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聊斋同人)[聊斋]开局继承一座道观(82)

作者: 夏夜观星 阅读记录

小倩把自己的隐忧说给元黎听。

元黎忽然想起夏天没有成型的大棚计划,激动道,“非也,冬天也能种菜!”

立即伙同众人,从市庐购来油布,把后山的菜圃都搭建起来。元天霸和胡之琼又风风火火投入种菜的事业中。

解决了一个问题,还有第二个。

小倩指着账本上的端午集市,“庙会上我们卖的很好,年节下再去?”

她有了纸伞,不用再像遥远的欧罗巴洲吸血鬼一样躲在暗处,做什么都分外积极。

五彩绳是端午独有的,冬日花少,做佩囊也不太合适。小倩看着阿白发带上的毛线团,提出自己的方案,“我们织红绳吧!”

观里但凡长了手的,或多或少都参与了一下编织活动。

阿誉和阿白勉力编了几条歪歪扭扭的丑绳,就当是团建了。

一条红绳,又不是香包之物,立刻就能挂在身上。小倩与元天霸头脑风暴,把手工不甚伶俐的人都赶去制小纸袋。

届时再配上金斗观的印鉴,何等正式,何等神圣。

不仅如此,小倩还跟燕赤霞求教了些兴善寺话术,好用在下次集会上。

元黎看在眼里,觉得小倩同卢六娘一定很有共同语言。

编了几天的绳子,凑足了可以去庙市卖一年的量,小倩才堪堪停手。

她甚至还依依不舍,颇为遗憾,“几十年没编绳,手都生了。”

真正手生的元黎和胡珍珍却是手熟了。

停工的这天,下起了今年的第一场雪。

纵然元黎早有预感。虽然都是冬季,却不同寻常的冷。

往常她还有心思去后山溜达散散,喂养躲藏在水潭底部的鱼。这几日在山门处吹上一阵邪风,头都痛上小半天。

元黎把凛冬种菜洗衣的活计都停了,不许几个成精的动物出去搞非常规操作。

大伙儿围坐在灶房,或者聚在小托班教室里烤火。

几片冰晶就降落下来,不一会儿铺满树梢石缝,整个山头很快白茫茫。

阿白伸出去半个头,他一头白发,淋了几片雪花,什么都看不出来。

元天霸是个种地人,跟另一个种地人胡之琼探讨起瑞雪兆丰年的农事。

小倩喟然叹道,“这是我头一次在这里见到雪。”

元黎很是感同身受。

阿誉叽叽喳喳,“等雪停了,我们能堆雪人吗?”

被他大兄和胡珍珍日常武力镇压,“雪停了还得等两三日,你也不想吃药吧!”

燕赤霞也不练剑了,胡夫人笑眯眯坐着,元黎端了杯热茶。

大伙儿都坐在门后赏雪。

空荡荡的山间,一个身影由小变大。

待这人走到山门前,连阿誉也发出不爽的声音。

是宁采臣。

宁采臣走近,向众人叉手示意。

阿誉叫嚷,“你怎么又来了。”

宁采臣恭谨回道,“学生有事前来州府……今日是腊月初一,特地上山拜会敬香。”

正经的香客来了,又是雪天,总不能把人外赶。

元黎招呼他,“宁生到客舍歇一会儿吧。”

燕赤霞端了个炭盆,在客堂点燃,自己也陪坐在一旁。

胡珍珍抽空来送了几杯茶。

宁采臣歉疚道,“学生来时,还没有下雪,不想叨扰了诸位道长。”

宁采臣归乡后,左思右想,觉得自己太过怯懦。他虽不愿去翻开在山谷的记忆,但有时候人做了尴尬的事,总会在某个时刻不断回响。

他一想到自己曾上头怒斥道长妖魔鬼怪,连小倩驱逐也不愿离去,最后还全仰仗对方将他救回,就忍不住面红耳赤。

因而他这次回来,一为好好道谢,二是为……

“学生奉父母之命,与府城一位女郎定亲了。”宁采臣没有遮掩,坦诚道,“我来此,想看下倩娘过得如何,至此也好放心归去。”

元黎道,“你既然已经定亲,就不当再想着他人。这对你和新妇,对小倩都好。”

宁采臣沉默了一会儿,淡笑道,“道长说的极是。”

他不似在山谷时狼狈,也不比放榜前的茫然,此时精神头不错,又变成了一个谦逊友善的宁采臣。

宁采臣向两位道长道谢,放下山下带来的谢仪。元黎也祝贺他成家,盼他早日登科,锦衣归故里。

两厢说完,宁采臣便要告辞。

元黎点点头,趁着雪还未大,万一下上一整天,下山都成问题。

正在这时,小倩撑着纸伞,从外面踏雪而来。

好一派雪中风光。

宁采臣愣神的功夫,小倩放下手中的竹篓,利索地拿出根红绳,端着笑问道,“宁生既是来拜神,又即将成就好事,何妨求一条红绳,保佑郎君姻缘?”

元黎眼前一黑,怒视燕赤霞。

小倩都跟他学了些什么!

元黎在抓狂。

燕赤霞倒是两眼放光,一副孺子可教,有人出师的表情。

宁采臣这下沉默得更久,看着小倩神采飞扬,不由自主地说道,“学生请两条。”

小倩给他挑了两条红绳,放进事先备好的纸袋,心中稍有不虞。

——没有钤印的空袋子,总觉得缺了什么。

宁采臣上了柱香,将香火钱扔进三清殿门口的功德箱。

三人目送对方离去,看他的身影在雪中渐渐隐没。

小倩转头扒着功德箱研究。

“他随喜了多少来着?”

第48章

寒冬日短,时间仿佛过得特别快。

进入腊月,金斗观就要准备着过年了。元黎把发财树养在了三清殿里,写着对联的桃符和福字斗方贴在门口,着手和胡珍珍商量起年节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