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聊斋同人)[聊斋]开局继承一座道观(167)

作者: 夏夜观星 阅读记录

难怪这块碑如此之大,高度几乎够到她的肩头。

因为碑上仅汉字就百来个,后方密密麻麻,跟着波斯虎翻译的梵文,用来证明每一个汉字都是真实的。

没错,这块碑直接就是热心的波斯虎大王,协助阿白找了当地的工匠,按他们的想法筑造的。

被阿白千里迢迢运回来。

元黎确实还记得青蛙世界金斗观的破败石碑。

她当时是一怒之下……怒了一下。

除了愤怒外,更多的是与阿白分隔两地、找不见出口的焦躁,以及那条世界线上,无论是真是假,对金斗观的遗憾。

这情绪极度复杂,未曾经历,很难去感同身受那种溺水的难熬。

因此她给大伙儿讲述的时候,也只不过轻飘飘地说明,啊呀,在那边也有个金斗观,可是都没有我诶,它就已经败落了。

粗线条的燕赤霞就随意点点头,反正不涉及他们真正的家,怎么着都无所谓。

小倩则是义愤填膺,指责青蛙编故事,这也没有那也没有,如此欺世盗名,还能叫金斗观吗。

稍微敏感些的猪仔,会追问一些细节,譬如“破败多久了”,“有没有其他人是名字没出现”,甚至夹带私货,“我跟师弟谁先做观主”这样的问题。

当得到元黎“都荒芜啦,所有人都无啦”的答复,他才送了一口气,道,“那就没什么了,反正大家都不存在了。”

相较于情绪和事实而言,这个碑……不能不算是重点吧。

但她不想再把那些难以言喻的感觉翻出来晒,只想把它们深深埋进土里,最好再种上几盆花草几颗油菜,再也不见天日。

故而元黎觉得很难反馈。

她在思考。

元黎在“狐狸比猫狸子还贴心”和“这块碑是史上第一碑,竟然走过了几千里”之间徘徊了一会儿。

很短的一会儿。

被系统抢先。

它从元黎随身携带的傀儡娃娃里发出了大声嗤笑。

奇怪的是,阿白没有如往常一样,炸毛到白毛都变毛躁。

他满脸震惊,转而露出了一种局促不安的表情。

元黎瞬间做好了选择。

她一边说着,“你怎么比猫狸子还好,我再也不发愁要猫狸子了。”一边把系统傀儡抛物线般扔进菊花丛。

两人快快乐乐商议起立碑的地方。

这里都是菊花,还是换到另一边好了,那边不错,还剩些灌木可以砍伐。

系统在草地里发出气急败坏的声音。

-

距离金斗观数十里外的一座城镇,乃是郡府治下的富庶之地。

它没有多么响亮的名号,辖内也没出过几个响当当的人物,但从街道上行人的精神面貌就看得出,至少百姓们过得还不错。

临近傍晚时分,城门口还有些人,因此两个骑着驴子,携带佩剑之人并没有多么显眼。

门尉随意地搜查了一番。

一个胡子拉碴的旅人,拎着个小包袱,没什么问题。

一个青年人,家就住镇上,出门游玩回来,也没什么问题。

只是不知为何,青年的佩剑一左一右别在腰前,门尉还以为他是双刀双剑流。谁知仔细一瞧,人家竟是一柄长剑断裂成了两半。

把断剑带在身上是什么爱好?

门尉腹诽两句,放两人进城。

青年姓董,在家行二,平日里不干什么正经事,最喜研究剑术和收藏宝剑。

他在城外郊游时遇见旅人,得知对方遨游四海,或许认得那些剑术精妙的异人,随即向对方攀谈起来。

董二攀谈的方式是……拿出了自己的大宝剑。

他一时弹剑而歌,一时横剑指向树枝,须臾过后,地上落英缤纷,全是他挥下来的枝叶花瓣。

“如何?”董二得意地看向旅人。

旅人笑眯眯地捻着胡须,接过董二递来的剑,端看一阵,直言道,“这剑一般。”

董二坚决不信,非要旅人给一个说法。

这可是他差人从郡府购置的宝剑,花了他数个月的时间!

旅人颔首,从他的小包袱里掏出一柄短剑,只有寸长,看起来灰不溜秋的,不是什么精铁之质。

董二饶是主动跟对方搭话,心里也生出几分不服来。

旅人将短剑借给他。

董二说,“我且它试一试。”

旅人作出随意的手势,董二便将两把剑相接,试图比较谁更锋利,谁先被划出豁口。

他刚轻轻一碰,一声脆响,华丽的大宝剑便断成两截,剑尖失去把控,摔在地上。

董二大惊,然后大喜。

他失了宝剑,并不生气,依依不舍地拂了拂短剑,归还给旅人,并邀请对方去自家做客。

旅人见他对剑道如此热衷,便答应了,跟随他骑驴进城去。

董二挥着竹鞭,介绍着镇上风物,给旅人领路。

“我家还藏有数把宝剑,其中一把是名匠之作,削铁如泥,客去我家一试便知。”

董二话刚说完,当即有些懊恼,万一旅人当真了,非要把他珍藏已久的宝剑砍个遍咋办?他当即转移话题,聊起了从小的练剑梦。

“我搜罗过一些剑谱,花钱延请武师教导,可惜苦于没有剑道高手指点,以至于到如今,仍不得寸进。”

旅人没把他方才所说放在心上,顺着对方的话,爽快一笑。

“修剑先修德,异人遍地都有,只不过须得辨识到忠义之人,方能保证剑术传下去,不被人误用。”

“非也,”董二反驳他,“不然我这等忠义之人,为何还没有人来教我呢?”

董二毅然决然地认定自己就是个忠义之人,这一切绝不是他的问题,只能说真正的剑客不曾出现在他们镇上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