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锦书(41)
两人这一走竟然就走了十公里的路。终于在李锦书打不动呵欠的时候,前方见了一个西瓜棚,这完全在她的意料之外,但是反观薛灿的神色,似乎对这并不奇怪。
瓜棚旁边放着一个旧沙发,旧沙发上睡着一个大婶。
“你带我走这么久的路,就是来这儿吃瓜?”
“不想吃吗?”薛灿已经走过去,轻哼一声,把那大婶叫醒了。
“我不爱吃西瓜,从来不吃。”李锦书这么说着,却伸手接过薛灿递上来的西瓜。没办法,如果世界上只有这一种水果,恰巧她有十分口渴,那是一定会吃上几大口的,“这瓜好新鲜啊!这种地方怎么会有新鲜的西瓜?”
大婶笑嘻嘻地冲她点头,没有说话,反反复复都是一个动作。
李锦书微敛双目:“木偶啊?”
“这是个补给站,一会儿我们还要再走十公里。”薛灿已经啃掉了半颗西瓜。
汁水流了出来,李锦书连忙用手摸了一把,疑惑又惊讶地问:“还要走?我半夜拉我出来拉练啊?”
薛灿看了一眼她,没回答,而是问:“吃够了吗?”
李锦书深吸一口气:“等会儿,让我再炫三块儿!”说完就风卷残云般,将那三块都吃到了肚子里,打了个饱嗝,“嗝——走吧!”
两人又继续往前走去。一路走来虽没有交谈许多,但是李锦书已经知道,薛灿的心里已经接受了她的帮助,并决定和她一道努力离开这里。
水泥路修得规整平坦,果真又走了十公里的路,前方出现了灯火,上面写着“寿衣花圈”。薛灿径直走了过去。荒郊野岭的地方,独有的灯火,却是一家寿衣店,这就是薛灿要带自己来的地方?李锦书不禁泛起了疑惑,不过她还是跟着薛灿进去了。
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头正在里面扎纸扎,见来了人,便主动起身,看起来和薛灿是认识的:“闺女,来了。”
薛灿的目光落在西北角的香炉上:“老伯,家里没饭吃了。”
李锦书看过去,那是一排木格架子,上面放着各式纸扎,西北角的格子上摆着香炉,香炉中一柱手指粗的香正燃烧着,香雾缭绕。香炉前供着一个白色瓷碗,碗中的米饭已经见了底。
老头缓缓回头,颤巍巍走进里屋,颤巍巍走出来,手上端着一碗米饭,挪到了木架前,缓缓道:“我给你添上。”
薛灿看着他的背影说:“老伯,加三十个馒头和三十碗饭吧。”
老头回过头来,说话慢悠悠的:“加不了那么多,大王村被封锁了,送不进去。起码要减一半的干粮才行。你下次来,老伯下次给你加。”
薛灿轻叹一声:“好吧,老伯,谢谢你。”
老头又慢悠悠挪着脚步,进里屋拿了一个馒头出来,供在了香火前面。薛灿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金元宝,递到老头手里。李锦书看得真切,那是真的金元宝,并不是纸折的元宝。
老头收了金元宝,脸上拘着笑,满脸的皱纹堆起来:“她是你的朋友吧?”
薛灿微微躬身,给他行了一礼:“拜托您了。”
老头向李锦书的这边看了一眼,目光慈祥:“好啊。”
薛灿再无多言,转身带着李锦书走出了这家店。
第26章
“你之前不是很好奇我的补给从哪儿来吗?就是这家店,店里的东西可以直通阴阳二界,货品不是很全,但是可以管温饱。”薛灿在回来的路上,给李锦书解释,“这个老伯有一双阴阳眼,虽然不在地府当差,但是还是有些关系的,各地鬼魂都会给几分面子。”
李锦书的关注点却不在这儿,拧着眉头说:“可是十五个馒头,十五碗饭,就要一个金元宝啊!”
薛灿淡淡地看了她一眼:“不然饿死吗?你也试过了,你的东西根本带不进来,我猜你刚进来的时候带了不少东西,可是没办法通过大王村的阴间门楼,想必都扔到水里了吧?”
李锦书的脑海里浮现出泡在臭水潭里的茶叶,不禁叹了一口气。
薛灿继续说:“从目前掌握的线索来看,薛晚是被他们生生拉进来的。他们想要做的,是把我们两个引进来,抽魂削骨,永不复生。而且看起来,我们是以少敌多。”
李锦书转过身,面对着薛灿,倒着走:“你怕吗?”
薛灿想了想,勾了下嘴角说:“有一点。你呢?”
李锦书轻笑,回过身来,与薛灿并肩走在一起:“我也有一点。”
但是眼里的坚定,两人心照不宣。
李锦书望着朗月,有点犯愁地说:“那季卫啊,完全不知道南歌和赵氏,现在赵氏被困住了,我招不来她的魂,真是犯愁啊!目前能肯定的是,刘治一定有问题!对了,你认识刘轩吗?”
“刘轩......”薛灿回忆了下,“是岸上那个警察吗?”
“你知道吗?刘治的本家哥哥也叫刘轩,是雄州的知州。会不会有些巧?”
薛灿对上李锦书的双眸:“以现在的情况来看,谁都值得怀疑。你不是说过季卫可以招魂吗?让他试试?即便招来的不是赵氏,也会有其他的线索吧。”
李锦书点点头:“我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让他多哭一会儿!”
薛灿说:“我还觉得也应该去查查季卫的事情,他这光环有点子厉害,竟然能抵抗恶鬼的纠缠,还能数次从黑白无常手里逃掉,不简单呢!”
“回去我就问他!”李锦书说着加快了脚步。
“我也去!”薛灿风也似的跟上去。
此时正在院子里和扫地僧唠嗑的季卫,竟然意外地得知了薛灿和李锦书想要知道的秘辛。扫地僧要给他算算的时候,他不过是当个玩笑来着,没想到对方说的很多事情都是真实发生在他身上的,这让他不得不信这鬼僧肚子里有点东西,虽然目前这肚子变成了空空的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