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冷遇疯批(308)+番外

作者: 昨夜未归 阅读记录

她那么大的人,竟然骗人,还骗到皇帝这里来了。

“颜执安……”

秦逸来时就听到皇帝低沉的声音,吓得脚步一顿,一时间,不知该进还是该退。

循齐察觉到她的畏惧,没好气道:“躲什么,朕又不会吃了你。”

“陛下。”秦逸三步并两步上前,“太傅说您若无趣,让臣给您念书听。”

“不听,找个伶人过来,朕想听曲子。”循齐很不舒服,“现在就去。”

秦逸不敢奉诏,昨日刚下封后诏书,今日就听曲儿,未来皇后还在呢。

她犹豫了两息,皇帝歪头看着她:“谁是你的主子?”

“自然是陛下,臣这就去。”秦逸被这一眼吓得魂不附体,忙揖首,匆匆退下。

她转身出内寝,恰见外殿用晚膳的太傅,心思一动,忙上前行礼。

“怎么了?”颜执安疑惑,停下筷子,拿起帕子擦擦唇角。

秦逸揖首,腰深深弯下,不敢抬头,略犹豫,颜执安便明白过来,“不能说?”

“陛下说,想听曲子。”秦逸闷着头,将声音放得很轻,保证里面的人听不到。

颜执安笑了,循齐的底子,她最清楚,对于音乐而言,一窍不通,怎么会想听曲子。

“去哪里找人给她弹曲子听。”

“教坊司。”秦逸说,“宫里唯独此处才有。”

颜执安点点头,“不用找,让她等着。”

秦逸害怕,不敢答应下来,皇帝的性子,闹腾起来,满殿宫人都得遭殃。

“无妨,她若闹起来,你便说我给她弹曲子听。”

第112章 太傅的迷魂汤。

秦逸硬着头皮去传话,不想,皇帝愣了一瞬,便答应下来。

殿内安静下来,颜执安想起一事,让人去找今日当值的太医,将今日给诸位大人诊脉的脉案一道取来。

太医匆匆而至,颜执安已用过晚膳,在外殿见他。

颜执安坐在案后,灯火萦绕,一一翻看,询问各位大人的伤势,如何用药。

太医一一回答,不敢懈怠。

“休养几时?”颜执安低头询问。

“最少半月,伤势较重的大人最少要修养半载。”太医回答。

颜执安颔首,“你们每日都要去诊脉,不可懈怠大人,需要什么,从太医院拿,缺什么也及时告诉内侍长,只要是宫里有的,皆可拿去。”

太医俯身称是,大胆抬首,抬首坐在案后,周身被灯火笼罩,身形婉约,言辞清和,是一美丽女子。

外间传言太傅媚上,如今看来,清冷端庄,哪里可见媚态。

对答一番,太傅将脉案还给他,“辛苦了,路上仔细些。”

太医行礼,跟着宫人离开。

颜执安并没有离开,接着思考此事安排,想着后事,唯恐漏了哪里。

她不怕朝臣去查,就算查出来又如何,她自来承担,不会让皇帝背名声。

人已经撤出京城,这一世都不会再踏入京城,其次,宫廷森严,朝臣的手伸不进来。

内侍长经营多年,岂是这些人想伸手就可伸手的。

她想了许久,确认无误后,才起身去休息。

内殿的循齐等到自己睡着了,也没听到曲子。

一夜醒来,颜执安已不在,她本想计较,礼部尚书匆匆来了,奉上拟定的诏书。

气在这一刻又消失了。

她将诏书前后看了一遍,是翰林院与礼部一道拟的,翰林们文辞翰墨,十分厉害。

“可,将这诏书送去镇国公府宣读。”皇帝挑眉,略显孩子气,“再去昭告天下,择日大婚。”

礼部尚书吞了吞口水,祖宗终于满意了,他不得不问皇帝:“陛下,觉得何日妥当?若您不急,可以等到明年春日?”

“太晚了,秋日如何?”皇帝莫名急躁。

“已是初秋,来不及。”

皇帝托腮,“初冬呢?”

“会有些赶,恐对皇后不尊。”

皇帝直起身,凝着他,他也只能解释:“您大婚,势必要隆重的,该要好好来安排的。”

“如今是七月初,朕给你三月时间,十月里选一好日子,朕要大婚。”皇帝疾言厉色,“朕不想慢待皇后,更不希望你们轻视皇后。”

“臣明白,臣不敢。”礼部尚书想哭了。

皇帝再三嘱咐一番,礼部尚书这才幽幽退出去,急忙去宣旨。

旨意一旦颁布,便无回头路可走。

再是磨蹭,旨意也在黄昏时到了镇国公府,宣读旨意,礼部尚书笑得比哭还难看,“镇国公,恭喜、恭喜。”

“这是真的?”镇国公发愣,皇后?

颜家出了一位皇后。他觉得谁都可以,偏偏这个侄女不可能。他还记得七年前,侄女剑拔弩张地将私生女带回来,逼迫颜家人承认她是少女,闹得家里不宁。

七年后,两人结成连理,这不是胡闹吗?

礼部尚书觉得镇国公也不赞同此事,因为他没有高兴接旨。

他宽慰对方:“事已至此,赶紧接旨。”

“接、接旨,大人辛苦了,不如喝杯茶再走。”镇国公缓过神来,面露喜色,欢喜地邀请人家留下。

礼部尚书逃命似的走了。

颜家的人都是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世子疑惑道:“皇帝是怎么了?看不上四娘,反而喜欢……”

他不敢说了,镇国公拿着圣旨,摆摆手,“去给金陵传话,让你四婶过来。”

“是,儿子这就去。”

“你四叔四婶这命……”镇国公欲言又止,他这个四弟四弟妹十分靠谱,生下女儿也不管,自有天赋,寻矿、做官,乃至后来名扬天下,两口子都没有管过。

上一篇: 孤重生成太后情人 下一篇: 一线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