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英美同人)非主流美娱(19)
经纪人的话言犹在耳,趁着现在还没有任何交集的时候向对方划清界限其实是最聪明的做法。
可看现在这样的情况,他似乎又变成了在对这位迪士尼新任甜心欲擒故纵。
好歹也是要在这个圈子继续混下去,麦莉·塞勒斯不仅有一个很牛的爸爸,同时她还有一个在歌坛非常有名气的教母,母亲还是圈内很有名的电影制片人。
有时候不仅是交往需要建立在两人平等的基础上,就连拒绝也是如此。
“她挺漂亮的。”刚才站在舞台上绑着脏辫的鲁迪一直在旁听着,他看见路易斯表情里并没有多少看见漂亮姑娘的惊艳,倒是建议他,“要不然你随便拉一个姑娘假装女友搪塞一下,她总不至于逼着你劈腿吧?”
“或许她只是想交个朋友。”另一人说完这话之后自己也笑了。
有谁能够对着路易斯那张脸仅仅只是把他当成异性朋友呢?就连他们这些糙汉直男有时候看见这家伙都忍不住心跳加速一下。
路易斯绷着下巴,平复了一下心情,还没等他把泡在水杯里的维生素C泡腾片喝完,那个大胆的姑娘就牵着另一个腼腆的女孩子一起走了过来。
“你好,路易斯·勒布朗。”她比例很好,腰细腿长,但身高还是迫使她在面对路易斯的时候被迫抬头,“我叫麦莉·雷·塞勒斯,我想跟你交个朋友。”
连中间名都说了。
路易斯从善如流:“路易斯·拉威尔·勒布朗。”
法国味非常浓的名字。
如果是对古典音乐非常了解的人,一听就能对此名字所蕴含的法国音乐史会心一笑。
浪漫主义三杰之一的艾克托尔·路易·柏辽兹,最杰出印象派作曲家代表之一的莫里斯拉威尔,以及勒布朗这个非常典型的法国姓。
可惜麦莉·塞勒斯这个土生土长的美国女孩所能想到的第一反应却是NBA职业球星勒布朗·詹姆斯和《老友记》里乔伊的扮演者马特·勒布朗。
考虑到勒布朗只是詹姆斯的名字而非姓氏,麦莉问:“你和马特·勒布朗是亲戚吗?”
美国的法国后裔在南北战争时期占据着东南岸最肥沃的土地和海边风景最好的庄园,天生就对来自英国的犯罪贼子后代带着一种优越感。
但那都是老黄历了,如今算不得什么政治正确,在美国需要学西班牙语的人比会说法语的人更多。
看,这就是星二代的惯常思维。
路易斯很淡地笑了一下,然后用他很有纽约风格的口音解释道:“马特·勒布朗算是意大利裔,他之所以有法国姓是因为他父亲来自阿卡迪亚。”
阿卡迪亚曾是法国的殖民地,范围覆盖北美洲东北部,涵盖加拿大所有海洋省份和新英格兰,直至南边的费城。
打个比方,麦莉的这个问题就像是在问两个同姓金却一个来自中国朝鲜族和另一个来自南朝鲜首尔的亚裔是不是有血缘关系。
第10章
海莉没忍住想笑,但她知道要是自己笑了就别指望再跟麦莉继续做成朋友,于是她只能很痛苦地握着拳头用指尖掐着掌心。
可路易斯的朋友们才不管那么多,他们本来就混迹在街头,听懂了路易斯话里的意思之后瞬间哈哈大笑。
就在路易斯做好准备要受耳光时,麦莉却也跟着一起笑了。
她笑声爽朗,不似作伪,大大方方地自嘲:“真抱歉,我闹了个乌龙。希望你没有觉得被冒犯。”大部分美国人对于欧洲移民都不太感冒,尤其是祖上在美国待了好几代以后在这片土壤上自由生长接受着星条旗的庇护,他们养成了属于自己的美式生活习惯和美式性格。
尤其是历史原因导致前几十年大量欧洲技术移民涌入,以及靠着地理位置优势躲避开了主战场,抓住机会占领制高点以后的美国人再也不会在意欧洲人如何吐槽他们的暴发户风格特征,反倒是把好莱坞的审美和迪士尼的动画混杂着他们自己的思想意识形态灌输给世界。
现如今的欧美流行乐也是如此,哪怕同属英语,英国歌手目前在本土的土壤也呈现了营养不良,总是要在美国异地栽培一段时间,仿佛接着几大学院派奖杯上的金光给自己镀上了铠甲之后才能衣锦还乡。
路易斯从小在英法夹杂的拿腔拿调的环境里长大,被迫去学拗口的意大利语时恨不得把所有欧洲人都骂一个够,要说他有多推崇什么法兰西风情亦或是民族自豪感那都是扯淡。
但在进入非常规的社会生活之后,他就发现对于不想应付的大多数人,只要你开始故意摆出曾经良好教育用皮尺固定好的所谓礼仪规范,就可以自动让不少人避而远之。
今天他对这个田纳西女孩摆出了这一套,本来想的是故意让她讨厌,却没料到她很坦诚地就自爆了自己对于学校课业的敷衍,同时还笑的很甜地对他眨了一下眼睛。
一直以来都没有否认过自己是个肤浅的人,路易斯又嗜甜,要是她还是一开始那个怒气冲冲盛气凌人的样子也就罢了,偏偏……偏偏笑起来的时候她是那种很具有亲和力的甜姐儿。
“没关系。”路易斯摘下了他难以接近的面具,注意到自己的态度变化让麦莉的笑容愈加扩大,他在心里猜测这个姑娘或许更喜欢酷一些的男生。
必要的时候他也可以侃侃而谈,但目测麦莉并不是过来听他的个人讲座的。
在还不确定姑娘的性格之前,谨慎些闭上嘴总是没错的。
路易斯天生就知道该怎么对着不同的人展现出不同的面貌,他本能地在此刻保持沉默,也不去主动开口找寻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