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聊斋同人)[聊斋]开局继承一座道观(130)

作者: 夏夜观星 阅读记录

金粟平端起臂张弩,对着至心瞄准。

一发金箭穿破□□,没入至心身体,在天女们惊怵的眼神中,从箭头到尾羽,都消散不见。

怎会如此!

不仅天女胆寒,元黎同样有此一问。

至心维持着他那和善的表情,甚至还有些体贴。 “无用,无用。道友,她们皆是我画的,怎会伤到我呢?”

他终于正眼看向金粟,表情渐冷,“不过与你而言,就是罪孽了。”

至心的弯腰摸上那个已经称不上云台的台基,从中拈出一抹洁白的云,要不是对方是至心,元黎还以为他在这撕扯棉花糖。

棉花糖猝不及防向金粟飞去,在半空中化成一团青色的火。

至心无悲无喜地注视着火焰,以及火焰后的金粟,“业火除障,此即接引你去西方之路。”

话没说完,有掠影划过,金粟站的位子空空如也。

山间的比丘仰头观望,发现这道掠影是一方小毯子。

甚至有人还格外熟悉,这不正是他们钟楼里挂在墙上的胡毯么!小倩担忧武器磨损严重,央着一同做后勤的天女就地取材,把附近殿里的东西扒拉了一顿。

于是比丘中便有人叫嚷,“她们偷东西了!”

元黎静静看着小倩驾驶着飞毯将金粟劫走,又从半山腰升起一座大船。

船上的天女扛着从钟楼摘来的大铜钟,如同大力水手般把铜钟对着残存的金甲卫士头顶掷去。

大半卫士被罩在里面,小半数卫士用手里的刀叉剑戟对铜钟敲敲打打,企图撬破它。

元黎的目光转向至心这个疯子。

对方露出了慈悲的神色,“金甲虽是我的造物,在此间也算得上是人,何须如此对待?”

元黎反问,“那天女呢?”

至心叹息道,“世间万物有其存在的法则,她们坏了规矩。”

元黎又问,“那比丘呢?”

至心沉默。

元黎揣着拂尘指向他。

元黎不知道他在沉默个什么,但见至今尽管还是一派肃容,但眉间眼里就是透着一股喜气,他的声音甚至出现了一丝不自然的颤抖。

“比丘乃是佛寺基石,是我的信徒啊!”

……元黎皱了皱脸,“你想成神?”

至心睁大了眼睛,那副模样,就好像他不知道还能有这种答案似的。

他连连摆手,连脚下的云几乎散逸开去也不管,努力证明着自己的心志。 “我受佛祖启示,行众佛意志于人间,并非为了登罗汉果位,只为度化愚者,我如何成神?”

要知道,神这种东西,跟至心修的佛家,甚至是两个不同的系统!

元黎咂摸了会儿,这大概是至心对她说得最诚恳的一句话了。

于是她点点头,向对方表示认同,并从袖中掏出她的白釉净瓶。

第76章

至心早年间四处云游,又因为他专注于当个苦行僧,常常管得了上顿管不了下顿。

遥遥万里路,不是所有地方都如江南道一样富裕。

有些小的城镇,连个真正的富户都寻不见,就算他站在人家寺庙门口化缘,本地的师兄们也只能负担他一天的吃用,毕竟那里的和尚们尚且自给不足,又哪能轮得到他一个外人。

他就想着,光做和尚不行,起码得学个手艺,最好是跟佛教有关的,这样他不必另寻门路。

至心到了一地首府,挂单在城内的小庙,开始观察起来。

他发现道士们格外容易找工作,他们不仅会算命,还能开坛斋醮,闲来无事还去市庐上耍耍剑换些零用。

这类市场是极大的。

他当时在剑南道,连巫术都很常见,一些个搞神秘学的妇人,在集会时摆个摊子,贩卖自制的手工娃娃和药草,不消一两个时辰,人家就售空收摊走人。更别提道教了。

相较起来,佛家子弟在这方面就有些技不如人。

他们的法事多是为了超度,与道士们的工作范围极度重合,且道士有各种仪轨花样,和尚们通常只是唱唱经罢了。

除却那些高门古刹,挂单的和尚几乎没有工作机会。

至心就把主意打到跟和尚们往来的人群身上。

寺庙开法会,会给信众通发一些纸质资料,从经文到小广告都有。至心原以为自己能抄个经之类的,谁料他一打探,这些都是正经印经厂的活计,再不济也是由书坊承包。

至于寺里那些塑像、建屋的活儿,自然有外边的工匠来做,给他机会,他也没这本事。

至心没有泄气,去藏经阁里看人师父们绘制佛像。

他前前后后给僧人端茶倒水,恭敬了好几天,一位看不过去的师父这才出言指导他,“书斋里的佛像不是要挂到客堂,就是施主们求的,不好让你搭手。”

至心理解了,想去外边再看看,这师父叫住了他,“西苑有座罗汉堂,在修壁画,我给你个印信,你去那边找知事商议。”

画壁并不容易。

他虽然能写得几卷经,用得了笔墨,可画在墙上到底和纸面不一样,至心初到之时,只能跟在大师父身后当个学徒,末了得几个钱就是师父好意了。

至心修完罗汉堂,便一头扎进藏经阁,把各种画像经卷观了个遍。

恰好,这寺里本就是大修,这边修完了修那边,和尚们要给师祖修一座堂,壁上描绘师祖如何建寺的经过,至心便又被叫了去。

几年过去,他已经是一带小有名气的画师。

至心带着这门手艺上路,前后帮过不少寺庙修过壁画,手艺越发精进,画的越栩栩如生,他就越觉得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