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成摄政王的黑月光(85)

作者: 影语流光 阅读记录

“既然你也得到消息了,便回去好好准备罢。”

“等定下日子,便送你出发去和亲。当然,魏国也不会薄待了你,你的嫁妆定会丰厚无比,令你风光大嫁。”

殿内一片死寂,众人心里都明白,这所谓的丰厚嫁妆,不过是借着嫁妆的名头,向北方晟国赔款罢了。

广安公主泪如雨下,哭得伤心,紧紧抓住德妃娘娘的衣袖,“母妃,儿臣已有了非君不嫁的心上人啊!”

“那晟国皇帝年逾七十,后宫嫔妃无数,连最小的儿子都年近四十了,儿臣,儿臣实在不愿嫁与他啊!”

“放肆!”

太后眉头紧皱,厉声训斥道:“你身为魏国公主,多年受百姓供养,享受皇室尊荣。”

“如今国家危难,正是你为魏国献身的时候,竟还敢在此哭哭啼啼,推三阻四!”

广安公主身子一颤,仍鼓起勇气哭道:“我要见父皇,让父皇做主!”

太后冷笑一声,瞥了一眼身侧的嬷嬷。

嬷嬷会意,立刻转身去內间捧出一卷圣旨来,恭敬捧到太后面前。

太后睨着几人,淡淡地,“别费劲了,哀家已然去找过皇帝,皇帝知晓其中利害。”

“如今西边战事吃紧,若北边大举进犯,魏国根本没有一战之力,若其他几国也趁机联军来攻打魏国,恐怕魏国的下场,多半是被灭国瓜分,倾巢覆灭。”

“所以......”太后眸光冷然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广安公主身上,“皇上已经下旨,指名送你去和亲。”

广安公主眼前一黑,险些昏厥过去。

德妃娘娘赶紧抱托住她,也是泣不成声。

沈星晚站在一旁,只恨自己无能为力。

殿内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仿佛整个大殿都陷入了无尽的黑暗。

德妃哭肿了双眼,死死搂着广安公主,仿佛一松手,女儿就会凭空消失一般。

她膝下仅有广安公主这一个女儿,深宫难行,她历经万难才平安生下她,费尽心力含辛茹苦地养大,怎舍得她远嫁和亲,去那野蛮苦寒之地受苦。

她抱着广安公主悲恸大哭,一头磕在地上,哭求道:“娘娘...求您开恩,月儿还小,从未离开过臣妾身边,她......”

太后叹息一声,甚为不耐,厉声道:“哭哭啼啼像什么样子!其他公主都尚且年幼,柔安公主刚十岁,嘉安公主才八岁出头,唯有她这个姐姐适龄,她不去谁去?”

“难道要眼睁睁看着魏国陷入战乱灭国,任百姓生灵涂炭吗?”

太后掷地有声的质问声在大殿里回荡,满是不容置疑的威严。

说罢,太后缓缓阖眸,靠在椅背上,疲惫地摆了摆手,“哀家乏了,你们都退下吧。”那语气轻的仿佛将她们的命运如同尘埃一般轻轻拂去。

德妃与广安公主、沈星晚面面相觑,眼见再无转圜余地,神色皆满是绝望。

德妃呜咽不止,泪水再次夺眶而出,悲戚抱扶起广安公主,一步一步,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缓缓朝殿外走去。

广安公主哭得几近昏厥,脚步虚浮,全靠德妃搀扶支撑着。

沈星晚跟在她们身后,望着这对悲痛欲绝的母女,心中酸楚难当。

走出慈宁宫,寒凉夜风扑面而来,吹得几人不禁打了个寒颤。

德妃母女无心同她说话,由接引上来的宫人们簇拥搀扶着,行尸走肉般木然往长春宫走去。

沈星晚枯立在慈宁宫前,望着德妃与广安公主渐行渐远的身影,心中难受至极。

宫灯昏黄将她的身影拉得细长。

沈星晚眉头紧锁,思绪万千。

她抬头望向夜幕中巨兽般的巍峨宫殿,心里明白,这看似平静的皇宫,实则暗流涌动,背后定有一双双黑手在操控着这一切。

而广安公主,只不过是这权力斗争中的一个牺牲品罢了。

她抿唇,指尖渐握成拳,发誓绝不能让这场悲剧发生。

她绝不会,眼睁睁看着广安公主被推入火坑,万劫不复。

此生,她绝不会再让身边任何一个人,受到伤害!

沈星晚回到摄政王府时,已然是后半夜了。

她心事重重地回到房中,脚步沉重。

燕景焕仍没安歇,似乎是在等她。

他正坐在灯下,专注翻看着手中的书卷,暖黄烛光柔和拢在他身上,勾勒出他清冷俊逸的轮廓。

听到动静,燕景焕抬眸,瞥见沈星晚眉头紧皱,脸色难看,搁下手中的书卷,起身走到沈星晚身边。

他伸手揽过她肩头,揽着她坐到自己腿上,轻抚着她的背脊,“怎么了,这样忧心忡忡?”

沈星晚无奈叹气,眸中尽是不忍,将广安公主要被送去和亲的事缓缓道出。

她说着说着,神情愈发黯然,忍不住鼻子一酸,落下泪来。

仿佛那即将远嫁去和亲的不是广安公主,而是她自己似地。

燕景焕静静听她说完,沉默半晌后,终是开口:“从局势上看,这确实是眼下最好的方法。”

“北方晟国国力强盛,趁西边战事吃紧进犯,魏国兵力分散,难以抗衡。和亲,虽无奈,却能暂时稳住局势,避免生灵涂炭。”他声音沉稳冷静,可说出的话却如重锤般,狠狠敲击在沈星晚心上。

“你怎么能轻飘飘地说出这种话?!”

沈星晚急了,一把推开他从他腿上站起来,皱眉望着他,“你可有想过,那些被迫送去和亲的女子,她们被葬送的一生,又该如何如何度过呢!”

第46章 睡罢别担心,没事的。

夜已深沉,浓稠得仿若化不开的墨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