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刀还不行。
伊拉拉和迈克罗夫特当然比海伦娜更懂法律:有物证,还得有人证,而法官未必会将一名十一岁女孩的目击证词当回事。
不过,这总比没有好。海伦娜活着就是天大的好事了。
“你亲眼见到肯尼斯动手?”伊拉拉问。
这话说得冷漠,却也直奔重点。海伦娜的眼眶直接红了,而后她点了点头。
伊拉拉拍了拍她的肩膀:“你知道缘由吗,海伦娜?很抱歉这么问你。”
“我知道,”海伦娜说,“妈妈希望他给更多的赡养费,还希望肯尼斯能资助我读书。那家伙就……生气了。”
海伦娜的声音压了下去。
她攥紧拳头,稚嫩的面庞无比愤怒,“肯尼斯骂我的母亲,说她要的太多。二人发生了争吵,而后肯尼斯就动手打她。”
迈克罗夫特阖了阖眼:“你在现场?”
海伦娜抿紧嘴唇。
“妈妈早就知道肯尼斯的脾气,让我藏了起来,我在衣柜里看到这一切。”
说完,晶莹泪水从女孩的眼眶滚落。
连直面凶手时,海伦娜都没退缩哭泣。而在几天的餐风露宿、东躲西藏后,她终于坐在温暖的室内、穿着崭新的衣物,意识到自己彻底安全后,小女孩再也没能忍住,发出抽噎的声音。
但这也没耽误海伦娜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什么都做不了,只能躲在柜子里捂住嘴巴,和,和那个畜生杀死阿黛尔时一样。”海伦娜痛哭出声,心底的委屈和愤懑全都发泄了出来,“是詹妮斯夫人宅子里的几个新姐姐接纳了我,她们当中有读过书的,把我的信寄给了肯尼斯的上司。我没想到,这居然害死了阿黛尔,我,我才是杀人凶手!”
写信给米尔沃顿,说自己掌握肯尼斯的把柄、进而取而代之,居然是海伦娜自己的主意!
不得不说,这姑娘确实大胆,才十一岁就敢这么想。
而这怎么能怪海伦娜呢?
短时间内遭遇如此变故,换做寻常小孩,早就崩溃了。而海伦娜不仅撑了下来,还试图反抗。
知道证据交给警察没用,就写信给米尔沃顿。虽说这激怒了肯尼斯,但能在绝境中反抗,如此心性,伊拉拉都心生佩服了。
恐怕正因如此,阿黛尔和其他几名妓()女,才愿意相信海伦娜、选择保护她吧。
这是她们自己的选择,伊拉拉觉得,阿黛尔并不会后悔。
当然了,要那该死的凶手绳之以法则是另外一回事。
这是顾问小姐的责任。
因而伊拉拉拍了拍海伦娜的肩膀,迈克罗夫特则侧了侧头,助理自觉将手帕送上。
“除了海伦娜说的杀人证据,”伊拉拉肃穆开口,“肯尼斯还做赌场作弊、买卖人口的行当,我已经与被卖去妓()院的受害者联络上,一旦拿到卖身合同,只要收网,就能将肯尼斯送入监狱。”
但是出老千、买卖妇女,就已经是在违法犯罪了,更何况肯尼斯还明晃晃背着人命。
迈克罗夫特却是微挑眉梢。
“这可不在我的消息网里,”他意味深长地说,“虽说白教堂区难以管辖,但或多或少我都该听到风声才对。”
伊拉拉看向兄长的助理,对方听到这话不免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看来有人要加班加点了!
“白教堂区的情况过于复杂,”迈克罗夫特继续开口,“若无必要,保持原样是最好的。一朝势力变换会引起更大的麻烦,但他做的太过火了。尤其是……伊拉拉,你本来接下的委托是米尔沃顿敲诈贵族小姐,是也不是?”
伊拉拉:“是,肯尼斯是他的情报网之一。”
迈克罗夫特欣然颔首:“帮派势力,尤其是赌场和妓()院,给米尔沃顿带来的线索和消息远超常人所料。野心太大,是该拔掉。”
伊拉拉抿紧嘴唇。
兄长这话,她不爱听。
意思就是,如果不是肯尼斯成了米尔沃顿的爪牙,政府——或者说,迈克罗夫特·福尔摩斯很难正面给予支持。
道理就如同迈克罗夫特说的那样:肯尼斯的势力范围极大,一旦扳倒他,各个小帮派、势力之间,难免会为了争夺买卖和地盘产生纷争。
到时候情况会变得更加混乱,进而肯尼斯倒台后,极有可能出现更多的肯尼斯,手段更为极端、行事作风更为无法无天。
所以站在政府角度来看,他们更希望肯尼斯活着。
只是迈克罗夫特的说辞,与詹姆斯·莫里亚蒂大差不离,让伊拉拉很不开心。
更稳定的局势才能保护更多的人,可在这其中,数不胜数的无辜者受害又怎么算?
很不爽,也很现实。穿越之前,伊拉拉也没少阅读各地帮派纷争的故事,拉美、东南亚地区,往往是大毒()枭把控政局时,要比数个势力纷争安稳的多。白教堂区不过是全世界各地的一个缩影。
不过好在,顾问小姐不是政府职员。
“所以,我觉得海伦娜的主意不错,”伊拉拉坦然建议,“她是肯尼斯的骨血,老子死了,女承父业,顺理成章。”
而海伦娜本就聪明,也见识过母亲、阿黛尔等人的遭遇。
伊拉拉觉得,十一岁的小女孩,只要接受良好教育和正当保护,她会变成一个有手段、有良心的人。
扶持如此一名傀儡头目上台也更为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