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尊他大逆不道(186)+番外
燕泽可有意见了,只听他“哼”地笑了一声,加快了回小木屋的步子。
孟之不想理他,一手抱着白狐一手拉着张谷秋。
“谷秋!”身后传来一道清澈嘹亮的男声。
张谷秋转过头很是欣喜:“哥!你来了!”
张谷雨跟张谷秋性格迥异,他平时都在家里读书学习,很少跟着弟弟出来打猎玩耍。今日上午他照常在家里读书写字,张代玉回去了一趟特意叫他出来找弟弟放松放松,张代玉还说小木屋那里来了两个贵人,或许可以助他一臂之力。
张谷雨和张谷秋二人长得很像,一看就知道两人是亲兄弟,所以孟之也没特意去问。
张谷雨看到弟弟身边多了一男一女的两个陌生人,他心里有些防备。特别是对面色不善的燕泽。
孟之朝他点了点头,向他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自己。
张谷秋仰着头说:“姐姐,原来你姓时啊,好好听的名字!”
“时姑娘。”张谷雨对孟之的印象还挺不错的,看她的气质都知道孟之的身份肯定不一般。当他看到孟之对自己笑的时候,他害羞地红了脸,于是他低下头挠了挠后脑勺。
张谷雨看到孟之怀里抱着的白狐连忙从她手中接过来。他跟张谷秋分别站在孟之两侧,一高一低,三个人的背影从高到低,看起来像现代的手机信号。
燕泽跟在他们身后看着张谷雨,心里没来由得发堵。他观张谷雨的面相,横看竖看就两个字“做作”,三看五看怎么都不喜。
“看姑娘气度不凡,想必是京城中人,姑娘怎么会到这里呢?”张谷雨的音色清朗,少年气很足但是他的声音不跳脱,很稳重。
孟之依稀记得自己晕之前应当是从高处跌落了,她想了一下说:“我在这树林里迷了方向。”
张谷雨轻笑了一声:“这里的路确实不好走,姑娘若是需要,我可以给姑娘带路。”
“姐姐,我也可以的。”张谷秋说着又看了一眼张谷雨,补充道:“不过我哥方向感确实比我强多了。”
一路上孟之左右两边的人交错开口,一人说一句,时不时还要问孟之问题,孟之都一一回答。渐渐的,孟之耐心告罄,脑袋有些昏沉,走回小木屋的时候正好看到张代玉端着药进了门。
孟之喝了药后整个身体暖洋洋的,比之前舒服多了。
“多谢张姐姐。”孟之有些不好意思。
张代玉“嗐”了一声:“大可不必啊,这算什么事儿啊。姑娘出来多久了,着急回去吗?”
孟之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出来快一日了,我现在确实也该回去了,要不然家里人该着急了。”
张代玉点了点头:“姑娘想走的时候叫谷雨送你们出去,这林子里的路确实不好走。”
“时姐姐,你不吃烤兔肉了吗?我烤的很好吃的……”张谷秋看起来十分失落。
孟之本来也没答应他,也更不可能轻易地给出承诺:“抱歉。”
“那姑娘打算什么时候回去?”张代玉问。
孟之没有答话,片刻后她对张代玉发出邀请:“张姐姐,我想请您跟我一起走一趟。”
她不是不相信孙兴贤的医术,只是她更愿意相信这种传染性极强的疫病对于古代人来说并不是无药可医的绝症。既然张代玉说她会治疗疙瘩瘟那孟之就尽力请她过去,万一真的可以治好呢?
张代玉有四十多岁了,丈夫死后她除了上山砍柴就是到各种深山里采药,从没去过别的什么地方,所以起初接到邀请时她有些犹豫。
孟之给张代玉开出了非常可观的价格诚恳地请她出山。她答应了,不过她没有要钱,只是坚持带上张谷雨,还让张谷雨跟在孟之身边。
孟之知道张代玉的意思,无非就是托孟之给张谷雨今后谋个好出路,人之常情。
于是在拜别张谷秋之后一行四人踏上了会去的路。
刚走出林子便看到不远处有一群人在叫自己,为首的人是叶卫昌,他走路都走不稳了,还一直在找人。接着是桂香和崔子阳,后面还跟着崔子阳的人。
孟之朝他们挥了挥手跑了过去。
“念儿!”叶卫昌心情激动,一见面就紧紧抱住孟之,勒得她喘不过气来,“你昨晚去哪儿了?你受伤啦!严重不严重?疼不疼?”
孟之本来就刚喝完药,又被叶卫昌这一连串问题砸得头疼。
“我没事的,卫昌。”孟之看了看张代玉,跟叶卫昌和崔子阳说明了情况。
赵素已经发病了,这几日城外的流民也有几个陆续开始发热被转移到冥神庙。皇帝晏融派的太医也根本不管用,整个冥神庙全靠孙兴贤撑着,旁人根本帮不上任何忙。
崔子阳本来就为疙瘩瘟的事情弄得心烦意乱,知道张代玉会医术当即冲了上去,再之后张代玉就被崔子阳给请走了。
孟之本想跟着过去,可叶卫昌死活不让,要带她回去养伤。孟之拗不过他,只好答应了下来。
“念儿,燕公子旁边那个公子是谁?”叶卫昌凑到孟之耳旁问。
孟之还没来得及回答,张谷雨便走上前对叶卫昌做了个自我介绍。
孟之站在一旁,思想抛锚:张谷雨张谷秋哥俩的听力真不是常人能比的。
相较于张谷雨的恳切热络,叶卫昌的态度很冷淡。毕竟他一向没有什么话语权,只管顺着孟之的心意来就好,孟之想留下谁在身边,就算他心里百个万个不愿意,他也无权干涉。
有了燕泽这个活生生的例子,虽然说张谷雨是出来读书挣钱的,可叶卫昌不这么觉得。保不齐过几日他就会像现在的燕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