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冷遇疯批(95)+番外

作者: 昨夜未归 阅读记录

循齐表情淡漠,并没有多余的情绪,打马直接走了。下属们得了酒钱,哪里在意这些呢,欢天喜地般走了。

在她离开官署后不久,右相匆匆去找左相,将太子的话说了一遍。

“太子……”颜执安沉吟。

右相说:“循齐的样貌长开了,我怕瞒不住了。”京城里的狐狸们那么精明,一旦冒出来,循齐就很危险。她道:“不如将她推出来,免得整日里提心吊胆,我都害怕了。循齐今日看得我心口发毛,左相,你想瞒到什么时候”

“再等等,等纪王死了再说。”颜执安扶额,她也在愁,循齐越长大,便越难糊弄,她如今想尽办法才稳住循齐。

右相看着她:“你为何不告诉循齐?”

颜执安是有私心的,她希望循齐依赖她,想以循齐培养些感情,她在循齐身上花的心思太多了。

她沉眸,心中也是不安,右相催促她:“你还在犹豫什么”

“我与陛下的五年之约,才过两年罢了。急甚。”颜执安拒绝她的提议,“她若知晓,未必能稳得住自己,万一露出马脚呢,她才十五岁,不是二十五岁,上官礼。”

两人目光一碰,针尖对麦芒,皆不肯放弃。

右相霍然坐下来,道:“你如何瞒住她。”

“太子所言算不得什么,何必为一虚言来发慌。上官礼,你以往的沉着哪里去了,竟然被一孩子搅和了。”颜执安缓过心神,不免苛责对方:“你怎么那么慌。”

“你不知道你女儿的眼神。”右相一阵后怕。

不想颜执安笑了,“她在巡防营历练大半年了,若没些气势,如何震慑下面的人。如今,都可震慑你了,可见学得不错。”

“你还笑得出来。”右相疲惫极了,不敢回想循齐看她的眼神,气势威仪都有,十分吓人。她说:“我不想和你掺和了。”

“你怕什么,你只是她的老师罢了。”颜执安笑容淡然,“小齐不是那样的人,她是善良的人。不过,她有自己的处事方式,又是嫉恶如仇的性子。循齐的进步,我都看在眼中,她遇事从容不迫,又是个乐观的性子。右相,凭心而论,她与太子,你更偏向谁?”

太子与循齐都是右相的学生,旁人或许不知二人的秉性,但右相最清楚的。

“我都已上了贼船,你还想怎么样?”右相迂回避开了问题,不得不说:“循齐将我上官家搅得一团乱,如今京城的姑娘都不敢与我家结亲了。”

颜执安却问她:“你解气了吗?我相信待她登基,会拿你上官家第一个开刀。我虽说不知你长姐怎么离开上官家,但她吃了这么多苦,循齐都记着。她上去了,上官家的规矩就得改。只是我好奇,你为何不改规矩”

“我改不了。”右相苦笑,“这等规矩在上官家存了百余年,我能干什么呢?阿姐总劝我,要认命。人就该认命,若不然,将自己弄得遍体鳞伤。你以为阿姐没有反抗过吗?那年她将我带回上官家。但你知道吗?我父亲给我一杯毒酒。”

她自以为是,自己可以认祖归宗,可最后,一杯毒酒打破了她所有的幻想。

“还是阿姐将我带了出来,后来,她来找我,说厌倦了,让我学习她的言行举止,最后将我推了回去。左相,我何尝不恨这个规矩,可我爹活着呢,我娘活着呢,阿姐常说,在这里,孝道为先。所以,我得等他们死了才可以动手。”

位居人臣又如何,父母在,依旧处处受制,因为我朝义以仁义治天下,孝乃人之本分。

颜执安无奈,“那便等循齐,她可不会手软。循齐若是知晓疯子是被上官家逼出来,她会踏平上官家。”

她在弱小时候都可一人杀了庸医,待权倾天下时怎么会放过上官家。

右相心有余悸,沉默下来。随后离开官署。

到点后,颜执安离开回府了。

靠近年关,路上的行人脚步匆匆,急于归家。

循齐也回来了,坐在门口台阶上雕木人,神态谦和,与往常无异。颜执安走过去,“怎么不进屋?”

“屋里闷得慌。”循齐没有抬头,但手下一晃,刻错了一处,她不得不松开手,略显沮丧。

这时,左相拉起她,俯身拍了拍她身上的灰尘,声音依旧和煦好听:“那么大的人,怎么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子。”

上官礼还说人怕她,可在自己眼前的分明就是一个孩子。颜执安带着她往回走,她有点紧张,低头看着那只好看的手。

她在想,这么好看的人怎么会日日骗她呢。

她那么信任她,她却联合所有人骗她,权势当真那么重要吗?

循齐低头,掩住失望,但没有拒绝左相的,反而握住对方的手腕,故意笑了,“您今日回来得很早啊。”

巡防营是日夜交换的,循齐是到点就可以走,但她们这些文官不同,事情多就会晚些走。

“无事就回来了。”颜执安随口扯谎,她是故意提前回来看循齐的。但她不能提及太子的事情,若不然就穿帮了。

循齐疑惑:“可我老师说她忙死了。您怎么那么清闲。”

两人进屋,颜执安松开了循齐,循齐却紧紧握住,颜执安反而笑了,喜欢她这么黏着自己。

第40章 怀疑了吗?

循齐是定点回来,颜执安位居高位,想几时回来都可,就怕有人告状到陛下跟前,也无用了。颜执安跟随陛下多年,这点小事是不会计较的。

但颜执安惯来严于律己,手中有事不会提前回来的。

两人进屋后,颜执安便松开循齐,故意问道:“赵俯被罚,你在巡防营如何?”

上一篇: 孤重生成太后情人 下一篇: 一线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