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冷遇疯批(123)+番外

作者: 昨夜未归 阅读记录

她如往常一般走进主院,原山长与左相坐在廊下,周身镀满金光,她放眼看去,二人无言,却莫名有一种温馨感。

原浮生的爱隐于心底,却又在一举一动中透露出来。

这就是爱吗?

循齐疑惑,但对‘爱’似乎有了更多一层理解,有些人可以爱得轰轰烈烈,而有的人,爱意隐藏。

爱有千万种。

她微微一笑,阿元走来,她唤住她:“阿元。”

阿元止步,看向她:“少主有何吩咐?”

“没有吩咐,别打扰她们。”

阿元顺势看过去,左相‘目视’前方,不言不语,原山长静静品茶,时不时地看向左相,毫不遮掩眼中情意。

她似乎明白什么,道:“她们不可能的。”

“为何?”循齐疑惑。

阿元解释:“一位是德高望重的山中,育人无数,一位是位高权重的丞相,威仪四方,她们若在一起,名声前途都毁了,除非有谁甘愿放弃自己的一切,随一人隐匿。循齐,她们这样,爱情可有可无了。”

这世间,爱情可取,可于她们而言,还有比爱情更重要的东西。

循齐却说:“若左相应允,我相信山长会放弃自己的一切,可左相不会答应的。”

山长深爱左相,可左相无情无欲。

阿元诧异,“她们不是两情相悦吗?”

循齐自信道:“不是。”

阿元神色微妙,原来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太阳下去了。”远处的原浮生轻唤一句。

循齐闻声上前,先同两人行礼,原浮生抬首,道:“你回来了。”

“我只去晌午,午时便回来。”循齐望向左相,微微一笑,“午后陪着她。”

原浮生颔首,看向阿元:“我们去你的药房。”

“好。”阿元行礼。

四人各自分开,循齐推着左相回府,过门槛时,将人抱起来,大步进去。

随后,她将人放在软榻上,盖好毯子,思索一番,她还是决意将在这件事告诉左相。

【陛下以御前失仪之罪将太子禁足在东宫。】

颜执安不动,眼睫轻颤,循齐将手炉轻轻地放在她的掌心中,她轻叹一声,道:“陛下的心思,越发难猜了。”

没有证据,便无法问罪。事已至此,陛下也会伤心。

要想废太子,必须有确切的证据。

她以为纪王会上钩,未曾想到,太子先按耐不住了。

她说:“循齐,不要乱,这是皇家的事情,你不要掺和,做好自己的事情即可。”

循齐问她:【行刺一事是不是与太子有关?】

“你有证据吗?”颜执安问。

循齐:【没有。】

“既然没有,那就不要多管。循齐,太子伤的是我,不是陛下,归根究底,律法无法约束他。就算有证据,陛下罚他,过些时日,朝臣求情、亦或形势所迫,他还是会出东宫。他是太子啊。”

颜执安在内心叹息:循齐过于坦然了,而太子,与纪王如出一辙,这点,循齐输了。

循齐眼眸微动,那句‘律法无法约束他’深深刻入心中,这就是疯子说的不公平。

循齐:【我知道了。您休息会儿。】

原山长去了阿元药房,必然是商议药方去了。她俯*身坐下,握着左相的手。她的双手很好看,十指修长,骨节匀称。

颜执安颔首,阖上眸子。循齐在旁守候,静静地看着她,脑子里在思考。

君君臣臣,本就是上下之别。君杀臣,臣不得不死。

所以,她们无法奈何太子。

她俯身,在左相手背上轻轻落下一吻。

吻过后,她仔细观察,左相并未醒。

她松了口气,眼中映着左相苍白、干涩的面容,半月间,消瘦良多,形销骨立。

她不敢去看,却又不舍,您放心,我会问您讨回解药的。

循齐心中有了主意,站起身,转身走了。走到门口,她又回头看了一眼,鬼使神差地走了回来。

她再度靠近,凝着左相苍白的唇角,她像是被鬼附身一般,俯下身子,贴近她的唇角。

咫尺距离,心如擂鼓。

一股淡淡的香气袭来,像是破开一层屏障,她看到了山的那一边,春暖花开。

她快速直起身子,头也不回地走了。

她出门,招呼一声:“无情,守着左相,我入宫一趟。”

门口阖眸的无情睁开眼睛,“属下明白。”

卧房内榻上的颜执安睁开眼睛,下意识抚上自己的唇角,有些茫然,是原浮生吗?

思索不透,随她去了。自己这般,还能做什么呢?

她直起身子,想起循齐说的话,陛下动了太子!

陛下究竟如何想的呢?

****

循齐离开相府,策马入宫,持令牌入宫,一路通畅,至大殿。

新年开朝,各地的奏疏而至,帝王案牍上积了许多奏疏,女帝频频蹙眉,当听到禀报声后,喜上眉梢,道:“传她进来。”

话音落地,循齐大步跨过门槛。

循齐脱胎换骨,气质清贵,大步至女帝跟前,提起衣摆跪下,道:“臣叩见陛下。”

女帝亲自下阶,搀扶她起来,她却不肯,女帝诧异,低头看着她。

“臣唤您陛下还是唤一句阿娘。”循齐仰首,目不转睛地看着女帝。

女帝骤然僵持,伸出去的手收不回来,循齐继续说:“我想见太子。”

“你来认朕就是为了去见太子?”女帝惊愕,苍凉一笑,“朕以为左相告诉你了。”

“没有,她从未说过一言半语。陛下,她要死了,臣想臣不该坐以待毙。”循齐反握住陛下的双手,“您让我去见太子,待回来后,我认祖归宗,做您的女儿,好不好?”

上一篇: 孤重生成太后情人 下一篇: 一线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