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英美同人)非主流美娱(200)

作者: 蓝白絮 阅读记录

“对不起。”路易斯放下酒杯诚挚道歉,“我为我自己的小心眼抱歉,但我们之间的对话没道理人身攻击还牵扯到丹尼吧?”

卡特琳娜撅起嘴学着他说话:“还丹尼呢。”

路易斯低下头没去看这位名媛失去管理之后的表情。

“你故意气我的是不是?”卡特琳娜中了圈套之后忍不住上手拍了路易斯的背一把,“我真对你家丹尼没意思。我一直以来只喜欢女生。”

路易斯抬起眼睛扫向她:“噢,那你们之前交往是……”

“那是他的不情之请。”卡特琳娜说到这里偷偷瞥了一眼正被人群包围着的丹尼埃克,“这也是我想今天晚上跑过来跟你说的事情。”

路易斯敛去笑意专注地看着她,手里重新握住酒杯。

卡特琳娜深呼吸一口气:“我和丹尼埃克,我们从来就不是男女朋友关系。”

路易斯想起来到现在为止还是有很多人认为丹尼埃克是直男,而他这么多年没有交女朋友的原因只是被前女友伤害的很深。

作为知情人士,路易斯能感受到丹尼埃克和卡特琳娜之间的相处并非男女之情的暧昧,可他在真正跟卡特琳娜有交情也是在这两人分手之后。

分手之后能做朋友的人很多,更何况又是他们这种从小在同一个圈子里长大的关系。

路易斯还从来没有往另一层方向想过。

“当时的我只是一个幌子。”卡特琳娜说这话的时候紧张地注视着每一个从他们身边经过的人,这就导致她说每一个单词的时间间隔都很长,“而丹尼,他其实心里喜欢的另有其人。”

丹尼埃克曾经喜欢过别人这件事不足以成为路易斯的困扰。

丹尼埃克喜欢过别人太正常了,这也是一件好事——总比他是对人类没有兴趣的无性恋强。

路易斯体贴道:“你不用告诉我那个人是谁,这是丹尼的隐私。只是我有点好奇,他现在还喜欢那个人吗?”

“这我就不太清楚了。”卡特琳娜又喝了一口酒壮胆,“不过我觉得你还是知道一下那个人是谁比较好。”

“怎么说?”路易斯这下倒是被激起了胜负欲,“难道是我惹不起,或者是我远远比不上的人吗?”

“唔……”卡特琳娜又扫视了一圈旁边的人,她扯过路易斯的袖子把他拉到了酒店的休息室里,锁上门之后才说,“我跟你讲一个故事吧。”

路易斯找到一张长沙发坐下,好整以暇地翘起二郎腿,一副倾听者的姿态。

卡特琳娜理了理自己的裙子,也在一张单人沙发上坐下了:“丹尼埃克的父母是艺术爱好者,他们两人也是在看艺术展的时候认识并一见钟情的。”

这个版本路易斯在丹尼埃克的嘴里听过,很像是爱情电影的开头。

“所以在他们有了小孩之后,每年也都会带着孩子去世界各地旅行,去体验不同国家地区的艺术文化。”卡特琳娜讲述故事的时候很具有宏观性,“而在丹尼埃克十一岁的时候,正好是纽约百老汇歌剧院全盛时期的最尾端。”

“是。”路易斯自嘲笑笑,“之后歌舞剧演员就迎来了经济大萧条的冲击,很多人都失去了工作。”

他的父亲就是在这段时间穷困潦倒,染上梅毒后不治身亡。

卡特琳娜继续道:“前几年丹尼埃克的父母忙着别的事情,但他们一直都想来百老汇听听歌舞剧。所以就在他十一岁的这一年,他们一家人去到了纽约。”

“丹尼是在纽约遇到了他喜欢的人?”路易斯努力想从卡特琳娜的叙事中找寻到跟他们上一个话题的关联性。

卡特琳娜点头:“在从大都会博物馆出来的时候,丹尼跟他的父母走散了。”

“……那一片区可不太适合小孩一个人进行城市漫步。”路易斯记忆里的纽约市地图很快就被翻找出来。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百老汇歌剧院,茱莉亚音乐学院。

这三处地方正好都在一块,如果在地图上画出来就是一个很标准的三角形。

这也是他过去在纽约市活动最频繁的一区。

路易斯心中隐约生出一丝预感,但他的理智却又告诉他这太过于离谱。

“是啊,所以他遇到了一群小混混。”卡特琳娜说到这里,目光转向路易斯,在他看过来的时候勾起嘴角,“还有一位穿着私立学校制服的蝙蝠侠。”

“这……”路易斯即便出于震惊却还是忍不住进行纠正,“蝙蝠侠住在哥谭市,而住在我们曼哈顿的是超胆侠。”

“这很重要吗?”卡特琳娜瞪着他。

路易斯稍稍坐直身体:“倒也不是。”

卡特琳娜凶巴巴道:“反正,总而言之,那个家伙你我也都知道是谁了。”

“丹尼从十一岁就喜欢我了?”路易斯本能性地不断眨着眼睛试图让自己保持清醒,“可……”

“现在他还喜欢不喜欢你我就不知道了,”卡特琳娜站在丹尼埃克朋友的角度实在是为他感到生气,“他喜欢了你这么久,可是你却一点印象都没有了。”

路易斯顶着她的视线和心理压力说:“我小时候打过很多架,不一定每一场架都要记住原因。”

卡特琳娜冷哼一声:“那反正我现在也都告诉你了,你现在也知道丹尼他喜欢你这么久了,你打算怎么办?”

他该怎么办?

路易斯抿唇思考着这个问题,在卡特琳娜死亡视线般注视下坐了五分钟之后才说:“你是觉得我对待丹尼的感情太随便了吗?”

“我见过你和詹娜在一起的时候是什么样。”卡特琳娜双手交叉在胸前,“而你现在对待丹尼的态度,我没看出来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