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琢石(209)+番外
可能打拼个几载时光,这城市里仍旧没有什么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直到买了第一辆车的时候,看到这件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东西,那种写上名字、拥有产权证、获得法律认证的东西,唐逸枫终于体会到了拥有感与确定感。
可在那之后的一个瞬间呢,她又觉得没意思了。
只是一种内心深处的缺口,诱使她用物质填补空洞,这一个死物并不能真的填满什么。
迈过高山,跨过河流,重逢后当舒望跟她说,她们可以在其他城市一起买一套房子的时候,唐逸枫恍然发觉,这个缺口,舒望替她补上了,用了一种非常虚无缥缈的东西,爱。
她告诉自己,安定感可以从一个人对自己舒适且安全的爱意中得到,也可以从自己丰盈的内心中得到,不必去购买,也不必去占有。
所以回来后唐逸枫一直没再想过求婚的事情,却没想到今天舒望会先一步送出戒指。
她的爱人再一次告诉她——请放心,我非常非常爱你。
此刻唐逸枫还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舒望看她在眼前快哭了的样子,当先调侃一句,“你别跪我,我受不起。”
唐逸枫果然就笑了,她将那枚戒指戴到舒望的无名指,说出了另一句质朴的话,“我爱你。”
好简单的三个字,唐逸枫说出口的尾音却在颤,舒望先一步伸手将她的眼睛挡住,吻在她唇上。
“不许哭。”
“我不想再看你哭了。”
掌心还是沾上点点湿润,舒望又等了一会儿,听见唐逸枫恢复清明的声音问她,“你怎么知道我要送你金色的?”
舒望:“我戴金色好看。”
也不知道该说这人太聪明还是太自恋,唐逸枫拉下舒望的手,又凑上去亲了她一下,轻轻的,用千万分的感谢轻轻触碰。
这条无人的小路上还是只有她们两个,远方的过客在说些什么,她们听不清也不在意。康庄大道未必通罗马,无人小径未必多坎坷,前路无论如何都是要走的,好走与不好走,一起去看了才知道。
-
次年五月,二字开头的最后一岁,唐逸枫终于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
不过令她有些没想到的是,率先出版的不是精心创作的长篇小说,而是之前的短篇合集。出版社老师觉得新人第一本书就出几十万字的长篇有些风险,看过她之前的作品和履历之后,决定先出一本短篇试水,看看业内和市场的反馈,再作下一步计划。
合集中有些是在杂志或网络上发表过的,还有些是唐逸枫自己特别喜欢的,有名的放前面,自己干巴巴喜欢的放后面,唐逸枫写序的时候偷偷在末尾添了一句“感谢S女士一路陪伴”。
隐秘的小心思,想给舒望一个惊喜,可舒望去书房时早看见了。
新书出版的第一场活动,是在北城的一家书店举办新书分享会,读者还没累积几个,入座的多半是行业内相关人士,陆识薇、黄诗晴、刘正清全都赶着来凑热闹,坐在下面给唐逸枫增加排场。
挺小的一块场地,唐逸枫和一名主持人坐在前面椅子上,按流程分享起写书时的心路历程。
“这本书里几篇文章时间跨度比较大,从我大概二十岁开始,将近十年的时间,选了这九个短篇……”
台下黄诗晴还算表情正常,刘正清一个劲儿在那挤眉弄眼,陆识薇在下面看她装正经的样子捂着嘴直乐,手机拍照键都要按烂了。唐逸枫每每话语停下,一转头看到她们在台下就想笑,根本不敢对上眼神。
舒望没有坐在台下,她怀里抱着一束花,一直站在场地最后边的角落,一个在台上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
唐逸枫冷不丁与她对视上,一下就绽开一个大大的笑脸,又连忙咬牙收住。心里一个劲儿吐槽舒望,怎么老站在那,实在太显眼了,自己总忍不住想看她。
直到主持人问起大段问题,舒望终于在最后面坐下,唐逸枫也松一口气,认真对待眼前。
活动临近尾声,“关于这次的新书,唐老师还有什么想分享的么?”
关于这本书的所有该说的,都已经写在那些文字里了,她的所思所想,或直叙,或留白,读者能读到什么也需要结合自身经历与感受。
过多的话语注解只是画蛇添足,让故事与文字本身来说话是最好的。
唐逸枫深吸一口气,终于走到今天的这一刻,终于坐到这里的这一刻,除了开心还有很多感慨。
其实谁不渴望年少成名呢,在二十郎当岁的年纪,鲜衣怒马、光环加身,尽管去放肆轻狂,阅尽人间胜景,如今年近三十,人生多出许许多多感慨。
可三十岁不好么,三十岁也是好的,最好的时间永远是现在。
“最后我可能想分享一些跟这本书无关的,我个人的感受。”
“很多写作者在探讨一些宏大叙事,但对我而言,现阶段写作更重要的一点是,书写自身。”
“我是觉得,我们可以从我观世界,也可以从世界观我。”
“我觉得人是该探究自我的,但最好不要过分探究自我,不然很容易陷入一种怀疑一切的虚无。用个现在很流行的词来说,就是会容易内耗。”
“写这本书里有几篇故事的时候,我正经历一段很糟糕时期,产生了很多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我一度觉得自己写得挺烂的,但是后来我又想开了。”
“这世界上有那么多人,每个人的所思所感都不可能是独一无二的,想要一下子就写出独一无二的一流作品,那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写出来的东西可能就是比不上我读过的那些名著和畅销书,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以我的视角看到的,我对这个世界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