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聊斋同人)[聊斋]开局继承一座道观(136)

作者: 夏夜观星 阅读记录

府兵直接把这事当八卦乐子,就在城门口聊了起来,进城的百姓有一个算一个,都听了不少细节。

广场上的信徒本就因为竞价和周某的事情而情绪高涨,这下再也忍不住议论,人群一下子沸腾起来。

“一定是周某的过错!”

“亵渎神明之人应施以火刑,怎么轻飘飘就让他跪在外边?”

当即就有人解下腰间环佩,直径往周某身上砸去。

一群人欢呼,另一些人不满,“如何能用玉珏砸他,回家拿鸡蛋啊。”

前头的富商见众人把注意力放在周某身上,面露不虞,向使者们劝道,“快请外乡人去神庙里斋戒几日吧!”

自打元黎来到神庙,已经过去了两天。

她那日还没有看到周某的结局,便在花衣裳大嫂善意的目光和信徒们的欢迎下,被使者们簇拥着进入了神庙……里的一个房间。

阿白就住在她隔壁。

房屋也是新建的,干净整洁,比之金斗观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这里的环境还很幽静,根本不像外头广场上那样金碧辉煌。

“那是商会郎君们共同议定的。”

一个十几岁的年轻小哥从窗台前绕过,走进来放下食盒,不以为意地说道。

他听了元黎的嘀咕,就像遇见了知音,朝她俏皮地眨眨眼。意思是那些金光闪闪,从上到下带着一种大户的富裕气息的装修,都是金主们的意思。

“神巫说了,施主们既愿意帮忙修建,那都是好意,咱们也不能左右人家的喜好不是。”

小哥言语中带着戏谑,“不过夏日正午可不能出门,外边明晃晃一片,眼睛受不住。呐,这是今日的饭食。”

他将食盒打开,盘中餐点一一摆上桌案。除了饭,小哥还带了鲜花,他把早晨刚摘下带着露水的花插瓶,哼着小调欣赏片刻。

照顾元黎的小哥,原本负责花园植物的修剪事宜,算是半个花匠。现在又兼职每天给他们送两顿饭,看看这些外乡人有什么生活需求,报备给神庙解决。

元黎自然是没有什么需求,疑问倒是攒了一大堆。

除了信徒的热情,神庙众人对他们都颇为欢迎,甚至还要使者时不时跑来找他们聊天。

唯一冷淡的就是神巫,他虽然也保持着每日一见的频率,虽然看不清面庞,元黎总敏感地觉得,对方的态度甚是微妙。

人家也不虐待她,反而一日两顿,顿顿给足。还有花匠小哥这样的人,时不时给他们些小惊喜。

除了不能随便外出,一切都挺好。

“不是不给你们出门,”小哥聊到这个话题,面带歉疚告诉她,他们不能出去,是要等到敬神日当天,才能给他们祈福。因此这段时间,只能一边斋戒一边等待。

“为什么非要祈福呢?”

“祈福就是神的信徒了!”小哥眼神发亮,兴奋道,“这是外乡人才有的好事情呢,离城镇遥远的那些山民,千里迢迢来到神庙,还要排队候着,交纳供奉,才能作为信徒祈福。”

元黎近来对本地人的口音也逐渐习惯,整个长句听下来,半点不吃力。她点点头,看来这个地方是移民友好政策,为了引进外乡人口,神庙赋予了他们比土著更优惠的祈福方式——便捷绿色通道,并且免费。

鉴于小哥是个有问必答的实诚人,元黎决定与他多聊两句。

“那大伙儿需要多少供奉呢?我进城路上遇见两个农人,要买了一年的收成才能来神庙。”

“大家的供奉是不同的,富户之家交得重,农人基本是不多的。”小哥挠挠头,也有些不解, “一亩地,神庙只收十之三的供金,或许你说的农人此前没有积攒,故而今岁会比较吃力。”

元黎有点惊奇,神庙竟然把供奉当做阶梯纳税吗?

“不过这也有法子解决的,”小哥继续道,“前年间我阿娘病重,药石难医,还是来神庙祈福,这才得以恢复过来。只是我家贫,医病多日,几乎身无分文,还是神庙借金给我,让我以十年为期慢慢归还。”

“贷……贷款祈福??!”元黎大惊,“那你现在是在还债吗?”

小哥纵然不太明白意思,也匆忙摆手,“很少的,我去书坊抄书,已经还上了,我是自愿来神庙帮忙的。”他完全是为了报恩,来这里当志愿者。

元黎在富商竞价当日的发言,被信徒们传来传去,已经从“被'败坏德行'的周某吓到”变成了“被无孔不入的邪魔侵蚀”。总而言之,在普罗大众眼中,这就是两个可怜的外乡人。

小哥就徘徊在两种说法之间,面对元黎的询问,害怕对方对神庙产生不好的印象,拼命地解释正名。

他絮絮叨叨对着元黎念经,说了许多青蛙神如何帮助她母亲病愈,对穷苦大众也甚为公平之类的车轱辘话,并由衷地对自己“劝服外乡人”感到自豪和喜悦。

离开之前小哥还嘟囔着,“怎么城外的农人都不知道神庙借金的事情,要去跟使者们说道说道,把消息传出去。”

元黎:……青蛙神,确实是满足一切愿望的。至心还靠着坑蒙拐骗把下界人抓进来,看看人家青蛙神!

小哥走了,元黎吃完饭,趁下一波外乡人观光团还没有到来,她迅速打开系统仓库验证自己的猜测。

这两天经她和阿白的观察,这个世界确实分外特别。

它既不是至心的画壁,存在明显的边界,随便走两步就穿模再也不能向前。仅她俩在水泽边上看到的景色来说,遥远的天际线上什至还有船舶。如果是个虚拟的空间,她不知道这得有多少数据,又要画在多大的一张画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