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同人)当乾隆穿进如懿传(71)+番外
一日,她看着琅嬅,鼓起胆子问:“皇后娘娘,奴婢真的长得像娴妃娘娘吗?”
琅嬅诧异地看着嬿婉,确认她不是在开玩笑,琅嬅便仔细端详着嬿婉的脸,笑道:“不像。”
“真的吗?”
“是,千真万确,”琅嬅点头,“你就是你,谁都不像。”
嬿婉还对当初金玉妍说她长得像如懿一事耿耿于怀,她不知道该表达自己复杂的心情,便只能向琅嬅这个“大姐姐”求问。
“嬿婉嬿婉,你在跟皇额娘说什么呢?”
和敬公主璟瑟跑了进来,拉着嬿婉的袖子,撒娇道:“嬿婉,你快陪我去玩游戏吧,咱们来玩那个。就是,”璟瑟手舞足蹈地比划,“黄鼠狼吃鸡,我当小鸡,你来当母鸡。”
嬿婉失笑道:“好。”
“只可惜二哥哥要读书,不能跟咱们一起玩。”
琅嬅安慰道:“无事,等你二哥哥做完今天的功课,皇额娘就让他跟你们一起玩。”
璟瑟高兴地跳了起来,欢呼一声:“好!皇额娘是全天下最好的额娘!”
“嬿婉嬿婉,咱们走吧。”
璟瑟拉着嬿婉逐渐走远,琅嬅看着一大一小两个背影,露出了幸福又欣慰的笑容。
第62章 开海禁
乾隆四年二月初,远在广州的兆慧和傅恒回京。
早在兆慧回来之前,就已经有三封奏折被快马加鞭送到了弘历手里。
第一封,是兆慧到了广州的第一个月,调查了当地的税收情况之后,所写的一封奏折。
上面写着,因为天高皇帝远,广州的税收情况并不容乐观。很多商人花钱贿赂上头官员,把自己的税分摊到了平民百姓身上。
对于这种情况,弘历一直都是知道的。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只要干的不是太过火,弘历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是如今既然要开放广州,再逐步开放周边地区,这样的情况就容不得了。
弘历当即发出一条上谕,把左佥都御史嵇璜派去了广东,整顿税收和吏治。
第二封,乃是兆慧在腊月里送来的奏折。上面除了写着他实地考察的农业和商业情况之外,兆慧和傅恒还在奏折里给弘历请安,祝弘历新年安康。
第三封,便是弘历所言的“民众私信和洋人行商情况”。清廷一直不允许百姓私底下和洋人做生意,但据兆慧所言,此情况屡禁不止。
毕竟没有人跟钱过不去。
而现在,弘历要做的是把贸易扩大,让百姓也能跟洋人做生意,但大头贸易还是要由清廷把控。
就在兆慧和傅恒回到京城的一个月后,广州当地的政府官员,突然就抓了几个私底下和南洋人做生意的汉人。
那群汉人被带到了衙门里,心底都凉透了。就在他们以为自己要被砍头的时候,他们被告知,清廷会提供一点茶叶和丝绸,让他们乘船带到南洋去,看看销路如何。
汉人商人们:啊?啊???
他们满头雾水,以为这又是什么新的剥削手段。没想到清廷很快就派了几艘大船来,里面装的都是茶叶、丝绸,还有制作精美的瓷器,琳琅满目,让人看着头晕目眩。
汉人商人们:你跟我说这只是一点点???
负责对接的满人官员摸了摸鼻子,道:“这当然只是一点点,如果真的卖得好的话,后面还有很多等着要卖呢。”
汉人商人:?!
好像知道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就这样,他们扬起船帆,告别了家乡父母妻儿,带着商品们去了南洋。可想而知,南洋人有多喜欢这些丝绸茶叶,几船的东西几乎被一扫而空。
这批货物都是政府制作,质量比百姓私底下卖的东西好了很多。
汉人商人们告别了一开始的不适和诧异,也回过味来,开始大肆宣传大清的东西是怎么怎么好,让这群南洋人们等着他们以后再来卖东西。
南洋人用蹩脚的中文说:“如果你们清朝的皇帝愿意的话,我们可以过去买。”
乾隆四年十月,这群汉人商人们终于返回了广州。他们带过去的是一批丝绸和茶叶,带回来的是白银、黄金和香料,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南洋当地的信息和农作物的种子,简直是赚得盆满钵满。
整件事被两广总督完整地写在了奏折上,送到了弘历的桌案上。
这一年可谓是弘历登基以来最开心的一年。
后宫里,温柔贤惠的皇后琅嬅将嫔妃和宫人们管理得井井有条。没有人搞事情,金玉妍解除禁足之后也安分了许多,众人和和气气的,让弘历看了就开心。
朝廷上,弘历先是解决了弘皙逆案,永远囚禁弘晳于景山东菓园。
乾隆四年十月,就在他忙着处理弘皙一事之时,广州又传来了好消息。南洋贸易一事大获成功,弘历完全可以一展身手,在外贸上给大清再赚些银子。
乾隆四年十二月,就在即将过年之际,弘历收到了一封信。
是“葡萄牙”国王写的。
弘历精通拉丁文,因此也能看懂葡萄牙文里的几个字母。不过葡萄牙国王很贴心地在下面附上了中文汉字的翻译,防止弘历看不懂。
在信中,葡萄牙国王先是非常诚恳地问候了弘历,又说自己想派遣使节团来清朝,给大清的皇帝送一些“礼物”。
弘历就当他是想进贡东西了。
弘历大笔一挥,给葡萄牙国王回了一封信。欢迎使节团来我大清,朕定会好好款待。
为表礼仪,弘历也请来了专人翻译,在信的下面附上了葡萄牙语的专业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