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世锦书(76)

作者: 酥皮糖糕 阅读记录

真希望她是猜错了,可是方才李京兰初见她时,露出的惊愕之色,令南歌的心沉了下去。

还有李京兰身后的苗禹州。

“这么晚去哪儿啊?”南歌回以微笑。维持了面上的客气。可心中却是翻江倒海,眼前的人可是她思念了一年的人啊。她克制着心中的复杂情绪,“我来得不是时候了。”

她曾以为李京兰会去很久,在书信不见回复之时,她也曾想过去太原府找李京兰。

“啊,哈,”李京兰轻呼一口气,表现地极其地不自在,“我、我要去趟雄州。”

“去多久?”南歌满眼温柔。

李京兰回头看看马儿,又低垂眉眼犹豫了一瞬:“还、还不知道。”

原本南歌心中已经清楚了,只是她不明白李京兰与离别之时为何判若两人。她也并不想给李京兰造成困扰。可是两人离别时,明明是那么难舍难分。

明明李京兰明确表达了情谊。

南歌到底是不甘心的。她关切地追问了一句,又似在表达自己的委屈:“你何时回来的,竟、竟也没告诉、告诉我。”

为了让自己表现地尽量懂事,她甚至还带着几分不好意思的笑意。

“有一段时间了,府中很忙,”李京兰的声音依旧很轻,“你知道的,我父亲他下葬之事——”

“我、我知道的。”南歌急忙接话。又吞吞吐吐说,“我、我、给你去了很多,信......”

李京兰低着头:“我收到了。”

南歌绞着自己的手指头,忍住了继续追问的冲动,也许,也许不问才是最好的。给自己,也给李京兰留下一些余地。

“你去雄州有要事吗?”

“嗯。”李京兰只是应了一声,没有说其他的。

南歌沉默了会儿,忽而呼出一声笑来:“锦书,我、你......你若是方便,回来之时来找我。我,我们......”

再抬眸时,她的双眸中已经充盈着泪水。

李京兰望着街道上路过的行人车马,没看她:“嗯,好啊。”

南歌盯着她看了片刻,转身离开了李府的高门。

李京兰这才回过头来,目送南歌离开的背影,她的心中似压了一块石头,就要窒息。南歌已经从季府出来了,她还没来得及问南歌今时今日住在哪里。

可是她没有追上去。

“锦书,我们走吧。”苗禹州从身后走来,将绳子递到李京兰手里。

夜半时分,两人到达雄州地界。歇了一晚后,李京兰于次日清晨拜访了雄州知州,刘轩。

这次会面也是刘轩派人暗中联系了她,府中一切事宜已经办妥,李京兰便亲自来了一趟。

“李大人,劳你亲自来一趟,实在是过意不去。只是在下身份特殊,不好到府上拜见,多谢李大人体谅了。”刘轩十分抱歉,给李京兰亲自倒了茶。

“无妨,府中事情也繁杂,刘大人去了怕也是招待不周。”李京兰说。

刘轩已屏退了下人,他缓缓收起笑容,神色变得慎重,呼出一口浊气,缓缓道:“李大人,刘某就开门见山了,想必李大人已经对刘某的意图有些揣测。听说,李大人手中有一份名单。”

李京兰没碰茶,她端坐在桌前,打量着刘轩。从前她与刘轩并不相熟,只是听闻刘轩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人品可信。这也是她今日要跑这遭的原因。

“听说来的,何必当真。”李京兰没有松口,只是笑笑。

“澶渊之盟签订已近百年,如今守备皆怠,各府路忘战去兵,”刘轩说罢顿了一顿,又道,“令尊大人又已逝,想必李大人不好过啊。”

李京兰一笑了之:“刘大人能说这样的话,就是没把我当外人了。只是锦书一介女流之辈,能报国已是幸事,好不好过倒不是紧要的。”

“欸,此言差矣。李大人可不是一般的武将,你的头衔对家族可是多有助益的。你军功强一分,你那长兄在朝堂便好过一分。”刘轩继续说。

“刘大人方才也说了,如今守备皆怠,澶渊之盟已近百年。雄霸两州地处辽宋之间,若遇战事,必将民不聊生。”

见李京兰对国更甚于家更甚于个人,刘轩心中便有了底气。于是他站起身来,对着李京兰行了一礼。

李京兰虚托起刘轩的胳膊,不欲接受这一礼:“刘大人这是作甚?”

刘轩已经下定了决心,将所求说了出来:“李大人,你放心,我刘某不是藏奸纳贿之人,只是事关亲人血脉,我想知道事情的缘由。我不看名单,只想知道他做了什么事。当然,李大人想做什么事,亦或是想查什么,我都不会阻拦的。若是他真的犯了错,我要劝他迷途知返呐!”

刘轩言辞恳切,加之李京兰对他平时为人的了解,心知他是个可以说实话的人。李京兰也未加隐瞒,直言道:“既然刘大人都听说了我手里有份名单,那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了。想必已经有不少人想要我李京兰的命了。我大宋看似繁荣昌盛,可实则却是内忧外患。从上到下,皆有勾结啊!”

刘轩闻言,心中为之一颤,他原本以为只是胞弟的事情,只是犯错的事情,没想到这份名单竟然涉及如此秘辛。

雄霸两州地处辽宋两国边界,若是有此事,牵连其中的必不在少数,所以李京兰才会应邀前来。

“刘大人,你知道会有人为了毁尸灭迹,做出多么骇人听闻的事情吗?”李京兰问他。

刘轩想了想,面色凝重,他知道,李京兰所言就是那些罪证中的其一:“分尸抛弃,捆石沉河,大火毁尸,难道还有更甚者吗?”

上一篇: 孤重生成太后情人 下一篇: 别惹首席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