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成摄政王的黑月光(172)

作者: 影语流光 阅读记录

直到此刻,他终于缓缓抬眸。

一双眸子黑沉如幽潭,深不见底。

他看向魏子麟,眼神不怒不哀,亦无惊惧,只有一种令人心惊的沉静,那是狂风骤雨前的寂静大海,也是刀锋未出鞘前的冷寂。

魏子麟笑容微滞,不知为何,在那一刹那,他竟觉心头一冷。

燕景焕缓缓道:“你,要罢免本王?”

他语气平缓,像是在问一句无关紧要的事,然而那“本王”二字咬得极重,宛若惊雷压顶。

魏子麟不肯退缩,他扬声而笑,像是为自己壮胆。

“燕景焕,你本不过就是个辅政之臣,今孤欲亲政,自当是你交还权柄之时。”

“莫非...你还妄想以臣制君不成?”

殿中众臣屏息不语,皆微微颤抖起来。

此言一出,几位原属中立的老臣顿时露出惶色,有人悄悄移步后退,有人紧握衣袖,有人默默闭目不语。

摄政王权柄如山,太子一言欲夺,形同引雷。

张大将军却上前一步,沉声道:“本将听命于太子,愿助殿下削除旧权,清肃朝堂。”

燕景焕忽而轻笑了一下。

那笑容冷极,寒极,淡极。

他缓步上前,一步一步,踏在金砖之上,每一步都极轻,却像踏在众人的心尖上,沉如擂鼓。

他走至众人视线正中,方才停步。

他眸光扫过殿中众人,最后落在魏子麟身上,缓缓道:

“先帝崩逝,朝纲未定。你奉谁之命监国?遗诏何在?圣旨何存?”

一句话,击打在太子要害之处。

魏子麟面色骤变,咬牙冷笑:“遗诏不久便会昭告天下。”

“本宫身为太子,监国本为应有之权,莫非你,还想抗命不成?”

“抗命?”

燕景焕淡淡反问,声音微沉,“本王乃摄政王,辅佐魏国多年,问心无愧。若你欲逐政权,大可坦荡相争,何必挟私利、借刀杀人?”

他话音未落,太子脸色已冷:“你在说什么?”

“张大将军早已卸甲归田,却私调禁军,夜入朝堂,血染金阶。”

燕景焕眸光锐利如刀,“这一场登基闹剧,你当真以为能够瞒天过海,平顺过关?”

张大将军冷笑:“老夫行事,不需你指手画脚。”

“可惜......”

燕景焕忽而垂眸,唇角缓缓掀起一抹冷笑,“你忘了,先帝身后,并非只留你一纸遗命。”

太子猛然一惊。

殿中诸臣神色骤变。

第94章 遗诏我看,你是想假托先帝遗旨,谋朝……

魏子麟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至极,眉心紧锁,死死盯着燕景焕。

他向前一步,语气阴寒,仿佛每一个字都裹着冰刺。

“摄政王到底想说什么?”

“你口中的遗诏,究竟从何而来?”

殿中气氛霎时凝滞,众臣屏气敛声,皆不敢贸然出言相劝。

燕景焕不为所动,薄唇轻启,“本王所言,自是奉先帝遗命。”

“皇上驾崩前,早已秘下圣旨,亲笔手书,亲印玉玺,传位于十四皇子,魏子辉。”

此言一出,太和殿内顿时炸开了锅。

众臣惊愕交加,四下议论之声潮水般涌动起来。

“传位十四皇子?”

“这...竟是传位于魏子辉皇子?”

“可十四皇子不是早已.....

。”

惊疑、动摇、狐疑、震惊,各色情绪在朝臣之中迅速蔓延。

有沉稳持重的大臣面色凝重,低声与身边同僚交换眼神,也有沉不住气的年轻官员震惊得险些跌坐在地。

便是太后与张嫔,也一时神色骤变,难以自持。

纷乱声潮中,不少尚存理智的重臣,神情渐渐浮出些许若有所思的清明。

“十四皇子天资聪颖,性情仁厚。”

“而且,他是淑妃娘娘所出,先帝对淑妃陈氏......当真是情深意重。”

“先帝一直未立皇后,空悬中宫,是否就是为给淑妃留下一席尊荣?”

一句句低语如水流暗涌,流淌过人心深处最柔软的一隅。

而此刻站在御阶上的魏子麟,却是面沉如水。

他死死咬住牙关,紧攥的拳头几乎要将掌心血肉捏碎。

他怎会听不出,这一局,燕景焕早已蓄谋多时!

他强自镇定,冷笑一声,朗声反击:“摄政王好生可笑,一口一个先帝遗旨,却并未见你手中呈上何等诏书。”

“且不说你这是假传圣旨,即便是你所言属实,父皇若当真立下遗旨要传位十四弟,那也得十四弟尚在人世才行罢!”

他说着,一步步上前,眸光如刀,扫向四方,讽刺之意愈发浓烈。

“十四皇子早已失踪多日,生死未卜。”

“世间传言众说纷纭,有人说他病亡在宫内,有人说他早被人暗害于途中。如今尸骨未见,你便大言不惭要立一个下落不明的皇子继位,燕景焕,你是何居心!”

他眸光森冷,“我看,你是想假托先帝遗旨,谋朝篡位!”

满殿哗然,再次爆发出激烈的讨论声。

“若是十四皇子真不在了......”

“那摄政王此举,岂不是无稽空谈?”

“这其中......会不会还有什么曲折啊?”

燕景焕依旧神色如常,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他不怒不辩,只是幽幽一笑,薄唇轻启,缓缓道:“太子殿下,似乎对十四皇子身死一事,笃定非常啊。”

他说着,声线如刃,眸光如钩,忽然直直看向魏子麟,语带讥讽:“莫非,是你亲手,送他奔赴黄泉的?”

“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