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漫同人)和迹部君相亲之后(3)

作者: 阎云兮 阅读记录

“哦?”迹部先生显然对这种敷衍的、没有灵魂的彩虹屁并不满意,“你没试过怎么知道的?”

“……”

然后,绘梨就把好胜的迹部先生给试了。

不过一点也不好用==

因为对方实在太龟毛了,什么微笑好假,动作僵硬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幸好拍摄效果还是立竿见影滴。绘梨一边吐槽着恶劣的用户体验,一边……飞快地将人家最棒的那张劳动成果,设为新的壁纸^_^

唉~真是越来越上相了啊。绘梨美滋滋地拿着手机端详了一会,这才舍得把手机收好。然后她一抬头,就和迹部先生那略显犀利的眼神,对上了。

男人的眼睛很深邃,像暗夜中涌动着波涛的海,突然包围了灯塔,隐约透着粼粼的光。他的背后,是一副油画,大片大片的向日葵,明亮而耀眼。

好不真实。

眼前的一切好像一幅画,而他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知道这样的画要什么样画框才相配呢?反正,不关她什么事了,毕竟花音耳提面命——

“此次只许失败,不许成功!”

“必要的时候,我允许你抹黑我伟光正的形象……”

思及此,绘梨突然灵机一动。她向前走了几步,指着他身后那幅向日葵,略矜持地问:“咦?这是……梵高的《向日葵》?”

对不起啊!幸绘老师!这这这……是立傻子人设必要的一环啊>o<

迹部先生明显被噎了一下:“……梵高的画展,下周。”

##

“然后呢?然后呢?当时都快中午啦,那位前辈有邀请你共进午餐喵?”

晚上,绘梨吃瓜刷论坛时,接到了花音的电话。

在她把相亲经过讲得七七八八以后,朋友突然迫不及待地抛出这个问题。

错觉吧,德川某某好像很希望发生点什么……

肯定是错觉==

“然后,”绘梨舔了舔唇边的西瓜汁,“他的秘书拿着电话进来,他收线后,就告诉我公司临时有事,失陪了。”

“哦……”有点失望的语气。

绘梨:“……”

“哦什么哦?不是你说只许失败吗?”

“咳,我就是感觉,像看小说看到高-潮,作者大大突然烂尾了。”

“……”吃瓜群众呛到了。

“不过他既然电话遁,那肯定真是没看上你啊哈哈哈哈哈哈!”

绘梨也笑了:“小说按您的需求完结了,读者老爷,蠢作者还有一点疑问……”

“呃……”笑声突然卡住,读者有些气虚,“我为什么能上迹部财团的‘选妃名单’吗?”

“对的呢。”

“那个,”花音吞吞吐吐,“我表哥,你还记得吗?”

绘梨想了想,好像有点印象。

去年有次和花音去Apollo购物中心偶遇过。

那位表哥,生得过分出众。

当时她刚来立海大留学,日本娱乐圈,只认得顶流黄濑凉太。

乍见一位气质出尘的美男子,惊为天人。

她捅捅咕咕地问花音:“你哥出道了吗?”

商圈最火爆的购物中心顶层,人声鼎沸,沸得花音没怎么听清,茫然地“啊?”了一声。

前方带路的那位倒是听到了。

“没有,”他侧过头,漫不经心地松了松领带,莞尔道,“我是职业经理人。”

……

绘梨问:“就,你的经理表哥?”

经理?

花音汗了,“他……赤司财团现任掌门人来着。”

绘梨:“…………”

挂断电话以后,绘梨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感觉好不真实啊。

霓虹三大财团,除了铃木家的老爷子们时髦,5G冲浪和网友们近距离贴贴,显得特别亲民。其他两家的掌权人一般都不怎么露面,很少被媒体拍到。

现在冷不丁发现,她很随便地见了那两位。唔……她好像两次都没化妆==

花音这个老6!!

她好歹也有百万(半百)的粉丝!不要面子的嘛!

绘梨思绪万千,一时也睡不着,打开了论坛。

论坛是绘梨在晋江文学城看小说的时候,无意中摸到的。因为背靠女频大站,基本上没有男性出入。当然,偶然乱入的几只公苍蝇不算=_=

反正绘梨看着网友们打滚求文,吐槽婚恋吃肉那些事儿,还挺有意思的,她一般只看不回,更没有发过帖子。不过,今天嘛……

绘梨想了想,还是言简意赅地发了个求助贴——

主题:卤煮是不是被相亲男嫌弃了

卤煮今天和相亲男约在美术馆见面,中途他接了个电话。收线后跟卤煮说,公司临时有事,就先离开了。

这是不是没看上卤煮的意思^_^

№0☆☆☆意呆梨于2016-07-0922:22:22留言☆☆☆

第3章 别用这种不怀好意的眼神看我女神

第二天绘梨有事,爬上论坛已经是晚上八点。

首页早就没有她的帖子了。翻了三四页,绘梨才把沉到井底的帖子捞上来=_=

回复仅有十几条,大家的意见高度统一,用2L层主的话讲,“大哥终结此楼”。而“大哥”(首层的层主)是这样说的——

楼主你醒醒!今天周六!!他有时间相亲,没时间约饭啊!

№1☆☆☆铃儿想盯裆于2016-07-0922:28:04留言☆☆

底下一排排的,

“+1”

“+2”

……

还有用过相亲男同款工作call拒人的好心网友现身说法。绘梨一一看完,留言感谢了大家,心中踏实很多。

周末眨眼过去。

周一晚上,发生了一件大事。

YYTV竟破天荒在每晚黄金时段放送日播剧——《男友是ET》(以下简称《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