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冷遇疯批(239)+番外
“惠帝果断,又曾领兵,明帝性子温和。”应殊亭睨她一眼。
提及此事,季秦心有余悸,“她前两日打死一言官。”
小皇帝才十八岁,在这个年岁,寻常人才不过建功立业,要不然初入朝堂,她却已成为少帝,要命的是两位辅臣接连去世,她当真做了手掌权柄的皇帝。
言官当她还是以前柔和的性子,心中多少有些轻视,言语间不敬,皇帝二话不说,直接拖出去杖杀。
秦秦吞了吞口水,应殊亭仰首看向今日的骄阳,“时辰不早,赶紧去做事。”
两人嘀咕一阵,各自离开。
议政殿内的皇帝看着朝臣建议她立皇夫的奏疏,良久无语,最后,她唤来内侍长。
“阿翁,你领着些人去中宫,将中宫修缮一二。”
“陛下。”内侍长惊讶,陛下这是要立皇夫了吗?
循齐抬首,苍白的面容上毫无血色,但在内侍长看来后还是笑了笑,“去吧。”
皇帝愿意立皇夫了,内侍长心里是千恩万谢,陛下一人太苦了些,立了皇夫,有人陪伴,指不定就好过一些。
内侍长欢天喜地退下去,循齐面无表情,无欢喜无悲伤,更没有被逼迫后的震怒,她的脸上似乎没有其他表情。
她发了会儿呆,随后打起精神处理政事。
中宫空了十多年,屋檐破败,殿内灰尘遍布,内侍长领着人去翻修的消息,瞬息传遍京城。
季秦正与外邦交涉,闻言后,愣了一下,这么快就忘了老师?
不对,既然忘了,休沐日往相府跑干什么?
不知为何,她心中生起一股不好的预感,但又不知会发生什么事情。
夏日过去,中宫修缮好了。循齐步入中宫,内侍长说:“您是在这里出生的,明帝陛下回来后总会抱着您玩耍。”
内侍长说的这些,她毫无记忆,她迈入正殿,观察殿内的摆设,一点点去看,看到窗下。
颜执安喜欢在窗下坐着,低头看书,抬头看窗外。她指着窗下的位置:“那里,添一坐榻。”
“臣这就去办。”
循齐又说:“让尚宫局的人来见朕。”
随后,她毫不留恋地走了。
尚宫局的尚宫接到旨意后,仓皇来见皇帝。皇帝却坐在殿内看画册,她走过去,叩首行礼:“臣见过吾皇,吾皇……”
“不必了,起来说话。”循齐打断她的行礼声,将画册递给尚宫局,“这是外间时兴的款式,你做些衣裳,尺寸都在在上面。”
尚宫接到画册,看了眼尺寸,微微不解,“陛下,这不是您的尺寸,”
皇帝的衣裳出自尚宫局,她是什么尺寸,尚宫最清楚不过,可画册上的尺寸不是皇帝的。
闻言,循齐抬首,眸光淡淡,带着渗人的威仪,吓得尚宫立即跪下请罪:“陛下恕罪……”
“不必了,朕让你出宫回家。”循齐不悦,她不喜欢多嘴的臣下,在她面前都敢问,谁知出殿后会怎么说这件事。
“陛下,臣惶恐、陛下恕罪……”
循齐怒喝:“带下去,让司制局的人过来。”
内侍进来拖走尚宫,殿外的宫娥皆白了脸色。
司制局的掌事接到消息后,迅速来见皇帝,一句话不敢说,立即去办。
半月的时间,司制局将衣裳送来,皇帝看了一眼,吩咐人退下,殿门关上的一刻,她才慢悠悠起身,走到衣裳前。
宫中所制皆上品,从衣料到丝线,无一不精致。她伸手,轻轻抚摸过袖口上的暗纹,恍惚看到她站在自己的跟前。
循齐阖眸,心中剧痛,像是被人捏住了喉咙一般,怎么都透不过气来。
“来人……”循齐高呼一声。
女官推门而进,“陛下。”
“将这些送去中宫。”循齐站直了身子,抬眼间,神色恢复如旧,“仔细些。”
女官揖礼:“臣这就去办。”女官聪慧,知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皇帝的私事,一句都不能问。
更不能频频揣问皇帝所想。皇帝行事乖张,她们伺候不慎就会被赶出去。
中宫修缮好,下臣们提立皇夫的奏疏越来越多,甚至堆积如山。
季秦是明哲保身,嘀咕一句:“迟早会出事。”
果不其然,立秋这日,朝臣以绵延皇嗣血脉之由劝说皇帝立皇夫。他引经据典,劝说得吐沫横飞,上座的皇帝低头,一言不发。
皇帝的性子孤僻,这些时日以来,修缮中宫一事,让朝臣看到了希望,既然都修缮中宫了,那立皇夫还远吗?
言官劝说得正起劲,皇帝陡然抬头,眸色狠厉,道:“拖出去,杖杀。”
瞬息,众人跪了下来,高呼陛下息怒。皇帝看似没有动怒,眉眼如旧,神色冰冷,多余的话都没有,摆摆手,立即有禁卫军上前,将人拖了出去。
一杖接着一杖的惨叫声,让大殿内宛若阎罗地狱。众人惶恐,匍匐在地。
季秦冷笑,果然,小皇帝还是没忘了老师。
人杖杀后,皇帝好整以暇地吩咐一句:“斩三族。”
“陛下。此举不妥……”齐国公抬首高呼一句,“陛下开恩。”
皇帝静静地看着他:“齐国公是前左右二相举荐的,若不然,朕也饶不了你。”
齐国公如被人捂住了嘴巴一样,默默地俯身,低头,不禁胆寒。一旁的应殊亭求情的话堵在了喉咙里,生生发不出一句话。
谁还敢提立皇夫一事。自己死了就算了,斩三族……这得死多少人。
秋日里的京城被蒙上一层层阴霾,血水流淌,此举也让李家的人心惊胆颤,小皇帝帝位愈发稳固,万一秋后算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