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聊斋同人)[聊斋]开局继承一座道观(159)

作者: 夏夜观星 阅读记录

元黎颇为沮丧,“系统还好吗?”

系统正在自查,短促地哼了一声。

“它真的没有问题吗?”

“我没有问题!”系统愤愤不平地强调,随后补充道,“转换的效率太高了,恐怕被转换的物体都保存不下来,这个效率现在最多只能下调到百分之九十。”

也就是说,还能留下十分之一的狐狸尾巴。

元心懒得管灵气问题了,她挠挠头,开始反向劝导,“少一条尾巴有什么,有的人一条尾巴都没有。”

没有尾巴的一人一统:好一个地狱笑话。

鸡飞狗跳之后,元黎拍板再等上几天。反正回家的钥匙拿到了,金斗观建成就在这几日,她总得留下来看一看,而且还得给阿白在后山找个洞xue,最要紧的是……他看起来一时半会也挂不了。

元心无所谓地耸耸肩,两人携手而去,留下阿白懵懂的神识漂浮在房间内。

他还没弄清发生了什么,好在没人能发觉他,也没人看得见他,唯一不好的就是被困在此处不得离开。

元心继续捣鼓系统,阿白在房内修养,元黎决定去逛个市庐。

元心所在的时代,是她的金斗观往前移一百多年左右,听起来时间很长,实际上几代人处在相对平和发展的年代中,变化是有的,远未达到天差地别。

太守不是那个太守,山谷上的枫岭村没有搬走,城内的规划小了些,可元黎就是熟门熟路地,不需要什么人带领,自顾自溜达了起来。

天朗气清,一群人从城内步行或是乘车而出,相约着去登高。少数士子颇具经验,提前了近两个月,赶到了郡府,准备着后续的秋闱。

市庐上人说多不多,说少肯定是不算少。

元黎熟悉的挂摊自然是没有的,这里正摆着一辆板车,车斗里摊着一张蒲席,上面挤挤挨挨有十几盆品种各异、开得正盛的菊花。

客人络绎不绝。

元黎凑热闹站了一会儿,发现摊主是一男一女两姐弟,两人都是二十出头的年纪,种的一手好菊花。

当即就有客人与之谈论起种花窍门。这少年也毫不藏私,分享起艺菊之法一套套的。

他姐姐在旁笑着,转头看见了元黎。

“这位客人也要买花吗?”

第93章

一百年前又如何,摊主要卖你东西,纵使你是个百年后到来的人,仍旧是照卖不误,一点儿妨碍都没有。

那是个极秀丽的女郎,笑意盈盈望向元黎时,那双弯弯的眼睛几乎会说话一样。她荆钗布裙,旁边的少年浑身上下也很朴素,没有客人敢小瞧了他们去。

看看这一车的菊花,高洁的有,华丽的也有。跟世家大族的花宴差不离了,兴许那些贵人家,还栽不出这样式呢!

少年听自己姐姐主动招揽客人,略带稀奇地朝元黎这头瞄了一眼,没看出名堂,继续跟兜售菊花。客人们拿了银钱叫价,买到就走,生怕姐弟俩反悔似的。

里头的走了,外边的挤进来,人不但没有变少,反而越来越多了。

女郎捧着一个盆,“客人买花吗?这盆绿菊是我手植的,比我家阿弟种得更好。”

她的自信吸引了周围的客人,买了菊花要走的人也折返回来,询问女郎手中的花作价几何。

元黎面对客人的竞争,慌慌张张掏出钱,“我买了。”

那些人遗憾散去,转头向少年那头涌去。

元黎抱着绿菊,请教对方,“我家在山上,回去可以移盆吗?”

女郎反问,“客人种过花吗?”

元黎刚想点头,但思及那些花种和复合化肥,以及今后的种花人元心,她又不确定了。

女郎便道,“它已经习惯在此盆中生长,轻易不要改变它的环境。”她对元黎俏皮地眨眨眼,“会活很久。”

元黎愣了一下,轻声问,“很久大概是?”

女郎眯了眯眼睛,估算着时间,用两人听得见的音量说,“种的好的话,百十来年吧。”

那头少年车斗里的菊花都售空了,他将蒲席卷巴卷巴,用麻绳扎起来,随意地挂在车上。

他呼唤道,“阿姐,走了。”

女郎笑着挥手,转身便要离去。

还没走也没买着的客人恋恋不舍地问东问西。 “小郎君明日几时来?”“小郎君住哪?下回不必你来,我们自己去府上买就成。”“小郎君考不考虑开个花铺啊?”

少年跨上了驴车,捡着问题答道,“不来了,开春再说吧。”

元黎眼疾手快地拉住女郎的衣袖。

女郎疑惑地转身。

元黎试探着问道,“……倘若我想自己种点花,或者别的东西,小娘子有没有什么建议?”

少年驾着车,带着女郎远去了。

元黎出门时刚过晌午,此时太阳西斜,天边挂满云霞。出城登高的游人陆续回城,城外来的菜贩荷着担子归家。

元黎带着绿菊溜溜达达回驿站。

外加一个大盆。

这盆直径比她的头还宽,随意地塞在姐弟俩车斗的一个角落,卖花的女郎原本准备拿它当板凳用的。

女郎临走前嘱咐道,“不拘土壤,肥料的话得看你种的是什么东西。种好之后切莫随意移动,时间到了自然会长出来。”

元心睡了个午觉醒来,正好看见她进门,惊讶道,“嚯,哪里捡来的好东西!”

神秘的盆摆在屋子中央。

元心负着手,连连转了两圈,语气中带着怀念,“哎,吾师曾经传过我一个盆,可惜了,师兄弟打架,把它给碎了。”

听起来是武德充沛的师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