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冷遇疯批(299)+番外
齐国公跪地,浑身冒冷汗,“回陛下,不是臣做的,臣不知晓。”
“你不知道啊。朕以为,你很清楚呢。”皇帝讥讽,仰首看着虚空,脖颈上一道血痕,“朕来告诉你们。”
“因为朕要立后。”
颜执安身形晃了晃,事态已然超出料想了,他们逼得皇帝发疯,逼得皇帝迫切给她名分。
皇帝笑了起来,晦暗不明的神情给她添了几分杀气,“你们反对吗?”
“陛下,臣反对,女帝岂可立女后,自古以来,阴阳调和,乃是天道。”
“朕是天子,继承天道,朕所言所行,皆来自天道。”皇帝目光落在那人身上,她站起身,招呼侍卫过来。
侍卫来后,她迅速拔出对方腰间的配剑,惊得满朝朝臣惊呼。
那人更是吓得狂吞口水,皇帝拖着剑,慢慢地靠近那人,莞尔一笑,“你和刺客是一伙的吗?”
“陛下,臣冤枉,臣岂敢弑君啊。”对方大呼冤枉。
皇帝却不语,回头看了一眼地上的人头,懒散道:“朕觉得你与刺客是一伙的,拿下。”
“陛下,臣所言,乃是肺腑……”
“可笑,朕刚经历了刺杀,看你们每一人都像是刺客。”皇帝打断对方的话,微眯了眼睛,走至椅旁,拿刀推了推头颅。
地上的脑袋立即翻滚起来,朝着跪地的朝臣处滚了过去,血水蜿蜒,有人吓得浑身发抖。
皇帝觉得不够,站在晨光下,嘴角留着淡雅的笑容,“还有谁反对,朕给你们机会?”
“陛下,您要立太傅为后吗?”有人抬起头来。
皇帝望过去,“对,有何不可吗?”
“不可,她是您的老师,也曾是养育过您,怎可为后。臣反对。”
“你是何官职,多大了?”皇帝深吸一口气,逆着光,看不清对方的相貌。但从对方的官袍去看,乃是正三品。
对方揖首,“臣乃是……”
话没说完,皇帝的剑指向他,她俯身,质问他:“我瞧着你已至不惑,当年惠帝陛下立后,你劝了吗?”
“臣……”
对方哑然,皇帝笑了,收回剑,“朕觉得你与刺客面貌有几分相似,拿下。”
两侧的侍卫扑过去,立即将人拿下来,皇帝挥手,“押入刑部,严刑拷问是否与刺客有关。”
随后,她看向群臣:“一十三名刺客,死了六人,朕手刃一人,还有五人逃离,刑部、大理寺,朕给你们三日时间找到这五名刺客,休想糊弄朕,朕见过他们的面貌。”
刑部大理寺立即领旨。
皇帝走过去,俯身坐下来,“礼部何在?”
“臣在。”礼部尚书慌忙上前。
皇帝摆手:“拟一道立后诏书,立前左相颜执安为后。”
众人倒吸一口冷气,尚书跪地,不敢奉诏,迫切期盼着旁人来反对,他等了等,宫门口鸦雀无声,莫说是反对,就连呼吸声都弱了许多。
“你们不反对呀?”皇帝语气讥讽,“反对呀,朕等你们。”
“朕十三岁,养母死于庸医之手,朕打死庸医,被左相带回府。朕不过是一乞儿,是她亲自教朕礼仪。那时颜家婢女都会嘲讽朕上不得台面。”
“她却不介意,一点一点教导朕,朕这才有了今日。朕来自乡野,为人粗鄙,但朕有恩必报,卿家可以反对的。”
“你们欺负她空有太傅虚名,无实权,朕今日就立她为后。”
皇帝语气幽幽,脸色苍白,唇畔一抹笑,如同邪魅,杀气毕现。
跪地的朝臣,皆无言,就连二相都无言。
这时,颜执安走上前,“陛下,回宫罢。”
“礼部尚书,你还未曾奉诏。”循齐这才慢悠悠地看着自己的礼部尚书,手中的刀抬了抬,眼看着刀尖就要指向对方。
“臣领旨。”礼部尚书忙答应下来。
循齐深吸一口气,压制不住的疼慢慢地袭来,她站起身,将刀丢在地上,道:“散了罢,烦请各位大人管好你们的家眷,朕如听到半点闲言碎语,朕便会以为你们与刺客一党。”
“臣领旨!”
“臣领旨!”
此起彼伏的声音响彻宫门口上空,皇帝伸手,欲让颜执安扶着自己,待伸手才看到自己手下的血迹,便又收回来,自己扶着椅子站起来。
颜执安手伸到空中,皇帝瑟缩了,她蹙眉,回头吩咐道:“去国子监请原祭酒入宫,再去太医院请院正过来,要快。”
“臣去请原祭酒。”季秦从地上爬了起来,匆匆离开。
皇帝起身,一步步往宫门走去,颜执安跟着过去,几度想要搀扶她,都被躲开。
众人跪在门口,面面相觑,但人群中的人头十分惹眼,有人的官袍染了鲜血,厌恶得皱眉。
“谁干的?”
“陛下清早出宫去巡视?她去哪里巡视”
“谁派人去刺杀太傅,让陛下捉住把柄,这回好了,谁按得住她?”
“立太傅为后?分明就是乾坤倒颠。”
“各位大人慎言。”应殊亭出声,“陛下震怒,方才怎地不说,此时说了有何用,行刺陛下是大罪。”
此事还没有查清,谁知道皇帝怎么折腾,万一以此来抓捕他们,连说情的人都没有。
众人陆陆续续爬了起来,纷纷避开地上的头颅,胆子大的还看了一眼,武将上前,提起头颅细细观察,“这是哪里来的刺客。”
“别管了,先回去。”
有人已经吐了出来,看都不看一眼,武将转交给了刑部尚书,“您慢慢查。”
棘手的案子又添了一个,涉及皇帝的安危,他连拒绝的全力都没有。他低头看着人头,想起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