈离开那一天的样子,他都非常意外。

她一定不知道,这么多年以来,每当他觉得委屈,难受,想妈妈的时候,都会想起那个穿着背带裙的小女孩,陪了他一整天,一直到天黑下来,才拍了拍他说:“男孩子想哭也不要紧,睡一觉明天起来就都好了。”

她说自己就是这样,难过的时候让自己睡着,醒过来以后就没了烦恼。

于是这么多年,他不再抱怨。

像她说的,有什么事是一个觉解决不了的呢?

不知不觉两人吃完。

姜望正要结账掏钱,苏林瑾按住他的手:“我来吧,你那点零花钱留着花。”

收银员噗嗤一声笑了:“这位同志一看就知道顾家,家里的钱都让爱人管呢。”

临近的桌上,食客也纷纷笑起来。

“听媳妇的话跟党走,好同志。”

“钱只有在媳妇手里才能攒下来。”

“……”

闻言,姜望真的把手收了回去。

苏林瑾肉痛地掏钱结账,这顿肉吃了将近五块钱!

离开店,苏林瑾皱眉:“以后我们要控制出去吃的次数,你看上次四块,今天又花差不多五块,收支快不平衡了!”

甲乙双方只有一个收入来源,出口却有两个,现金流问题异常严酷。

这个认知直接影响了她做衣服的热情。

“行,听你的。”

做衣服的地方,在一个大杂院。

姜望骑车带苏林瑾穿过两条窄长又蜿蜒的胡同,在尽头的院门口停下来。

这里有裁缝铺?

姜望:“戴师傅以前经常给我妈做衣服。”

苏林瑾哦了一声,漂亮阿姨衣着不凡,这肯定是个手里有真本事的老师傅。

大杂院里地形错综复杂,每家每户门挨着门,一不小心就要踏进别人家去。

姜望在门口找了个正在晒太阳的老人问:“劳驾,戴师傅住哪一间?”

门牙漏风的大爷抬起手往里一指:“左边走到底。”

等两人走后,他才眯着眼小声嘀咕,“胆儿真肥啊,找这倒霉催的?”

左边走到底,那是整个大杂院面朝西北最阴冷的一个角落。

两人寻摸到的时候,只见门开着,里头果然阴阴的,大中午的太阳一丝也漏不进来,被前面的搭建堵得严严实实。

姜望敲了敲门:“戴师傅?”

许久,才从里头传出一声哎:“进来。”

姜望带着苏林瑾走进屋子,只见一个老人靠在朝北的窗户下,戴着一副眼镜,两手举在眼前,正飞快地将一根细细的布条盘绕城扣子。

粗糙的手指灵活无比。

苏林瑾看了一会儿,知道这是个真有本事的师傅。

她在沪江做衣服的时候,听裁缝师傅说这种复杂的盘扣现在很少有人会了。

“戴师傅,还记得我吗?”姜望弯下腰,“元晴的儿子姜望。”

元晴,苏林瑾在心里默念了一下这个名字。

老人家听见这个名字,停下手来,表情空白了好一会儿,才定定看他:“元小姐的儿子?居然已经这么大了。”

苏林瑾终于在老人古井一般的脸上看到了波动。

“元小姐,她,她现在好吗?”老人问得小心翼翼。

苏林瑾看向姜望,他眼神很平静:“我妈现在在很远的地方,劳您记挂。”

“在很远的地方”瞬间击中了苏林瑾。

上辈子对妈妈的绝望,和这辈子对妈妈的遗憾,翻涌交织在一起。

她有点不忍心看他这份平静。

“这是我爱人小苏,想劳烦您给她做几身衣裳结婚的时候穿,要是方便,我们这就回去拿料子。”

刚才还让人觉得孱弱的老人一下子站起来:“不不不,你们要是不嫌弃我,我按规矩去你们那做,还在白莲胡同不是?”

“对,白莲胡同。”

戴师傅仿佛立刻有了精神,浑浊的双眼也清明起来,他摸了摸自己身上的衣服:“你们先走,我收拾一下这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