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我姝色(女记)(128)
(唱)【混江龙】妇好英勇,战场杀敌显威风。统兵出征,驰骋疆场。北讨南征功绩显,商王有妻胜戎郎。
(张念仪云)再看那迟昭平,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天下大乱,迟昭平聚众抗暴攻城略地,不畏强权为百姓谋福,迟昭平之反抗乃百姓之希望,她敢于挑战王莽之暴政带领民众奋起反抗,她之勇气,激励着无数人为自正而战为自由而斗,她之反抗精神如柴烧之火,点燃了人们心中希望。
(唱)【油葫芦】迟昭平起义,反抗王莽暴。聚众起,为百姓。不畏强权敢斗争,雌名永留青史中。
(元严云)还有那李秀,东晋之时,建成汉政权。能文能武,有担当有谋略,李秀担当令人敬佩,乱世之中挺身而出稳定局势,她以女子之身肩负起国家任命,为百姓谋生存为自人谋发展,她之担当展现女子坚韧与勇敢,实乃女子楷模。
(唱)【天下乐】李秀担当重任肩,
成汉权。能文能武才情显,女子亦可立世前。
(张念仪云)吾母女当以这些英雌为榜样,虽处乱世,亦要展现女子雌风。
(元严云)阿娘所言极是,女儿定当努力,不负阿娘期望。
(张念仪云)吾与女且书且论,感英雌壮志悟女子担当,此春日,吾母女共书英雌事迹,乃人生一大快事。
(唱)【赏花时】春日花开映碧空,母女同书英雌功。笔墨舞春风,豪情满胸,壮志映苍穹。
言罢,母女二人倾心书写,将女艾之聪慧机智妇好之英勇无畏、迟昭平之果敢坚毅李秀之能文能武一一书于参军戏本之上。笔走龙蛇之间,尽显对英雌之敬仰。
第二折:夏日刻词情
(正末扮张念仪上,云)夏日炎炎,暴雨骤至。吾与女儿元严避于屋中忽忆起昔日所写之词,欲在玉石木柱上刻雕以留纪念。
(旦扮元严上,云)阿娘,女儿亦有此意。且看那苏蕙之大气灵性文作,令人赞叹。苏蕙之《璇玑图》,纵横反复皆成章句,其才情令人惊叹。如“仁智怀德圣虞唐,贞志笃终誓穹苍。钦所感想妄淫荒,心忧增慕怀惨伤。”文字巧妙寓意深远,其图如天工之巧作,经纬交织妙意无穷,苏蕙以其灵慧之心,绣出这千古奇图,实乃才女冠冕。
(唱)【南吕·一枝花】苏蕙才情高,回文诗绝妙。璇玑图中句,句句显灵妙。刻于柱上,留作后人瞧。才女之名,永传千古遥。(元严云)那李清照之词,豪放婉仪,别具韵味。女儿甚是喜爱。李清照之《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词风豪迈意境壮阔,其词如珠玉之声婉转悠扬,又似金石之鸣气浑激昂,李清照以女子之笔,书世间之情展豪迈之气,实乃词坛之仙葩。
(唱)【梁州第七】李清照词婉仪,豪放亦不缺。“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刻于柱上,韵味悠长。
(张念仪云)还有那左棻,其文辞优美情感真挚。左棻之《离思赋》中有“生蓬户之侧陋兮,不闲习于文符。不见图画之妙像兮,不闻先哲之典谟。既愚陋而寡识兮,谬忝厕于紫庐。非草苗之所处兮,恒怵惕以忧惧。”情感深沉令人动容,其赋如幽泉流淌清婉动人,又似秋风瑟瑟哀怨缠绵,左棻以其细腻之情抒离己之苦,实乃女史之佳作。
(唱)【隔尾】左棻文辞美,情感真挚深。离思赋中情,感离诗里心。刻于柱上,感悟其魂。
(张念仪云)吾与女,在这夏日雨中专注刻雕,雨水叩窗声如乐奏,吾等沉浸于铭刻之境,忘却外界喧嚣。
(唱)【牧羊关】夏日雨中,刻雕文作乐无穷。玉石木柱留佳作,才情尽显意从容。那韵味,千古流传后人颂。
母女二人,手持刻刀精心雕琢,一笔一划,皆饱含着对才女敬意与对文学挚爱。玉石木柱仿佛承载着历史醇重,见证着世间女子的才情与执着。
(白)吾与女,倾心刻雕,思绪飘飞。忆往昔岁月,虽颠沛流离,然母女相伴,以诗词曲赋为乐,以文史碑刻为志。此乃人生之幸事也。
(唱)【四块玉】刻雕时,心沉醉。思绪飘飞忆往昔,颠沛岁月情不移。文史刻,诗词记,心所依。
第三折:金钗赎回报
(正末扮张念仪上,云)吾有一陪嫁金钗,乃吾娘所赠,视为珍宝。然在这颠沛流离之中,为生计所迫,不得已将其典当。吾女元严,知此事后,心中愧疚,欲将金钗赎回。(旦扮元严上,云)阿娘,女儿定要将金钗赎回,以解阿娘心中之憾。
(张念仪云)吾女孝心,为娘感动。然那金钗所需之钱,岂是易取。
(元严云)阿娘放心,女儿凭借写杂剧所得之钱,四处寻找那典当之铺。历经千辛万苦,定能将金钗赎回。
(唱)【中吕·粉蝶儿】为娘金钗,典当在外心忧怀。女儿立志要赎回,不怕艰难在。写杂剧,赚钱财,四处寻觅那典铺来。
(张念仪云)吾女辛苦,若能赎回金钗,为娘感激不尽。
(元严云)阿娘莫说此言,女儿理应如此。
(唱)【醉春风】不怕路途遥,不怕风雨扰。只为赎回娘金钗,心坚意牢。四处找,不辞辛劳。终得那金钗下落晓。
(元严拿着金钗上,云)阿娘,金钗已赎回。
(张念仪云)吾女,为娘金钗,劳妳费心了。
(唱)【红绣鞋】金钗重回手中,心中感动无穷。吾女孝心令人颂。颠沛岁月中,母女情更浓。珍惜此恩重。