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代双骄同人)明月何曾是两乡(1)+番外
[绝代双骄/花鱼]明月何曾是两乡 作者:南星禾
简介:真相大白后一年,邀月宫主离奇身死,待花无缺和小鱼儿赶回移花宫,满宫女子竟一病不起。花无缺为报师仇,二人踏上路途,却是分离的开始……
-
第1章
梅雨季的午后,闷热潮湿,大巴车行驶在省道高速上,天边一声惊雷,雨点噼里啪啦打在车窗上,学生们的视线从手机上移开,不约而同地朝窗外望去。大雨很快就有滂沱之势,目之所及皆是一片模糊。
车速渐渐慢下来,江小鱼倚着窗子打瞌睡,梦中是地狱般的书山题海和期末考场,他一个激灵,想要挣扎着醒过来,忽然梦境一沉,考场变成了一处古朴的村庄,入口木匾上的字模糊不清。一个陌生人站在村口,长发飘飘,白衣如雪。
人的潜意识里根深蒂固的东西常常会出现在梦中,幼年时就扎根下来,哪怕大脑忘记了,灵魂也不会忘。
小鱼儿经常梦到这个人。
从五岁那年第一次梦到这个人开始,白衣人影就不时造访他的梦境。小时候他以为是白天听的鬼故事成真,但随着他渐渐长大,这个人影也不再是梦里的鬼怪,倒像是偶尔来访的、不知模样性情的老朋友。
十四岁那年,他梦到白衣人,醒来之后泪流满面,不是恐惧,而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悲伤,呕心泣血,肝肠寸断。
自那以后,他明白这个梦绝不是因为幼年的惊吓,背后或许有更深的缘故,只是梦了十几年,小鱼儿从未看清这个人的脸。
现在,白衣人又要走了,小鱼儿快步追过去,大喊:“你到底是谁?”
白衣人越走越快。
小鱼儿怎么跑都跟不上,“等等……等等我!”
白衣人的身体渐渐透明,他下意识纵身一扑,身体撞到了坚硬的东西,摸起来冰凉光滑,似乎是块石碑,鲜红的字迹刻着“嘉靖十……”
嘉靖?明世宗的年号?
嘉靖十又是什么?嘉靖十年?
“……还有半个小时就到宁姚村了,我们这次要探访的墓葬,来自唐朝永徽年间……”
老教授的讲话声将小鱼儿拉出梦境,大巴车驶出高速,雨已经停了。
期末考试结束,这个时候他本该躺在家里一觉睡到下午,然后慢慢思考整个暑期的安排。两周前导师群里突然通知了一项学期实践——宁姚村唐墓葬实地考察,请同学们踊跃参与。江小鱼是考古学的,但他对这个项目没什么兴趣,他最喜欢明史,学得最好的也是明史,本来已经定好了回家的机票,却接到导师的电话,说这位老教授是她的恩师,他又是学考古的,百闻不如一见云云,把他变成了考古实践的一员。
除了带队老师,整个小队刚凑满十人,一半是好奇凑热闹,一半是人文历史学院的,而这五个人中只有两人彼此认识主动报名,剩下两人像小鱼儿一样被赶鸭子上架,班级抽签抽到的。
耗时五个小时,终于慢悠悠到了宁姚村,小鱼儿坐得腿脚发软,踩在地上还有些不实感,村口的匾额上草书写着“宁姚”二字,古朴泛黄的色调竟与梦中的场景有一瞬间的重合。
村长和村支书来迎接,同老教授讲了村里这几年的旅游发展,说他们这个小村镇能挖掘出唐代墓葬实在是意外之喜,而他们到来更是令当地民众与有荣焉,笃定有了这样的历史文化沉淀,宁姚村能在学术界留下名字。总之说得一通天花乱坠,好像他们不是大学生实践,而是国家专业考古队。
除了村干部喜欢吹牛之外,宁姚村的风光确实格外秀丽,气温远比城市凉爽,眺望四周青山绿水,心情明朗开阔不少。
村长给他们安排了两栋民宿,一人一间绰绰有余。用餐休整完毕,一行人出发去往村镇西口那处唐代墓葬。
这处墓葬是村里修建地下停车场时发现的,一共三口棺,是某个侯爵家的埋骨之地,每一样随葬品都价值连城。老教授不愧是历史考古专家,兴致勃勃地讲了几个小时,学生们就跟着他在地坑里站到傍晚,小鱼儿只留了四分注意力去听,也记下不少要点。
离开唐陵地坑并未立刻返回,村长带着他们在附近转了一圈,踌躇许久,为难地笑笑说:“莫老师,我们村里不小心又挖了个坟,不晓得是哪位先祖……”
莫教授一听哪有不懂的,立刻让村长带路。向北走将近两公里是一丛矮坡,村长指向那个大坑,操着方言说:“那边是前天刚开出来的,本来打算把坡平了造个体育馆,刚推了一半,挖出一口棺材,工人都给吓蒙咯!”
棺材板上有三四处引人注目的破坏点,数条裂纹自破坏中心向外散开,张牙舞爪,给古老的棺木平添了新世纪的力量。
村长还在解释:“他们不晓得地下有口棺材,机器使劲钻,使劲钻,就搞坏了……”
他一边说一边比划的样子实在有些滑稽,小鱼儿探头看了看那口棺木,猛得后颈一凉,脑海中浮现出梦里那块冰冷的石碑。
莫教授自临时砌成的斜坡下到地坑,拿着手电筒仔仔细细察看一番,停在棺木右下角,口中念道:“嘉靖十七……”
嘉靖十七?!
大巴车上,他梦到的石碑就刻着明朝嘉靖帝的年号,“嘉靖十”其实是嘉靖十七年?
小鱼儿迫切想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情不自禁地迈出一步,忽然天旋地转,回过神来他已经趴在地坑的边缘,双条腿悬空朝下,右手紧紧抓着地上的杂草。
同学们都吓了一跳,一名男同学率先反应过来,弯腰伸出手:“快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