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世锦书(37)

作者: 酥皮糖糕 阅读记录

李锦书听得一时愣神,什么?没查出线索,倒是听到了自己的八卦?还是个女子?李锦书摸摸鼻头,索性豁了出去,主动八卦起来。

“是不是因为那个时候,我惦记着苗禹州啊?”

“苗家二郎对大人那也是情真意切啊,”季卫感慨道,“当年您去了太原府,他寻了您好久,只是他怎么也不会想到是在下安置的您,也没问到季府上来。当时时局紧张,在下自是不会向他透露半分的。苗家二郎可惜了,可惜了——”

“如何就可惜了?”李锦书追问。

“您连这件事都记不清了,哎,苗家二郎没了,因为一次对您的刺杀,具体情况季卫不太清楚,只知道是在去开封府的路上,他替您挡了一剑,人没了......他身子骨弱啊,家里只把他娇生惯养着。”

听到这儿,李锦书皱了下眉头,自己的身上竟然还背着人命?这苗禹州也不知道投胎转世了没有,是不是也可以招来呢?她回想了下那日招来的鬼魂,似乎都是民国间的服饰,并没有这么一个人。

“他竟然救了我的命?你知道谁刺杀了我吗?”李锦书问。

季卫微眯双眼,努力地回忆着:“在下不敢妄下定论,或许是弹劾李家的同党,也或许......”

“什么?”李锦书凑近些,盯着季卫的嘴巴。

“和雄州的那个案子有关。”季卫缓缓说。

雄州,那不是她给南歌带回零嘴的地方吗?李锦书似乎抓到了一丝希望,忙问季卫。

季卫捋了捋下巴上的胡子,陷入了回忆:“这个案子很离奇啊,据说是在雄州的一个湖泊里发现了一个无头尸......雄州地处宋辽两国的边界处,是两国交往的必经之地。那里河道纵横,河网密布,湖泊、洼淀连绵不断,发现无头尸的地方就在雄州的归义,这个县的大部分民户都是两属户,虽说湖泊众多,可是也繁忙啊,打鱼的人比湖泊还多,这就把那无头尸捞上来了。”

李锦书认真地听着,不放过每一条线索,无头尸的身份,她已经猜个八九不离十了。

“可是这无头尸是谁啊,愣是没查出来,整个雄州都没发现有走失的人!”过了这么久,季卫依旧对此案连连称奇。

“这无头尸多大年纪,有什么特征?”李锦书追问。

“不到三十,正值壮年。其他的消息一点没有。”

不可能没有消息,李锦书心中闷哼一声,凶手一定封锁了消息,以防走漏风声:“难道就不了了之了?这可是人命案啊!”

“哎,”季卫重重地叹了口气,“归义的治安连年愈下,原本就是个两属户的地界,起初朝廷给的条律甚是宽松,后来金兵频频来犯,战争频繁,徭役加重,连年的水灾,民不得耕者十之八九,乘乱作奸犯科者尤为多。国不保,何以保家啊,谁去查呢?”

李锦书:“雄州的知州是谁,如何处置这件事的呢?”

季卫:“雄州的知州是刘轩。”

刘轩......这名字怎么听着有点耳熟?李锦书努力地回想着。就在这时,季卫接下来的一句话直击重点,令她浑身一震。

“这刘轩啊,和归义县的知县刘治是本家——”

“谁?”李锦书惊呼一声,“你说归义的知县是谁?”

“刘、刘治。”季卫被李锦书的样子吓到了,说话结巴起来。

“刘治,刘治——”李锦书重复着。

季卫关切地问:“大人,您想起了什么吗?”

李锦书的面色极为认真:“这刘治为人如何?”

“客客气气的,下官与他只见过几次,说到底啊,归义山高皇帝远,只需一月往州府一报,雄州知州又是他本家哥哥,行个方便自然是常事。”季卫见李锦书似有所思,便问道,“大人是觉得他有问题?”

“当年这件事就没有其他的线索了?”李锦书再次询问,见季卫摇头,又试探着问道,“你认识刘治的小妾吗?”

季卫慌忙解释:“大人,季卫不是好色之徒!不会觊觎旁人的妻妾的!季卫方才说的都是真的,季卫有心爱之人的!就是苗家大郎!”

好家伙!为了自证竟然把如此私事都供出来了!李锦书感叹今日真是吃了不少瓜!

“我就问问,不必如此紧张。”李锦书扯了扯嘴角,又问他,“那你认识赵氏吗?”

“赵氏?”季卫一脸茫然。

李锦书完全相信季卫是个g了,她勾勾嘴角,往前探身说:“你府上的小妾。”

“下官的府上?”季卫思来想去,依旧一脸茫然。

李锦书:“......罢了,不问你这个了。”

季卫难为情地赔了个笑。

李锦书忽然察觉自己仿佛是走了弯路,心中暗骂一声笨蛋,试探着问季卫:“你能跟我共情的吧?”

季卫眉头一紧,心也跟着紧了:“共情?何为共情?大人和在下——”

那副神情显然是理解到另一个方面去了!

李锦书咳了两声,向他解释清楚:“共情就是让我进入到你的记忆之中,如此,我就能从你的记忆中认出我需要找的人了。即便你不认识也没关系,我认识并看到你们之间发生的事情就好了。”

季卫闻言,却是身子往后仰去,一脸防备心:“不行不行,那怎么行!如此岂非、岂非——”

李锦书明白过来,大手一挥:“你和苗家大郎的事情我不看!”

“我们之间没有发生任何事!”季卫忙不迭解释,原本青白的脸色竟然泛起了红晕,“是、是在下私下、私底下总是观察他的、他的一举一动。”

上一篇: 孤重生成太后情人 下一篇: 别惹首席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